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武則天六大未解謎團:容貌美豔爲後人杜撰?

武則天六大未解謎團:容貌美豔爲後人杜撰?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武則天在輔佐唐高宗李治近三十年後,便親登帝位,自封“聖神皇帝”,改大唐爲大周,成爲中國封建史上空前絕後的正統女皇帝。然而她一生卻留給了世人六大謎團,無數後人“前仆後繼”卻始終無法解開。

1、面相之謎 武德七年(624年),武則天出生於今山西中部的文水縣。武則天執政後,因她生於此地之故,曾更名興武縣,還效仿漢高祖劉邦,免除了這裏人們的租賦。武則天遜位後,旋即恢復文水縣名。

關於武則天的相貌,《舊唐書》稱爲“美容止”;《新唐書》說她“其有色”;《唐會要》稱謂“有才貌”;而《太平廣記》引《感定錄》則渲染她有“帝王之相”。  

武則天六大未解謎團:容貌美豔爲後人杜撰?

  網絡配圖

其父武士彠請益州着名相士袁天罡爲全家人看相,言其全家人皆富貴也。武則天當時還在懷抱中,穿着男孩衣服,被乳母抱了過來,袁天罡“舉目一望”,大驚曰“龍睛鳳頸,貴之極也”。並預言若是女子,日後當爲天下之主。

《唐新語》中又說,袁天罡不僅看了武則天的面相,還讓她試着走了幾步,才確定“若是女,當爲天子”。史書中的皇帝,不是有祥瑞之象,就是有靈異之貌,以此證明“君權神授”。那麼,武則天自然也是概莫能外的了。

2、名字之謎 據史書記載,武則天一生用過媚娘、明空和曌三個名字。臺灣學者考證,她在叫媚娘之前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約”。

媚娘之名載於《新唐書·武后傳》:“太宗聞士彠女美,召爲才人,方十四歲”,“既見帝,賜號‘媚娘’”。算起來,武則天用媚娘這個名字,大概只有20多年的時間。因爲她自感業寺二度入宮後,其身份已經變成了唐高宗的昭儀。無論是從倫理出發,還是從政體考慮,繼續稱呼“媚娘”顯然是不合適了。可以明確的是,她在登基後,立即棄用了媚娘之名。

明空之名載於《唐大詔令集》中的《改元載初敕》:“朕又聞之,人必有名者……朕宜以‘明空’爲名。”明,人世間;空,佛教用語。四大皆空。可能是剛剛登基,爲了表示低調行事,故選用了這個略顯消極的名字。

曌之名載於《資治通鑑》:“太后自名‘曌’,改詔曰制。”很有可能,武則天叫“明空”不久,就改稱“曌”了。“明”字加“空”組成爲“曌”字,音讀爲“照”,彰顯光亮。在她獨創的十二個字中,第一個即爲“曌”字。爲了避諱,遂改詔書爲制書,而其孫李重照也得改名爲李重潤。此後,武則天名曌,一直用到她死。

據臺灣學者考證,武則天還有一個叫做“約”的名字,主要是根據《舊唐書》中關於“孫處約者”因“尋避中宮諱,改名茂道”這條資料並引旁證而作出的結論。因無實證,只能存說立此。但是,她在叫做媚娘即十四歲之前還有一個名字的說法,應該說是有道理的。  

武則天六大未解謎團:容貌美豔爲後人杜撰? 第2張

  網絡配圖

3、“所生女暴卒”之謎 武則天爲唐高宗生產四子、二女。其中,長女死於襁褓。對於這個嬰兒之死,武則天與王皇后都曾背上了“殺人”的罪名。然而,究其真相如何,衆說紛紜。宋人司馬光曾從“虎毒不食子”的倫理常情斷言“恐武后亦不至於輕淺如此”,可一般人則寧肯信其有而不願信其無。

在《舊唐書》本紀、列傳中都沒有記載此事,只是在史臣曰提到“振喉絕襁褓之兒”,詳情不明。《唐會要》記載:“昭儀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殺之。”

《新唐書·武皇后傳》則做了詳盡記載:“昭儀生女,後就顧弄,去,昭儀潛斃兒衾下,伺帝至,陽爲歡笑,發衾視兒,死矣。又驚問左右,皆曰‘後適來。’昭儀即悲啼,帝不能察,怒曰:‘後殺吾女,往與妃饞媢,今又爾邪!”

《通鑑》對此有簡略記載,並將此事記在永徽五年。總之,不管是出於不明原因而亡,抑或偶然爲衾被窒息而死,或者真的就是武則天所“潛斃”,武則天有一女“暴卒”是事實,而此事也確實成爲武則天打擊王皇后的一個利器。

4、“殺姊屠兄”之謎 駱賓王所撰《討武氏檄》批評武則天“殺姊屠兄”。“殺姊”當爲不實之詞,因爲在諸書中連其大姐韓國夫人的死因都沒有明確記載。但韓國夫人兩個女兒爲武則天所害是實,而其中一女賀蘭氏之死,又與武則天“屠兄”一事有直接的關聯。

武則天“屠兄”是成立的,只是在情節上略有分歧。例如,毒死賀蘭氏的場合,《舊唐書》說是在武則天母親的府邸;而《通鑑》依據《則天實錄》說是在紀念封禪泰山的宴會上。

武則天大姐魏國夫人死後,其女賀蘭氏被封爲魏國夫人,居於宮中,服侍唐高宗。當時,賀蘭氏年齡僅二十多,而武則天卻已四十七歲。因此,她嫉妒這個妙齡的外甥女。

於是,她在封禪泰山後百官向皇帝、皇后獻食的宴會上,密置毒藥於食物之中,讓始州刺史武惟良和淄州刺史武懷運二人向魏國夫人獻食,使其食後暴死。事後,又歸罪於武惟良兄弟,將他們殺死,並將他們改姓爲“蝮”氏。蝮是一種毒蛇,與“武”字諧音,即綜合其諧音之姓和毒蛇之形以詆譭之。  

武則天六大未解謎團:容貌美豔爲後人杜撰? 第3張

  網絡配圖

武惟良、武懷運是武則天的堂兄弟,據新、舊《唐書》記載,武則天父親武士彠死後,他們“遇楊氏失禮”。楊氏,即武則天的母親。“失禮”,所指不明。

武則天參政初期,因爲需要本家親戚的幫助,儘管對武惟良兄弟銜恨在心,還是把他們提拔起來做了官。可他們兄弟卻不領情,竟揚言說,如果是因爲皇后的緣故升官,我們是“引以爲憂,不引以爲榮”的。武則天於是新仇舊恨一塊算,“一石二鳥”,藉機先殺了自己的外甥女,接着殺了自己的堂兄弟。

5、年壽之謎 關於武則天年壽,在正史中有三種說法:八十一歲說、八十二歲說、八十三歲說。《考異》:“《舊則天本紀》崩時年八十三,《唐歷》、焦璐《唐朝年代記》、《統紀》、馬總《唐年小錄》、《聖運圖》、《會要》皆雲八十一歲,《唐錄》、《政要》貞觀十三年入宮。據武氏入宮年十四,今從吳兢《則天實錄》爲八十二,故置此年。”

十四歲入宮,是確定武則天年壽的參照年份和事件。筆者就此有專門考證:貞觀十一年(637年)底至十二年(638年)初,唐太宗出巡在今河南、山西兩省境內。

他在十二年二月離開東都洛陽,車駕西還。唐太宗當在此時“聞其美”而將武則天納入後宮爲才人。據此推斷,武則天生於武德七年(624年),死於神龍元年(705年),按我國虛歲的傳統算法,享年八十一歲。

6、“無字碑”之謎 神龍元年(705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則天死於東都洛陽仙居殿。唐中宗與羣臣商量,要將母后合葬於其父乾陵,遭到給事中嚴善思的反對,他引用風水之說及男尊女卑的倫理,主張“於乾陵之旁,更擇吉地,取生墓之法,別起一陵”,就是另建一座墓。唐中宗敕令百官詳議,最終還是遵從武則天“歸陵”遺詔將其祔葬於乾陵。

乾陵,在陝西乾縣城北梁山上。陵前有兩座高達6.3米的石碑,一座爲《述聖紀》碑,是武則天爲唐高宗所立;另一座爲唐人爲武則天而立,因通體無字,故被後人稱作“無字碑”。中國帝后陵寢向來沒有立碑之例。  

武則天六大未解謎團:容貌美豔爲後人杜撰? 第4張

  網絡配圖

然而,武則天陵破例立碑,卻又破例而不在碑上留字,令後人議論紛紛。一般認爲,表示武則天對自己一生的功過,留給後人,任其評論。可是沒有任何記載,表明這是她生前親自立下的。有一種說法認爲,皇帝功德,光照普天,不需要立碑贅述。此說不然,因爲《述聖紀》便是頌揚唐高宗的紀念碑。

還有一種說法認爲,武則天身爲李家媳婦卻以周代唐,以後被推翻又由皇帝轉身爲李家媳婦的身世不好表述。此說亦不然,已有《哀冊文》爲其做了辯護。筆者根據乾陵前兩碑均6.3米高的規制做如下猜測:當年,武則天在安葬唐高宗時準備了兩塊碑,一塊即《述聖紀》碑,另一塊則是爲自己所備,待百年之後,再刻上文字。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她聰明機智,城府深厚,計謀出衆,最具傳奇色彩的一位皇帝。武則天是一個善於用時間打敗一切的人,先是用18年時間當上了皇后,然後又用35年時間當上了皇帝,死後又用1200年時間證明了自己陵墓的堅固以及其魅力的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