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商鞅帶來了哪些影響?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商鞅帶來了哪些影響?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商鞅(約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孫氏,名鞅,衛國人。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軍事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後代。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商鞅輔佐秦孝公,積極實行變法,使秦國成爲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並制定了嚴酷的法律;經濟上,他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戰;軍事上,他統率秦軍收復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賜予商於十五邑,號爲“商君”,史稱爲商鞅。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後,商鞅被公子虔誣爲謀反,戰敗死於彤地(今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西南)。屍身被運至咸陽車裂,全家被殺。

主要影響

法家思想

商鞅在變法之爭時提到的“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就成爲了秦國政治的指導原則,使秦國領先於山東六國。其次,商鞅執法不避權貴、刑上大夫表明了他堅決貫徹了法家的這一主張。最後,法家還有一個共性就是,商鞅一樣抱着法家“明法”的態度和精神來推行政治改革,讓百姓知曉法律。

商鞅帶來了哪些影響?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商君學派

商鞅獨立的思想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商鞅主張全農的經濟政策,爲此他頒佈了《墾草令》,制定出二十種重農和開墾荒地的辦法。一方面直接或間接的刺激農業發展,一方面打壓工商業。其次,商鞅主張重刑厚賞。商鞅認爲人的本性是趨利畏罪的,只要重刑厚賞,就可以很好的治理人民,使國家安定。爲此商鞅一方面制定嚴酷的刑法治理人民,一方面重賞立信。第三,商鞅主張重戰尚武,具有軍國主義思想。最後,商鞅主張國家應統一民衆的心智,制定統一的制度,實現統一的目標。

商鞅的思想在商鞅死後經過發展逐漸形成一門學派,名爲商學派。商學派經過建立、開拓、發展、定型和後勁五個階段,配合秦的歷史,逐漸成爲主宰秦國乃至秦朝的思想主流。

商鞅帶來了哪些影響?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第2張

軼事典故

徙木立信

商鞅在起草了新法、尚未頒佈之際,害怕百姓不信,就在國都市場南門立一個三丈高的木頭,招募能將其搬到北門的民衆,許諾賞十金。民衆感到奇怪,沒人敢應募,商鞅又將賞金提高到五十金,有一個人應募,商鞅果然給了他五十金,然後才頒佈新法,是爲徙木立信的典故。

一士諤諤

商鞅輔佐秦孝公十年,貴族都怨恨他,有一個叫趙良的人勸商鞅辭官納地,急流勇退,並提到“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但商鞅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