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演義趣聞 > 古代打仗武將都要先單挑一決勝負然後士兵再打嗎?

古代打仗武將都要先單挑一決勝負然後士兵再打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看過很多演義小說和影視作品裏,比如《三國演義》《說岳全傳》,還有《隋唐演義》《東周列國》什麼的,裏面對打仗的描寫,都是兩軍列隊於曠野,中間有很寬闊的距離,然後其中一方將軍出陣,躍馬揚槍,高聲叫罵。另一邊坐不住了,一將挺刀而出,驅馬殺奔過來。然後兩邊士兵當啦啦隊,擂鼓助威,大聲吆喝。就好像武將單挑贏了就等於打仗贏了一樣。

古代打仗武將都要先單挑一決勝負然後士兵再打嗎?

網絡配圖

倘若這場大戰,戰不數合,一方將領就被挑落馬下,那這一方更厲害的將領肯定不會服氣,一定要上前報仇雪恨。如此數個回合,當某一方所有將領都被打得趴下,再不敢出戰的時候,另一方主帥令旗一舉,率軍乘勝掩殺過來,往往這場戰一開始就決定了勝負,鮮有逆轉的情況。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打仗,是不是這樣的呢?因爲我們沒有生活在古代,由於歷史文獻的限制,究竟是不是這樣打的,其實我們並不完全清楚。

有人會覺得這有點搞笑,這不是打仗,而是小孩兒玩遊戲。不過,通過我的研究和判斷,我倒是覺得,說不定古人還真就是這麼打的呢。爲什麼這麼說呢?比如我們看《曹劌論戰》這個文裏,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魯國和齊國打仗,齊國擂一通鼓,軍隊衝出來一次,魯國不迎戰。齊國只好退回去。然後齊國又再擂一通鼓,齊國軍隊又衝出來一次,魯國還不迎戰,齊國又只得退回去。如此反覆折騰,等到齊國第三次衝出來的時候,軍隊已被折騰得疲憊不堪,怨氣沖天。這時候魯國才擂響第一通鼓,結果一鼓作氣便把齊國打敗了。

這裏並沒有說先將軍出戰,然後再士兵出戰的問題。不過它也並沒有否定。而且如此一鼓再鼓,這種打仗的方式,和將軍先戰,然後士兵再戰的方式,有多麼的像!大家都會有一個疑問,齊國既然已經擂鼓出擊了,爲什麼不能趁着魯國未發動,乘勢衝殺,殺魯國一個措手不及呢?爲什麼要退回去呢?這真是太奇怪了!我們對這種奇怪的疑惑,絲毫不下於對演義小說中將軍先打,分出勝負後士兵再戰的疑惑。其實,說到這裏,已經揭示出了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對戰爭的一些看法。

古代打仗武將都要先單挑一決勝負然後士兵再打嗎? 第2張

網絡配圖

首先,我們古人是厭戰的。看起來從古至今我們的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的戰爭,但從古人的心理來看,他們是不願意打仗的,不願意發動戰爭的。你看我們發明的這個“武”字,多麼形象!止戈,就是不要戰爭。打仗的目的是不打仗,這是有非常深刻樸素道理的,同時也體現着古人對戰爭的評價和看法。就算是古人打過很多仗,但大多是被迫的,尤其是漢人,漢人幾乎很少主動對外出擊,尤其是對待和漢人長期對峙的北方遊牧民族,如果不是遊牧民族南下騷擾,漢人幾乎是不和他們計較的。

其次,就算是非打仗不可,古人也總是以減小打仗的損失爲主。中國古代有很多講軍事理論的書,可以說,世界上找不到一個國家講軍事理論的書有我們的多,有我們的豐富。而且,我們的軍事理論在先秦時期就非常成熟,達到了高峯,還因此成爲百家學說中重要的一家——兵家。但如果我們仔細閱讀這些軍事理論著作,我們就會發現,這些著作中雖然也講到智謀,用兵的技巧,但更多的卻是講如何避免打仗,如何減少損失。講的是“心理學”,而不是“力學”。比如咱們耳熟能詳的那些句子:“不戰而屈人之兵”;“攻心爲上,攻城爲下”;“上者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等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古代打仗武將都要先單挑一決勝負然後士兵再打嗎? 第3張

網絡配圖

第三,古人打仗是要講禮儀的。所謂“先禮後兵”,只有講了禮儀之後纔會打仗。有一個最爲典型的例子。比如“春秋五霸”,有多個版本,其中一個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我們會覺得很奇怪,其它四位大佬我們都認可,這宋襄公是怎麼擠進去的?我們能記住的就是宋襄公的泓水之戰。宋楚兩國交戰,楚軍渡河一半了,宋襄公身邊謀臣向他建議“半渡而擊之”,宋襄公不同意,多不知禮呀!楚軍渡河過來了,又有謀臣建議宋襄公趁楚軍混亂而擊之。宋襄公也不同意,非要等楚軍擺好陣再打,結果宋軍被楚軍打得大敗,宋襄公也慘受重傷。這麼個窩囊的人,怎會擠進五霸之一?其實呀,根本的原因就是這個宋襄公很講用兵的禮儀!就這麼一點,他才受到後人足夠的尊重!由此可見,中華民族真算得上不好戰的民族,現在一些西方人歪曲中國,認爲中國要在世界上稱王稱霸,真可算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不瞭解中國文化啊!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