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建文帝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在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

建文帝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在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次子,年號建文,史稱建文帝,在位共四年。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朱允炆1398年繼位,在位期間增強文官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改革弊政,史稱“建文新政”;同時施行削藩政策以致燕王朱棣起兵對抗,“靖難之役”後朱允炆下落不明。經多次改諡,清乾隆年間爲其上諡號爲恭閔惠皇帝,簡稱惠帝。

人物生平

立爲皇儲

朱允炆生於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三孫,懿文太子朱標第二子,生母次妃呂氏。朱標長子朱雄英早夭,原配常氏死後,朱允炆生母呂氏也得以扶正,朱允炆從而成爲朱元璋長孫。

朱允炆從小聰明好學,極其孝順,十四歲時,太子朱標生病,朱允炆小心侍候,晝夜不離開一步。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標病死,朱允炆守孝時因過度哀傷而消瘦,朱元璋安慰說:“而誠純孝,顧不念我乎”。九月,朱允炆被立爲皇太孫。 太子朱標性格仁厚,對刑獄的判決多以減省爲主,朱允炆也延續了朱標的寬大政策。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嚮明太祖請求修改《大明律》,他參考《禮經》及歷朝刑法,修改了《大明律》中七十三條過分嚴苛的條文,深得人心。

建文帝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在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

繼承皇位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駕崩,朱允炆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次年(1399年)爲建文元年 。朱允炆把三位文臣引爲心腹,六月,命兵部侍郎齊泰爲兵部尚書,翰林院修撰黃子澄爲太常卿,共同參軍國事,七月,召漢中府教授方孝孺爲翰林院侍講。同時下詔行寬仁之政,赦免有罪之人,蠲免百姓拖欠的賦稅。

建文元年(1399年)春正月,朱允炆大祀天地於南郊,奉太祖配,修《明太祖實錄》;二月,追尊其父朱標爲孝康皇帝,廟號興宗,嫡母常氏爲孝康皇后。尊母其生母呂氏爲皇太后,冊妃馬氏爲皇后。封其弟朱允熥爲吳王,朱允熞衡王,朱允熙爲徐王,立皇長子朱文奎爲皇太子。

朱允炆還詔告天下,求賢訪能,推行一系列有利於民生的措施,賜給年老的百姓米肉絮帛等物資,令官府收養鰥寡孤獨廢疾者。同時重農桑,興學校,考察官吏,賑罹災貧民,蠲免賦稅等,又令侍郎暴昭、夏原吉等二十四人充採訪使,分巡天下。

推行削藩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後,將自己的兒子們分封爲藩王,其中秦王、晉王、燕王、代王、谷王、遼王、寧王、慶王、肅王爲九大塞王,領兵駐守邊塞,這些藩王都有“護衛甲士“少者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公侯大臣見了他們都要“伏而拜謁”,地方上的一些大事以及軍隊調動,都要向當地藩王稟而後行。

建文帝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在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 第2張

朱允炆爲皇太孫時,便已擔心諸王擁兵自重、多行不法,開始考慮削弱藩王的權力。朱元璋曾對朱允炆說:“ 朕將抵禦胡虜的大任託付給諸王,可令邊境不亂,留給你安寧”。朱允炆卻問:“胡虜不安定,讓諸王不防禦,可若是諸王不安分,誰去抵禦呢?”。朱元璋默然,問朱允炆的意見,他認爲應該“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變置其人,又其甚則舉兵伐之”,朱元璋也認爲他的看法確實無可代替。

朱允炆又曾在東角門問黃子澄:“諸王地位尊貴,又都擁有重兵,多不法,怎麼辦呢?”黃子澄說:“諸王的護衛兵只足以自守,倘若有變,發六師出征,誰又能抵抗呢?漢朝叛亂的七國並非不強,還是滅亡了,勢力的大小強弱不同,而順逆之理也不同啊。”朱允炆很贊同他的話。

朱允炆即位不久後,便開始着手削藩。齊泰認爲,應當先削諸王中勢力最大的燕王朱棣,而黃子澄認爲周、齊、湘、代、岷諸王在洪武時期已有不法行爲,削之有名。應當先削奪周王,周王與燕王同母,削周王相當於剪燕王的手足,朱允炆採納了其建議。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八月,周王朱橚有罪,被廢爲庶人,流放雲南 [68] ;十一月,命工部侍郎張昺爲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暗中監察燕王府中事 ;建文元年(1399年)二月,下詔諸王不能節制王府的文武官吏;三月,爲了防備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削弱其兵力,朱允炆令都督宋忠、徐凱、耿瓛率兵駐紮在北平周圍的開平、臨清、山海關,又將北平、永清二衛的軍馬調至彰德和順德 ;夏四月,湘王朱柏無以自明,自焚而死,齊王朱榑、代王朱桂因罪廢爲庶人;六月,岷王朱楩有罪,廢爲庶人,流放漳州。

在建文削藩的過程中,朱棣也爲起兵造反做了充分的準備,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己酉,燕山左護衛千戶倪諒將朱棣密謀兵變的消息上報,朝廷下詔逮捕燕王府官僚,旗校於諒等人因此被誅殺,而北平都指揮張信則背叛朝廷,投降了朱棣。

建文帝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在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 第3張

靖難之役

建文元年秋七月(1399年8月),燕王朱棣誓師抗命,下諭將士,打着“清君側”旗號起兵“靖難”。史稱“靖難之役”。建文朝廷和燕王之間開始了一場持續三年的軍事對峙。靖難之初,燕王尚不佔兵力上的優勢。他的軍隊只有十萬人;除了他的封地北京之外他也沒有能夠控制任何其他領土。南京的建文朝廷有一支三倍於燕王軍隊的常備軍,擁有全國的經濟,並且已經廢除了幾個藩國,朝鮮國王李芳遠都公開表示支持朱允炆打燕王。但燕王的領導能力、高素質的軍隊卻非朱允炆可比。隨着戰爭時間的延長,朝廷指揮不當、兵力孱弱、內部鬆懈的缺點嚴重影響了戰局。直至節節敗退,許多將領投降了燕王。

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二十日,朱棣率師抵達長江北岸的南京龍江驛,朱允炆無力抵抗,只得下罪己詔,並派慶成郡主(慶陽公主)與朱棣談判,以割地爲條件要求停戰議和,但沒有成功。

同時,朱允炆頒佈勤王詔書,下令天下勤王:“朕奉皇祖寶命,嗣奉上下神祇,燕人不道,擅動干戈,虐害萬姓,屢興大兵致討。近者諸將失律,寇兵侵淮,意在渡江犯闕,已敕大將軍率師控遏,務在掃除,爾四方都司、布政司、按察使及諸府衛文武之臣,聞國有急,各思奮其忠勇,率慕義之士、壯勇之人,赴闕勤王,以平寇難,以成大功,以扶持宗社。嗚呼!朕不德而致寇,固不足言,然我臣子其肯棄朕而不顧乎?各盡乃心,以平其難,則封賞之典,論功而行,朕無所吝。故茲詔諭,其體至懷!”

六月十三日,朱棣抵達金川門下。谷王朱橞與曹國公李景隆開金川門迎降,京師遂破。燕兵進京,在燕王軍隊抵達後的一場混戰中,南京城內的皇宮大院起了火。當火勢撲滅後在灰燼中發現了幾具燒焦了的殘骸,已經不能辨認,據太監說它們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長子朱文奎的屍體。朱棣登位後,處死忠於建文的諸臣,史稱“壬午殉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