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秦始皇爲何能統一六國?都有哪些影響?

歷史上秦始皇爲何能統一六國?都有哪些影響?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1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230年至前221年,嬴政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統一中國大業,建立秦朝。小編整理了一下,現在給大家詳細說明,快點來看看吧。

秦始皇是我國實現大統一的第一人,從那以後沒有了各國混戰我國的戰亂也少了很多。儘管在我國的歷史記載中秦始皇的統治讓百姓在短時間之內無法接受,但是卻對我國的歷史發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義。

對於當時而言秦始皇的這些的統治曾經讓人民痛苦不堪卻又無法反抗,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秦始皇統一列國本就是歷史發展的趨勢。統一之後的實行的很多的措施對我國後期的發展有非常大的影響,也正是因爲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纔有了後面的發展。

歷史上秦始皇爲何能統一六國?都有哪些影響?

一、秦始皇統一的條件

秦統一六國之前,整個中國處在一個戰亂不斷的局勢之中。在這種不斷的戰亂紛爭中,秦國的優勢便慢慢的顯現了出來。首先秦國那時候佔據的地理位置是比較優越,甘肅一代與內蒙古是非常接近的而巴蜀一代的土地資源是非常好的。

但是在秦孝公在世的時候對於秦國優越的地理位置利用不是很到位,一直到秦始皇的時候秦國的北邊就已經連上了內蒙古一代。那時候秦國的東邊已經在黃河流域一代了,而秦國的西邊與戎狄等少數民族已經連接上了。

秦始皇當上皇帝以後便開始不斷的開拓自己的疆土,秦國開拓之後的疆土不僅疆域遼闊資源豐富,還是有着重要的戰略的位置。黃土高原盛產小麥四川盆地盛產水稻,所以秦國的糧食產量要比其他六國的糧食產量高。

自從秦國派人對都江堰重新規劃了之後,四川的水稻產量大大提升了。四川那些茂密的森林還爲秦國提供了很多獨一無二的動植物,以及木材和金屬這些東西對於當時的國家來說有非常大的用處。所以秦國能夠統一六國,也是佔了資源的優勢。

其次便要說說秦國的人才,就在各國紛爭不斷的時候都在虎視眈眈的想要吞併其他國家的時候秦國卻放下了邊境之爭開始整頓自己的疆域國政。在秦國不斷整頓內務的時候國力不斷的在提升,但是其他六國連年征戰國力在不斷下降。

如此以來那些有志之士便開始靠近秦國開始爲秦國出謀劃策,這些人中間張儀是最出名的。張儀其實是楚國人,在楚王不接受他的策論之後他便憤然離開了楚國。張儀的策略是要聯合其他國家對付秦國,擴大資源。

楚王的策略是自掃門前雪,這樣以來抱負得不到施展的張儀便去了秦國。秦惠文王聽了張儀的策略之後,反而很是開心給了張儀上賓的待遇。受到如此待遇的張儀便爲秦惠文王實行了合縱的策略,首先就滅掉了不待見他的楚國。

而這些都是建立的商鞅變法的基礎上實現的,商鞅是爲秦國注意中央集權的第一人。商鞅執法雖然非常嚴苛但是卻爲秦國的統一立下了最大的功勞,只有加強了中央集權才能避免秦國的再次分裂成爲更多效果的風險。

秦始皇最後的統一還有一個人使了很大的力氣,那便是秦始皇的奶奶羋月。羋月在秦統一六國的過程中居功甚偉。他不僅用自己的力量讓那時候的義渠成爲秦國的臣子還爲秦國留下了大批的人才,這些人在後期秦國的統一上都有很大的貢獻。

歷史上秦始皇爲何能統一六國?都有哪些影響? 第2張

像戰將義渠君就爲秦國打下了不少的城池,還有他的部下有很多都是馬上打仗的高手。除了這些義渠人之外,還有羋月的弟弟羋榮、白起、魏冉等人都是秦國的打仗高手。秦國早起的疆土擴充就是仰仗着這些人的。

當所有的條件都趨於成熟之後秦始皇便統一了六國,實現了中國的大一統。可見秦始皇的統一是從秦國很早開始就在謀劃的,在那個時代裏面秦國的統一時順理成章的。

二、秦始皇統一的過程

秦國先是派張儀去說服楚國進行聯盟還給楚國許諾了不少的好處,這就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合縱聯盟政策。楚國同意了聯盟之後,楚國的那些盟國與秦國不友好的便開始翻臉了,於是秦國和楚國一起出手滅了這些國家。

等到這些國家滅的差不多了之後,楚國發現自己並沒有撈到什麼好處於是便開始攻打秦國。這時候的秦國已經吞併了一些小國家實力自然比楚國要強,於是楚國便也被秦國吞併了。秦國之所以派張儀先從楚國開始,是因爲張儀是楚國人。

先從楚國開始一來可以試探張儀對秦國的忠心,如果張儀並不是對秦國忠心那麼秦國這樣的策略並不損失什麼,如果張儀是忠心秦國的那麼久可以繼續接下來的策略。從歷史上看秦國的這一策略在當時可以說是萬無一失的,無論朝着那個方向發展秦國都不會吃虧。

然後秦國又將目標放在了趙國,先是是用反間計讓趙國那時候的非常厲害的李牧與趙國的國君產生矛盾。等到矛盾成熟之後在秦國的助力之下,趙國的國君親自下旨殺害了李牧。李牧死後的趙國便的沒有了任何的戰鬥力,然後秦國便理所當然的吞併了趙國。

於是在反間計的效果非常好的前提下,秦國又用同樣的方法拿下了齊國的丞相。齊國的丞相不像李牧一般爲國獻身,他在國君種了秦國的反間計以後,他便決定爲秦國繼續忠心耿耿的效力。這樣以來秦國不僅拿下了齊國,還爲自己謀的一員大將。

秦始皇合縱連橫,各個擊破,統一六國的策略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可以說是萬無一失的。那時候的歷史條件下,其他的六國都是基於自己的資源條件下在各人自掃門前雪。這時候是秦國資源發揮的最好的時候,所以六國基本順利的統一了。

歷史上秦始皇爲何能統一六國?都有哪些影響? 第3張

秦國在幾乎統一了六國之後便做了一件統一思想的工作,那就是最大限度的佔有這些國家的百姓。由於秦國幾乎用了很短的時間便統一了六國,於是當幾個國家的百姓聚集在一起之後便非常需要統一思想統一行動。

在短時間之內想要用比較溫柔的方式來感化這麼多人是很難做到的,而且對於那時候的秦國來說也是做不到的。於是秦國便開始用比較暴力的方式來統一思想,那就用百姓的祖墳來威脅他們。對於那些不服秦國管理的百姓,秦國官兵會去挖了他們的祖墳。

那些帶頭鬧事的人聽到要對自己的祖先不敬也就不敢輕舉妄動了,於是秦國便用這樣比較見到粗暴的方式很快壓制住了百姓的暴動很快達到了真正的統一。這樣的統一不僅是土地上的統一,更是整個民心的統一。

三、統一度量衡

商鞅變法對秦國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做了一系列的準備來改變秦國的亂象,同時也爲後面的變法打基礎。統一貨幣就是這改變亂象措施的的其中之一,也是秦國國力逐漸強盛的有力措施之一。

那時候秦國開始不斷的崛起但是國內混亂的貨幣問題成爲了最大的阻隔,每年徵收賦稅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因爲徵收賦稅而耗費的人力物力也是非常大的,商鞅看到國內在貨幣方面如此混亂徵收賦稅又大費周章於是便向秦君建議了統一貨幣。

秦君再三考慮之後決定採用商鞅的建議,國內只用一種貨幣標準但是在推行過程中卻並非一帆風順。那時候秦國的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度量衡,從一個地區到另外一個地區就像跨過一般需要兌換錢幣非常麻煩。

對於百姓而言他們已經習慣於這種麻煩不願意做改變,於是秦君便強行在全國各個地方只推行一種的貨幣。在嚴法之下百姓雖然不情願但是也開始按照君王的法律開始實行了,等到後來全國都推行了之後大家才覺得方便。

後來在徵收賦稅的時候國家便不用那麼耗費那麼多的人力物力和錢財,這些節省下來的東西便用來增加秦國的國力用在了百姓身上。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秦國的慢慢的有了統一的苗頭。可見秦國的統一是從貨幣的統一開始的,這是歷史的開端。

而統一貨幣的也是秦國統一度量衡之一,因爲那時候的遺留下來的貨幣是各種形式的,從秦國的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都要換不同的貨幣更別說國與國之間的換算。所以在那時候特別需要一個有一個統治者能夠結束這種亂象,而秦國在商鞅的建議下實行了。

歷史上秦始皇爲何能統一六國?都有哪些影響? 第4張

秦國統一了貨幣之後國內的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因爲在統一的規定下兌換錢幣以及之前度量標準的影響已經一掃而空了。百姓之間的交往也變的越來越密切,正是因爲有這樣的經濟改革才使得秦國能夠在列國爭霸天下的時候脫穎而出。

後來在商鞅變法以後秦國的經濟不斷髮展,這時候的秦國進入了全面的耕地時代有買賣就有了生產,有了生產就有了土地的爭論。在人們不斷重視土地的時候,那麼秦國的土地改革也隨之而來了。這時候,商鞅便開始按畝納稅的方式。

秦國改革以前各國愛採用的是百步納稅的方式,也就是這一百步的土地誰種誰納稅。這樣以來很多人只願意種地而不願意納稅,使得秦國的國庫日漸空虛。商鞅便建議秦君改變土地的丈量方法,按畝納稅開始土地的私有制度。

秦國土地的私有制度實行以後對國家來說加強了賦稅,加強了中央集權。對百姓而言也開啓了地主階級佔有土地的合法性,農民變的只能種地而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自此中國幾千年的土地地主私有制便開始了,封建中央的集權也逐漸的有了雛形。

當土地已經改革了之後隨之而來的便是人口戶籍制度的改革,在秦國早期的時候有以“告奸”爲目的的戶籍制度,但是隨着經濟的發展國家的統一已經非常不適合當時的發展。商鞅變法的時候也同時將這樣的戶籍制度做了相應的改革,以此來加強中央集權。

首先就是人口的登記,只要有新生人口就必須登記在冊不分男女性別,所有人都要登記在國家的冊子裏面。如果有人已經死亡了就開始在人口登記冊裏面除名,這樣以來國家以文件的形式開始統計人口有助於國家對人口的管理。

同時商鞅還建議連坐,因爲在人口登記冊裏面會將秦國出生人口的各種關係都登記的非常清楚。如果有人犯了罪那麼他的家屬或者是提供犯罪的人都要同罪,跟我國後來的發展的株連九族有些相似。正是因爲秦國如此嚴苛的戶籍制度,纔有了秦人不敢犯法的說法。

歷史上秦始皇爲何能統一六國?都有哪些影響? 第5張

四、重農抑商

秦朝在商鞅變法之前商業的發展是非常興盛的,因爲秦國的土地資源特殊物種資源豐富所以買賣交易也相對比較繁盛。秦朝統一了六國之後不斷的在政策放門面鼓勵農業發展,對商業的發展卻在不斷抑制其發展。

這是因爲秦國在統一了六國之後深刻的認識到,任何時候只有吃飽穿暖夠保持國家的長治久盛。秦統一六國之後便開始在集市上面徵收非常高的賦稅被稱爲市場租金,這樣以來經商擺攤的人就會越來越少因爲沒有多少人能夠交得起這樣的賦稅。

而且秦朝的時候對於在集市上面擺攤經商的人都有另外的登記,這些商人在經營的時候要繳納高昂的賦稅。如果因爲經營不善或者交不起高昂的賦稅的時候國家就會對其宣佈實施破產,破產之後的商人就要給國家做苦力。

這些措施實施以後秦朝的商業逐漸的開始凋零而農業逐漸成長了起來,越來越多的商人開始放棄商業耕田種糧秦朝的農業一片欣欣向榮之向。反觀還在苦苦經營的商人,也是因爲不想做苦力而繼續經商相對比較慘淡。

秦統一六國之前很多國家的鹽、鐵這種基礎行業的是完全在私人手裏的。秦統一了六國之後便開始對這些基礎行業進行大的改革,百姓是不允許私下進行基礎行業的開採和販售工作的。在這樣的嚴格禁止加上秦朝的酷法,便沒有人經營了。

然後國家開始接受了這些基礎行業的開採和販售工作,國家派官員統一管理凡事從事這些相關工作的人都是國家親自選派的。國家接手之後,這些基礎行業的價格不再是受買賣雙方控制,而是更大程度上受國家的管控。

秦始皇爲了加強這方面的管控還提出來一些列的管控制度,像秦朝時期的保甲制度等都是那時候提出來的。而這些制度提出來之後在我國延續了很長的時間,就拿現在的人口登記來說依然還是沿用着那時候的人口登記制度。

歷史上秦始皇爲何能統一六國?都有哪些影響? 第6張

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之後推行了很多的改革措施,這些改革措施不僅在當時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即便是在後期的歷史發展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正是因爲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推行的這些措施,才促進了中國社會後期的發展。

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之後我國的整個格局從最初那種分崩離析狀態轉變爲了統一的狀態。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國曆史上常年戰亂的狀態有了一定的緩解,整個國家相對進入了一個休養生息的狀態人民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統一前,國家處於分裂割據狀態,戰爭頻繁,嚴重阻礙了各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同時給人民的生產、生活帶來災難。中國統一了之後減少了各民族交流和交往困難的同時,也讓中國的經濟和社會進入了一個發展的時候。

秦的統一,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聲。秦朝是第一次也是真正意義上在中國歷史上完成了統一,開創了一個新局面。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裏,雖然也出現過分裂割據的時期,但統一始終是歷史發展的主流。

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之後所採用的制度和策略也是對我國有着非常大的積極作用,正是因爲這些制度的實施中央集權的加強才讓我國在那個時代裏面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相對的減少了戰亂。一個沒有戰亂的國家,才能在各方面快速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