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近代名人 > 甲骨四堂董作賓,殷墟考察第一人

甲骨四堂董作賓,殷墟考察第一人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董作賓(1895~1963)字彥堂,又作雁堂,號平廬,男,漢族,溫縣林肇鄉董楊門村人。他29歲前,從未放棄學業,自1923年起,曾以旁聽生資格就讀於北京大學。1925~1927年,先後在福建協和大學、河南中州大學、廣州中山大學任講師、副教授和教授。1928~1946年,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任通信員、員、研究員及代理所長等職。1947~1948年,任美國芝加哥大學客座教授,1948年,被選爲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大陸解放後,移居臺灣和香港,長期擔任臺灣大學歷史語言所所長、教授。其間曾於1956~1958年任香港大學、崇基書院、新亞書院和珠海書院研究員或教授。他一生主要從事甲骨文考古與研究。世所公認,他是全國甲骨學中少有的幾個大師級學者之一。在中國學術界,曾有"甲骨四堂"之說。四堂者,雪堂羅振玉、觀堂王國維、鼎堂郭沫若、彥堂董作賓也。

董作賓早年隨父流寓南陽,父經商,家境清寒。他6歲入塾,12歲結婚;於求學之餘,曾以印衣袖、刻印章、寫春聯等勞作,彌補家庭收入之不足。29歲前,雖然未放棄學業,但也未能潛心研讀,大半是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完成學業的。他曾先後就讀於南陽的元宗小學、縣師範講習所、開封的河南育才館。在開封學"商簡"時,始知有甲骨文。1923年,經人介紹到北京大學抄寫講義。因工作勤奮,爲馮友蘭、徐旭生、顧頡剛等教授所器重,特許在北京大學當旁聽生,並開始了甲骨文的學習研究。

甲骨四堂董作賓,殷墟考察第一人

改變董作賓學術及生活道路的是時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傅斯年。他是於1927年在廣州中山大學任副教授時,結識傅斯年的。1928年4月,傅斯年負責籌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時,寫信給因母病回南陽中學任國文教員的董作賓,聘他爲通信員,安排其負責調查洛陽石經及安陽殷墟甲骨出土的情形。董作賓欣然受命,遂於1928年夏至安陽小屯,認真進行了實地考察工作。

小屯村的龜甲獸骨是19世紀農民耕田時發現的,當時的藥材商把它當做"龍骨"廉價收買。直到20世紀20年代,甲骨文研究方引起海內外學者的關注。但由於古董商、藥材商多年在小屯村掠奪性地挖掘、搶購,使殷墟的古文物遭到嚴重破壞。董作賓目睹此狀,深感痛心。於是,他撰寫了有關調查報告,詳細述及了考察見聞,並提出了新的發掘計劃,呈交傅斯年。

這個報告,很快得到傅斯年的重視。1928年秋,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董作賓被聘爲員,主持小屯遺址的試掘工作。試掘工作從10月13日開始,到31日結束,收穫頗豐。他又用近一個月的時間,撰寫了試掘報告,摹寫了出土的甲骨文字,並就許多文字的考釋,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這一報告爲殷墟進一步發掘,提供了切實的依據。從此,董作賓的名字便與殷墟考古和甲骨文字的研究連在了一起。

考古發掘是一項耐心細緻的工作,尤其是在屢遭毀壞的歷史廢墟上發掘,就更要有敬業與獻身精神,更要有科學的態度和方法。董作賓正是以這種精神和態度,以對事業的無限熱忱充分發揮自己聰明才智進行考古工作。從1928年10月到1937年"七七事變"前夕,董作賓主持或協助李濟博士主持史語所考古組,先後對殷墟共進行15次發掘,獲得了大量的有字的甲骨和無字的器物,其中最重要的是1929年12月12日發掘的"大龜四版"。這個發現,轟動了中國學術界。李濟說:"'大龜四版'的發現,爲現代中國考古學建置了一塊穩定的基石。"遠在日本的郭沫若得知這一消息,立即寫信給史語所,索要拓片,董作賓滿足了他的要求。這些拓片,對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對充實他的《卜辭通纂》起到了極重要的作用。他在《卜辭通纂·序》中說:"大抵卜辭研究自羅、王而外,以董氏所獲爲多,董氏之貢獻在於與李濟博士同闢出殷墟發掘的新紀元。"後來,董作賓將其發掘的甲骨文,凡13047片,著錄於《殷墟文字甲編》(1948)和《殷墟文字乙編》(1948~1953)之中。

董作賓對甲骨文研究的貢獻,不僅表現在發掘整理上,尤表現在解讀與刻法的研究上。

甲骨學界到今還流傳着董作賓研究"卜"字形、聲、義的趣談。甲骨文中時常有倒豎各異的"卜"字,爲什麼會有這種現象?這個符號究竟代表什麼?當時尚無確切的解釋。爲求其解,董作賓頗費一番心思。那時他住在北海靜心齋,面對拓片苦苦思索。後來,他到藥店買了甲骨,依照古人在上面鑽刻,然後點燃香火湊在鑽鑿之處灼烤,灼烤到一定程度,龜甲上發出與"卜"音相近之聲;他翻過龜甲,發現灼烤炸出之像,便成"卜"形。他對照甲骨拓片反覆比較,得知這種"卜"兆之象,便是"卜"字的原始字形。早期"卜"字,中間總是一直豎,但旁邊的一點可在左在右,可向上向下,視鑽灼的部位而定。中間一直固定不變,是因爲鑽鑿時,中間的刻槽最深,被火一灼,最薄的地方先炸裂。就是這樣,他對"卜"字的形、聲、義做了令人信服的解釋。一字破釋,揭開了甲骨文研究中不少難解之謎。

對甲骨文的契刻研究,他同樣下過一番獨特的功夫。爲此,他曾特意在安陽結識一個以刻假甲骨文爲業的雕刻家,從中學到許多辨別真僞甲骨文的知識,同時進行了另一種極有價值的實驗。他曾多次用放大鏡仔細審視刻字交叉的地方,又對照放大20倍照片仔細觀察,他發現刻契甲骨文有固定的習慣,有的先刻直畫,再刻橫畫,有的則先刻橫畫,再刻直畫。刻直時完全刻直,刻橫時完全刻橫,從不象寫字那樣交叉進行。對比不同實物與拓片,細心研究刻辭筆畫的先後次序,他發現刻辭的習慣因時代不同而異。這一發現,對考證刻辭的年代大有裨益,進而對考察不同年代的社會文化亦大有裨益。

董作賓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於1931年撰寫了《大龜四版的考釋》,繼而於1933年又撰寫了《甲骨文斷代研究例》。在《大龜四版的考釋》中,他提出了"貞人說",認爲由"貞人"可以推斷出甲骨文的時代;而《甲骨文斷代研究例》則將《大龜四版的考釋》中八項斷代標準,進一步確定爲:世系、稱謂、貞人、坑位、方國、人物、事類、文法、字形、書體十項標準。並將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劃分爲:武丁(及其以前的盤庚、小辛、小乙),祖庚、祖甲,廩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5個時期。從而使甲骨文研究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殷歷譜》是董作賓長期苦心經營的另一部甲骨學力作。從1930年開始,董作賓即注意到甲骨文中對日、旬、月、年的記錄,爾後不斷彙集有關資料,細心整理,到1935年方理出頭緒。深入研究則是在戰亂流離中進行的。抗日戰爭開始後,董作賓即隨史語所先後流寓於長沙、桂林、昆明等地。1940年日寇-滇緬公路,雲南告急,史語所又遷至四川李莊板栗坳。大遷移,讓人疲憊不堪,心神難定,再加上生活清苦,不少人已另謀生計,留下來的人亦難把精力集中到學術研究上。但董作賓不管遷到哪裏,只要能放下書桌,就立即投入工作。在昆明,史語所設在龍泉響應寺,考古組在寺內的龍頭書塢安置下來,面積狹小,走廊作室,研究與住宿同屋,人員與標本共棲,他沒有停止工作。在李莊,生活尤爲艱難,當時董作賓家庭人口多,薪水少,時有斷炊之慮,但他仍未放棄對殷歷的研究。

《殷歷譜》雖系歷譜,卻涉及多方面的知識。爲求精確,董作賓曾向有關學者請教,發奮攻讀天文曆法方面的書籍。書的內容涉及大量數字,僅推算一項,足以令常人望而生嘆。有段時間,他曾陷在數字堆裏,或筆算,或珠算,整日忙個不停。有人戲說:"歷史語言研究所變成數學研究所了。"

《殷歷譜》於1943年着手寫作,當時抗日戰爭已進入最艱苦階段,物質條件極爲匱乏。他白天處理日常公務,晚上點起桐油燈寫作至深宵。他的寫作不同一般方式,而是用自研的石印油墨一字一字地寫在石印原紙上來印製,每日寫印一頁或兩頁。直到1945年4月,全書才寫印而成,歷時一年又4個月。該書分上下兩編14卷,把殷代的歷譜做了全面整理。以當時的資料和研究環境來說,編寫此書實在是一項艱鉅浩繁的工作。

《殷歷譜》出版後,當時國民黨政府爲其頒發了嘉勉令,許多著名學者紛紛致函道賀。傅斯年說:"《殷歷譜》使中國歷史向上增益300年",李濟博士稱《殷歷譜》是:"一部劃時代的大貢獻","爲甲骨學開拓了一個新天地","是學術界一件偉大的創舉"。

董作賓一生的學術論文約200餘篇,內容除甲骨學外,還涉及商代歷史的諸多方面。20世紀60年代,世界書局和藝術印書館出版有《董作賓學術論著》和《平廬文存》;70年代,藝文印書館又出版有《董作賓先生全集》分甲、乙編,凡12冊。

此外,董作賓還是著名的甲骨文書法家。至今,許多海內外學者無不以珍藏他的手跡爲榮。

董作賓先生於1963年11月23日卒於臺北市。一個多月後在印度舉行的第26屆東方學會年會上,德國漢學家福安柯(franke)提議,爲在甲骨文研究方面卓有成就的董作賓默哀一分鐘。這一提議得到與會學者的一致響應。於是,會場氣氛莊嚴肅穆,人們以沉痛的心情悼念這位聞名世界的甲骨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