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後宮人物 > 朱翊鈞寵愛的鄭貴妃,爲何當不上皇后?

朱翊鈞寵愛的鄭貴妃,爲何當不上皇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翊鈞寵愛的鄭貴妃,爲何當不上皇后?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萬曆五年,15歲的明神宗朱翊鈞大婚。到了萬曆九年,他的膝下才只有一子一女,所以朱翊鈞決定遴選九嬪。也正是在這一年,15歲的鄭氏因姿色出衆,被冊爲淑嬪,位居九嬪第二位。她,就是日後鼎鼎有名的鄭貴妃。

雖然鄭氏一開始排在九嬪第二位,但她卻很快受到朱翊鈞的寵愛。萬曆十一年,鄭氏懷孕,朱翊鈞即刻晉封她爲德妃,還在冊文中誇讚她:

“柔嘉玉質,婉嬺蘭儀。”

從這時候起,鄭氏便開啓了輝煌的一生,之後接連爲朱翊鈞生兒育女,位分也逐步提升,寵冠後宮長達38年之久。在此期間,她的兒子差點成了儲君,她也差點當上皇后,然而兩件事都落空了。

既然她是朱翊鈞最喜歡的妃子,甚至喜歡到要立她的兒子爲太子,還要封她爲皇后,但爲何兩件事都沒有成功?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於鄭貴妃的一生。

朱翊鈞寵愛的鄭貴妃,爲何當不上皇后?

鄭氏被封爲德妃之後,爲朱翊鈞生下皇次女雲和公主,此女6歲時夭折。就在雲和公主出生的第二年,鄭氏再次懷孕,朱翊鈞即刻下令,將其晉封爲貴妃。之後鄭氏生下皇次子朱常漵,但小皇子出生當天就夭折了。

然而這並不影響鄭貴妃受寵程度,朱翊鈞甚至因爲鄭貴妃,還將夭折的朱常漵追封爲邠哀王。據《先太常公傳略》記載,此次鄭貴妃懷孕期間,朱翊鈞不顧其有孕,還故意和她戲逐,這才導致鄭貴妃傷了身體,小皇子生下來就夭折了。

因此鄭貴妃在一段時間裏很是責怪朱翊鈞,但朱翊鈞並不憤怒,反而對其承諾,要是她再生下皇子,就將其立爲儲君。萬曆十四年,鄭貴妃生下皇三子朱常洵,朱翊鈞果然對其十分重視,有意立爲皇太子。同時,他還不顧羣臣反對,晉封鄭貴妃爲皇貴妃。

羣臣爲什麼會反對呢?給事中姜應麟當時上疏表示

“貴妃以孕育蒙恩,豈曰不宜?但名號太崇,亦所宜慮,其於中宮不已逼乎?貴妃雖賢,所生固皇上第三子也,猶然亞位中宮,則恭妃誕育元嗣,主鬯承祧,乃其發祥,顧當反令居下耶?”

簡單來說,一來朱翊鈞的嫡妻王皇后賢德,根本沒必要冊封皇貴妃,如此會威脅到皇后的地位。二來朱常洵並非長子,當時長子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都沒有得到晉封,卻晉封鄭貴妃,於理不合,所以羣臣強烈反對。

但是沒辦法,朱翊鈞喜歡鄭貴妃,所以不顧羣臣反對,將其封爲皇貴妃。他這是在爲冊立朱常洵爲太子做準備,但冊封太子事關重大,即使朱翊鈞堅持也無法輕易成功,所以長達十五年的“國本之爭”展開了。

朱翊鈞和大臣們雙雙不肯鬆口,於是朱翊鈞就以“元子嬰弱”爲藉口,拖延冊立太子之事。後來朱常洛漸漸長大,朱翊鈞又以要等皇后誕下嫡子爲由,繼續拖延時間。

萬曆十五年,鄭皇貴妃又爲朱翊鈞生下第四子朱常治,此子在第二年夭折,追封沅懷王。萬曆十六年,鄭皇貴妃生皇六女靈丘公主,同樣不滿週歲夭折。萬曆二十年,鄭皇貴妃生皇七女壽寧公主。

這是鄭皇貴妃最後一次生育,她一生爲朱翊鈞生育三子三女,其中只有朱常洵和壽寧公主健康長大成人。朱常洵我們後面再說,壽寧公主作爲鄭皇貴妃唯一活下來的女兒,受到父親朱翊鈞的加倍寵愛。

在萬曆三十七年,壽寧公主下嫁冉興讓,其父爲南城兵馬副指揮冉逢陽。冉興讓能夠娶到壽寧公主,想必自然有其過人之處。壽寧公主的嫁妝極爲豐厚,甚至超過朱翊鈞的嫡女榮昌公主。除此之外,朱翊鈞還特許壽寧公主可以每五日進宮一次,以解鄭皇貴妃的思女之情。

朱翊鈞寵愛的鄭貴妃,爲何當不上皇后? 第2張

接下來我們就該再次說回朱常洵這裏了。開頭筆者提到,鄭皇貴妃的兒子差點成了儲君,她也差點當上皇后,可是兩件事最終都落空了。我們先來說說,朱常洵爲何沒有當上太子。

“國本之爭”是明朝著名的事件之一,其實事情很簡單,就是朱翊鈞想要冊立朱常洵爲太子。但是根據明朝祖制,在皇后沒有生育嫡子的情況下,就應該是庶長子朱常洛繼承皇位。然而朱常洛的生母原本是一個宮女,朱翊鈞很是嫌棄她,所以也不願傳位給朱常洛。

可以說,朱翊鈞爲了要冊立朱常洵爲太子,真是煞費苦心。比如他不斷公開誇獎鄭皇貴妃,在皇貴妃的冊文中說:

“朕孳孳圖治,每未明而求衣;爾肅肅在公,輒宣勞於視夜。”

王皇后如此賢德,但在朱翊鈞的話中,鄭皇貴妃卻成爲唯一和他心意相通,能夠與他患難與共的人。

當羣臣都替皇長子的生母王恭妃打抱不平時,朱翊鈞卻只提鄭皇貴妃多麼賢德,還說自己有意冊立朱常洵爲太子,可鄭皇貴妃一直不答應。羣臣對於朱翊鈞的說法根本不相信,所以國本之爭纔會持續上演。

萬曆二十四年,王皇后的坤寧宮發生大火,火勢蔓延至乾清宮,無奈帝后就搬到啓祥宮居住。雖然帝后住在一起,但朱翊鈞還是整日讓鄭皇貴妃侍奉在側。於是外界流言四起,稱朱翊鈞苛待皇后,有意要讓鄭皇貴妃取而代之。

沒想到朱翊鈞想方設法要提高鄭皇貴妃的名聲,卻接連起到反作用,一時間羣情激奮,甚至驚動了李太后。李太后不得不出面質問朱翊鈞,加上羣臣不斷進諫,萬曆二十九年,朱翊鈞終於妥協,正式冊立朱常洛爲皇太子,將朱常洵封爲福王。

也就是說,朱常洵非嫡非長,按照明朝的制度來說,他是沒有資格當太子的。除非朱常洛提前掛了,那麼朱常洵榮升爲長子,他就可以繼承皇位。但很可惜,人家朱常洛活得好好的,就等着繼承皇位呢。如此一來,鄭皇貴妃未來想當太后的夢碎了。

既然兒子這條路斷了,那還有自己這條路啊,要是能夠坐上皇后之位,那麼將來就算朱常洛繼承皇位,也得尊她這位嫡母爲太后。那麼接下來就說說,爲何鄭皇貴妃就是當不了皇后。

這件事要分爲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是王皇后還在時,後半部分是王皇后去世後。先來看看王皇后還在的時候,爲什麼鄭皇貴妃如此受寵,也無法取代其地位。

關於這一點,筆者在之前寫王皇后的時候,已經分析過了。簡單來說,就是王皇后十分賢德,朱翊鈞並不討厭她,反而很是滿意,所以找不到理由廢后。另外,王皇后無子,朱翊鈞正好可以利用要等皇后誕下嫡子爲由,拖延羣臣請求冊立朱常洛爲太子一事。所以王皇后在時,鄭氏是無法上位的,除非王皇后去世。

萬曆四十八年四月,王皇后病逝,對於鄭皇貴妃來說是件好事,因爲她終於可以上位了。而且等她上位,兒子朱常洵就變成嫡子,朱翊鈞也有理由廢長立幼了。

然而很不巧的是,這一年朱翊鈞也生病了,而且還很嚴重,就連王皇后的喪禮都拖延了。朱翊鈞意識到自己快不行了,於是囑咐太子朱常洛:

“爾母皇貴妃鄭氏,侍朕有年,勤勞茂著,進封皇后。”

可見,朱翊鈞也是在等王皇后去世,他就好將鄭皇貴妃扶正。如果他此時身體還健康,那麼鄭氏將會很順利坐上皇后之位。但事與願違,同年七月,朱翊鈞就駕崩了。

緊接着朱常洛即位,他原本打算遵守父親遺言,將鄭氏封爲皇后,但遭到羣臣反對。其實朱常洛也很是爲難,畢竟大臣們說得對,這件事沒有先例,這樣做實在不合禮法。但如果朱常洛不照做,又是違背父親遺願,這是不孝。

就在朱常洛還未正式決定之際,他就因“紅丸案”駕崩了,在位僅一個月。接着他的長子朱由校繼承皇位,要不要立鄭氏爲後的難題,又交給了他。

朱由校和鄭氏可謂一點關係和感情都沒有,更重要的是,在朱常洛剛駕崩時,鄭氏還聯手朱常洛的妃子李選侍,控制住了乾清宮,挾持住朱由校,一個打算當太皇太后,一個打算當皇太后,把持朝政。還好在羣臣的干預下,二人沒能得逞,朱由校才順利繼承皇位。

當初鄭氏受寵的時候,不斷欺壓朱由校的祖母王恭妃,如今又欺負到他自己頭上,因此他和鄭氏可謂是新仇舊恨。在這種情況下,朱由校自然不肯遵守祖父遺言,將鄭氏尊封爲皇后。

不過,雖然朱由校沒有封鄭氏爲後,但因爲籠絡了魏忠賢,魏忠賢又深受朱由校寵信,所以鄭氏得以在仁壽宮安享晚年。直到崇禎三年,66歲的鄭皇貴妃才壽終正寢,諡曰“恭恪惠榮和靖皇貴妃”。

由此可見,雖然鄭皇貴妃的兒子沒能當上太子,她最終也沒能當上皇后,但鄭氏的一生,已經堪稱傳奇了。她能夠做到寵冠後宮38年,甚至接連牽扯到國本之爭、妖書案、梃擊案、移宮案這些明朝著名事件中,最終還能全身而退,安享晚年壽終正寢,實在是太難得了。

相比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就算兒子最終繼承了皇位又怎樣,她生前遭受丈夫苛待,被鄭貴妃欺壓,受盡折磨在雙眼失明的情況下悲憤而終,簡直太慘了。

而人家鄭氏呢,雖然兒子沒能當上皇帝,可孫子朱由崧(朱常洵長子)卻被擁立爲南明皇帝,即弘光帝。朱由崧登基後,爲生父朱常洵追諡“貞純肅哲聖敬仁毅恭皇帝”,並追尊祖母鄭氏爲“孝寧溫穆莊惠慈懿憲天裕聖太皇太后”。可以說鄭氏不管生前還是死後,都算是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