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武宗李炎怎麼平定昭義的?詳解李炎平定昭義的過程

唐武宗李炎怎麼平定昭義的?詳解李炎平定昭義的過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武宗李炎怎麼平定昭義的?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李炎平定昭義的過程,給大家一個參考。

在平定了盧龍軍亂不久,又發生了昭義鎮對抗朝廷的事件。會昌三年(843年)四月,昭義節度使劉從諫病死,其侄劉稹欲仿效河朔三鎮慣例,要求襲任節度使職務。當時反擊回鶻侵擾的戰事剛剛結束,在李炎與宰相討論此事時,宰相多認爲回鶻餘燼未盡,邊境還要加強警備,再討伐澤、潞,恐怕國力難以支持,主張同意劉稹的請求。諫官和羣臣也都表示贊成。李德裕則力排衆議,堅決主張討伐。他說:“澤潞事體與河朔三鎮不同。河朔習亂已久,人心難化,是故累朝以來,置之度外。澤潞近處心腹,一軍素稱忠義,嘗破走朱滔,擒盧從史。”他還進一步分析說:“從諫跋扈難制,累上表迫脅朝廷,今垂死之際,復以兵權擅付豎子。朝廷若又因而授之,則四方諸鎮誰不思效其所爲,天子威令不復行矣!”李德裕還向李炎分析當時的軍事形勢,胸有成竹地說:“稹所恃者河朔三鎮。但得鎮、魏不與之同,則稹無能爲也。……苟兩鎮聽命,不從旁沮橈官軍,則稹必成擒矣!”李炎聽了,高興地說:“吾與德裕同之,保無後悔。”於是決定對昭義鎮用兵。

唐武宗李炎怎麼平定昭義的?詳解李炎平定昭義的過程

李德裕奉命起草詔書,派李回出使,宣諭成德節度使王元逵、魏博節度使何弘敬爲朝廷立功,二鎮節帥都到城外迎接,接待極爲恭敬。[37]接着便命王元逵爲澤潞北面招討使,何弘敬爲南面招討使,與河陽節度使王茂元、河東節度使劉沔、河中節度使陳夷行合力討伐,並決定於七月中旬,各道兵馬一齊進發。

李德裕總結了貞元、太和年間朝廷伐叛的經驗教訓,一是各藩鎮出兵才離開邊境,軍餉便由國家負擔,則藩帥遷延不再進軍;或是取得一縣或一柵寨,都以爲勝捷,也逗留不前,因此多是出兵無功。這次剛一進兵,李德裕即奏請命王元逵徑取邢州,何弘敬直取鄜州,王茂元取澤州,李彥佐、劉沔取潞州,不攻取縣邑。[38]因此,各路兵馬似尖刀一樣,直插入叛鎮的心臟地區。二是監軍干預軍政,束縛了將帥的手腳,指揮不力。李德裕又和樞密使楊欽義、劉行深商定,監軍不得干預軍事,只取少數兵自衛,賞罰與將帥一視同仁。這樣“號令既簡,將帥得以施其謀略,故所向有功”。魏博何弘敬出兵遲緩,李炎命忠武軍王茂元向魏博方向移動,何弘敬大驚,怕引起內部軍變,倉皇出師與劉稹開戰。

李德裕運籌帷幄,指揮若定。他隨時注意前線作戰的進展情況,善於抓住薄弱環節,及時正確地處理一些軍務。當他發現晉絳行營節度使李彥佐從徐州出發以後,行動遲緩,尚未交戰,便立即上奏李炎,認爲李彥佐顧望不前,沒有討叛的意思,及時改派驍將石雄取代他。石雄代替李彥佐後第二天,即進擊烏嶺,連破五寨,俘殺叛軍數以千計。王元逵進擊堯山,又擊敗了劉稹的救兵,立了戰功,李德裕則立即奏請李炎,加授王元逵同平章事,大力表彰他的功勞,以激勵他將。八月,昭義大將李丕前來投降官軍,當時有人懷疑他是詐降,李德裕對李炎說:“自用兵半年,未有降者,今安問誠之與詐!且須厚賞以勸將來,但不要置之要地耳。”這一做法,有利於分化瓦解叛軍。九月,叛將薛茂卿攻破科斗寨,俘虜官軍河陽大將馬繼等,劫掠並焚燒了十七個小寨。當時,人情洶洶,還有人揚言劉從諫在世時,蓄養了精兵十萬,糧草足用十年,難以攻取,李炎也有些動搖。李德裕則堅定不移地說:“小小進退,兵家之常。願陛下勿聽外議,則成功必矣!”李炎聽後,當即對宰相們說:“爲我語朝士,有上疏沮議者,我必於賊境上斬之!”於是朝官們遂安定下來。李德裕感到河陽兵力較弱,一旦被叛軍擊潰,將影響整個戰局。他奏請李炎,馬上從忠武軍調撥五千人,增援河陽軍,並請求李炎賜甲一千副,弓三千張,弦箭三萬支,陌刀二千口,絹三萬匹,及時補足了軍事裝備,很快穩住了陣腳。

在討伐昭義鎮的過程中,李德裕還善於聽從部下的正確建議。其年閏七月,李德裕聽取了鎮州奏事官高迪的意見,曾有效地對付了叛軍的“偷兵術”,並令鎮、魏兵“進營據其要害”;他還聽取了劉稹心腹、降將高文端的合圍澤州、斷絕固鎮寨水道和招降鄜州守將王釗的建議,都取得了成功。

唐武宗李炎怎麼平定昭義的?詳解李炎平定昭義的過程 第2張

李德裕排除了一個又一個的障礙,加快了討叛戰爭的進度。八月,邢、洺、磁三州先後投降。劉稹的部將郭誼、王協見勢不妙,遂謀殺了劉稹,投降唐軍以贖罪。李德裕昭義鎮之所以敢對抗朝廷,郭誼等是罪魁禍首,應該加以懲治,李炎贊同,命石雄將郭誼、王協等禍首械送京城。

李炎平昭義之亂是唐王朝干涉地方藩鎮割據的最後一次勝利,對於提高唐中央朝廷權威和增強對地方藩鎮的控制力有着很大的積極意義,戰爭結束後各路割據藩鎮重新遵守朝命,唐朝在形式上獲得了統一。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