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吳王夫差的武器是什麼?劍有九把,每把都有故事

吳王夫差的武器是什麼?劍有九把,每把都有故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認吳王夫差劍有九把,每把都有故事,寒光凜凜,價值連城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在金庸先生的小說《神鵰俠侶》中,有一個著名的場所叫做劍冢。那裏是獨孤求敗留下的葬劍之所,楊過不僅在此學會了卓越的劍術,還取得了玄鐵重劍,讓人心嚮往之。其實,傳說蘇州虎丘山吳王闔閭的墳墓也是一座劍冢,那裏有“專諸”、“魚腸”等寶劍三千陪葬。

這座被成爲“劍池”的闔閭墓,因爲各種原因未能被挖掘,也只是存在傳說之中。不過,吳王闔閭的兒子夫差,同樣是愛劍之人,他曾經鑄造了一系列的青銅劍,目前公認有九把是真品,成爲稀世之寶。

其中一把吳王夫差劍是在1976年的河南輝縣,它長58.3釐米、格寬5.5釐米,是一把寬劍。劍身之上,遍佈花紋圖案,並且刻着“攻痦王夫差自乍其元用”十個字。從外觀上看,雖然有綠繡,但閃現着青光,而雙刃依舊非常鋒利。美中不足的是,劍莖上繞繩已經不見蹤影,只留下痕跡,劍格內鑲嵌的綠松石脫落了不少。後來,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了這把寶劍。

吳王夫差的武器是什麼?劍有九把,每把都有故事

同年,在湖北襄陽蔡坡M12號大型古墓中也出土了一把吳王夫差劍。劍身上的銘文是“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10個字,與上一把大同小異。它的寬度是3.5釐米,是一把窄劍,但遺憾的是,這把劍出土的時候,鋒鍔已經嚴重腐蝕,殘存長度只有37釐米。

當時考古工作者對此把握不足,便將資料和照片寄給時爲中科院院長的郭沫若,確定實爲吳王夫差劍後被湖北省博物館收藏,大概就因爲它的品相嚴重影響了價值,同在湖北省博物館的越王勾踐劍名揚天下,而這把吳王夫差劍卻默默無聞,只是偶爾作爲陪襯與越王勾踐劍共同展出。

最早發現的吳王夫差劍應該是1935年於安徽壽縣,劍長58.9釐米,寬5.3釐米,形制很像河南輝縣出土的那一把,銘文也是“攻王夫差自作其元用”。這把寶劍曾經是著名古器物學家於省吾教授收藏,並因還有另一把寶劍而將自己的書房命名爲“雙劍誃”。後來,於省吾教授將此劍捐贈給國家,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除了考古出土發掘外,廢品收購站中也曾發現了兩把吳王夫差劍,成爲了重要“來源”。一把是在山東平度發現的,長57.8釐米,寬5.8釐米,另一把是在河南輝縣發現的,上面都刻有2行銘文“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前者被山東省博物館所收藏,後者則被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這兩把寶劍的形制與上述寶劍差不多,只可惜天津市藝術博物館收藏的那把寶劍,劍首與劍鋒都有殘缺,應該是出土後保存不當造成的,略顯美中不足。

吳王夫差的武器是什麼?劍有九把,每把都有故事 第2張

上述的吳王夫差劍,保存狀況都不是太好,與名震天下的越王勾踐劍相比大爲遜色,但是在蘇州博物館所珍藏的吳王夫差劍,則是無上妙品。它劍長58.3釐米,寬5.5釐米,製作極爲精良,被戲稱爲“吳老大”。

即使距今2500年,仍然放出幽幽的藍光,寒氣逼人。它的劍尖很窄,只有很小一點,但在高倍放大鏡下觀看,明顯被打磨成六至八個截面,提高了刺穿能力。根據蘇州博物館的測試,在不施加任何外力的情況下,僅僅憑藉自身的重力,它可以輕易切開12層宣紙。

這把寶劍很可能出土於江西,在1991年時出現於香港,臺灣著名的青銅兵器收藏專家王振華、王淑華夫婦爲它甚至賣掉了一塊地,才從已經交付定金的日本收藏家手中奪回。

經過長期的接洽,2014年蘇州市政府以4250萬元的價格徵集了王振華、王淑華夫婦的58件舊藏青銅兵器,其中就包括這把舉世無雙的吳王夫差劍,一舉彌補了蘇州博物館缺少吳國名劍的缺憾。

吳王夫差的武器是什麼?劍有九把,每把都有故事 第3張

另外三把吳王夫差劍,一把是河南洛陽出土藏於洛陽博物館,一把是山東鄒縣出土藏於鄒縣文管所,河南輝縣琉璃閣出土藏輝縣文管所,但品相上都不盡如人意。另外私人藏家和國外機構也號稱有吳王夫差劍,真假難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