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高祖劉邦在彭城之戰中爲什麼遭遇慘敗?

漢高祖劉邦在彭城之戰中爲什麼遭遇慘敗?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楚漢爭霸這段時期,著名的戰役很多,比如鉅鹿之戰、彭城之戰、背水一戰和垓下之戰。垓下之戰,四面楚歌,霸王別姬,項羽烏江自刎。鉅鹿之戰和背水一戰,二者都是以少勝多,都是一戰成名,鉅鹿之戰項羽成名,背水一戰韓信成名。其實,彭城之戰也是以少勝多,並且對戰雙方懸殊比鉅鹿之戰更大,項羽與秦軍的鉅鹿之戰是項羽三萬軍隊對決章邯的三十萬大軍,而劉邦與項羽的彭城之戰是項羽三萬對決劉邦的五十六萬大軍,並且彭城之戰,劉邦還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先說天時。此刻項羽出擊田榮去了,陷於齊地,中原和大本營都很空虛。  

漢高祖劉邦在彭城之戰中爲什麼遭遇慘敗?

  圖片來源於網絡

再說地利。劉邦一路高歌,直取彭城,以逸待勞,可以利用防禦工事抵抗回師楚軍。項羽遠離戰場,長徒奔波,後方淪陷,孤軍深入,並且齊國尚未平定,回師救楚,面臨兩線作戰的困境,有可能腹背受敵。

最後說人和。劉邦啓用韓信,還定三秦之後,意欲爭天下,於是大軍東進,快到洛陽的時候,得知項羽誅殺了楚懷王,聽到這個消息,劉邦興奮不已,打着爲“義帝”報仇的旗號。這就是師出有名,是正義之師,因此途中得到多國“贊助”,劉邦也成了“聯軍司令”,多國部隊組合在一起,軍隊數量猛增,號稱“五十六萬大軍”。 

所以,彭城之戰,劉邦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但是最終結局是劉邦慘敗,項羽只用了三萬精兵,打的劉邦五十六萬多國聯軍落花流水,以至於“睢水爲之不流”,項羽是完勝劉邦。那麼,問題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劉邦爲何一敗塗地? 

漢高祖劉邦在彭城之戰中爲什麼遭遇慘敗?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首先是劉邦盲目大意,大喜過望,太過於樂觀。劉邦自動走出漢中後,可謂是一路高歌,勢如破竹,未曾遇到對手,沒想到這麼快就打到彭城,輕易取得項羽西楚國的首都。因此,佔領彭城後,劉邦本性露了出來,“好酒及色”,夜夜笙歌,把項羽的美女和金銀珠寶是統統沒收,這可是當年劉邦入咸陽想拿而又不敢拿的,此刻他都不管了,尋歡作樂,好不快活,內心憋了太久,小宇宙一下子全部爆發了。劉邦如此享受,因此,手下的將士們估計也都鬆懈了,大家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所以,我們做人千萬不要得意忘形。

其次是項羽再一次開啓當年鉅鹿之戰的模式:破釜沉舟。國都被佔領,楚軍是義憤填膺,各個仇深似海,不共戴天,非報此仇不可,因此是士氣高昂,勇猛無比。 

再次是項羽戰略得當。只帶了三萬精兵,沒有打草驚蛇,又繞道劉邦防備最鬆懈的彭城以西的蕭縣,並且項羽所率的三萬精兵均是騎兵,機動性大,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突然襲擊,造成敵軍的驚惶混亂。所以,漢軍是防不勝防,根本想不到項羽會從這裏打進來,因此,節節敗退。 

漢高祖劉邦在彭城之戰中爲什麼遭遇慘敗?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第四,劉邦雖然號稱有五十六萬大軍,但缺乏紀律,兵源混雜,多國混合部隊,難以統一調度指揮,不靈活,很容易崩潰,跟後來的前秦苻堅的“多人種聯合”部隊一樣,被東晉的軍隊糊弄一下,一下子就散亂了。因此,在面對機動靈活的項羽騎兵,只有被動挨打的份。

這就是爲什麼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劉邦,反而一敗塗地。那麼,有的朋友可能就要問,劉邦手下的常勝將軍韓信去哪了?這運籌帷幄、神機妙算的張良,沒有預測到嗎?首先說韓信,韓信應該是沒有話語權。此刻韓信初出茅廬,雖然之前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業績”,但恐怕還沒獲得劉邦的充分信任,此刻的兵權還在劉邦手中,一切還要聽“老闆”劉邦的。張良應該是沒有“算到”,其實,我覺得項羽這個人應該是很懂兵法的,司馬遷說項羽學萬人敵是淺嘗輒止,我認爲不妥,一個學兵法淺嘗輒止的人豈會這麼懂打仗?即便是天才也不見得吧。

彭城之戰是劉邦和項羽第一次正面對決,劉邦原來都是聽聞,沒有實戰,沒想到要真打起來,項羽真不是吹的。一敗塗地的劉邦也顧不了親人了,撒腿就跑,甚至在逃跑的過程中,感覺馬車跑的太慢,把自己的孩子都推下車去,這就是人性了,在面對絕境的時候,即便是自己的親骨肉也要犧牲,還好他的孩子沒犧牲,被他的司機救了回來。劉邦跑,項羽是窮追猛打,不過最終劉邦還是撿回一條命,可能天意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