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演義趣聞 > 清明節興於改火活動 唐人過清明熱鬧繁華

清明節興於改火活動 唐人過清明熱鬧繁華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流傳至今的中國八大傳統節日(春節、元宵、二月二、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中,清明多少顯得有些特殊,因爲只有它兼具節日與節氣的雙重身份。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傳統曆法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特有的表達農業氣象條件的一套完整的時令系統。作爲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早在漢代以前即已出現。西漢淮南王劉安在其《淮南子·天文訓》中明確指出:春分“加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音比仲呂”。而古人之所以將春分後的這一節氣稱爲“清明”,是由於“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明淨”的緣故。

談到清明從節氣演變到節日的起源,一般會提到春秋時晉文公重耳和其忠臣介子推的傳說,但傳說終歸是傳說,並不足以解釋清明節真正的起源。

清明節興於改火活動 唐人過清明熱鬧繁華

網絡配圖

清明節從遙遠的過去一路走來,但還沒有遙遠到介子推生活的春秋時期[注: 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或稱春秋時代,簡稱春秋。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沿着它走過的路線回望,越過上千年,我們將目光定格在中國歷史上最爲輝煌的大唐——清明節生成的朝代。

唐朝以前的文獻資料中沒有關於清明節的記載,即使宗懍的《荊楚歲時記》這部南北朝時期出現的我國第一部歲時節日的專門著作,對於當時流行的諸多節日都一一做了介紹和描述,對清明節也未着一字。但時至唐朝,關於清明的記載就比比皆是了。官方正史、野史筆乘、詩歌文論,無不向我們展示着唐人過清明節的內容和方式,同時展示着清明作爲節日的現實存在。“著處繁華矜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渡頭翠柳豔明眉,爭道朱蹄驕齧膝。”唐朝詩人杜甫的這首《清明》詩就寫出了當時清明節的熱鬧與繁華。

那麼清明節是如何形成的呢?

生活在現代的人們恐怕難以相信,我們的祖輩居然曾經在隆冬季節幾天、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裏禁止用火,以吃冷食度日。兩漢之際的桓譚在其《新論》一書中有記載:“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雖有疾病緩急,猶不敢犯。”那段禁止用火只吃冷食的日子,就是寒食節。關於介子推和重耳的傳說就是民衆對寒食節起源的一種解釋。

清明節興於改火活動 唐人過清明熱鬧繁華 第2張

網絡配圖

唐朝是一個至今都令中國人爲之自豪的朝代,國家統一,政治清明,物阜民豐,社會相對安定,人們的精神面貌也大爲改觀,人性得到較自由的發揮與張揚,呈現出一種蓬勃向上的大唐氣象。在這種大背景下,唐人在寒食節從事一系列特徵鮮明、格調突出的節俗活動,從而將寒食節過成唐朝最引人注目的節日之一。

其實早在初唐時期,寒食節就已經風靡全國,不僅“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寒食上墓也已經蔚然成風,鬥雞等活動更在初唐時期成爲民間流行。寒食節的盛行對於清明節興起的重要意義,在於它突出了清明節氣日的重要性,並使其成爲寒食節的組成部分。

“改火”曾經是世界範圍內普遍流行的一項非常古老的習俗,在我國也是古已有之。到了唐朝,改火之制復興。時人普遍的做法是,寒食節來臨時將正用的火熄滅,到清明日再取得新火。在改火活動中,清明日由於是取得新火的時間而越發從常日裏突顯出來,這自然有助於清明日的獨立成節。

寒食節的墓祭習俗在初唐時期已在民間盛行,並在唐玄宗時被編入《大唐開元禮》,成爲國家禮制的一部分。而至少在中唐時期,墓祭時給死者送紙錢就已蔚然成風,所以著名詩人張籍纔有“寒食家家送紙錢”的詩句。不過,由於寒食節期間禁火的要求,紙錢不能燒而只能拋撒或壓於墳頂或掛於某處。這種對紙錢的處理方式有一定的缺陷。正如王建在他的《寒食行》裏所說:“三日無火燒紙錢,紙錢那得到黃泉?”唐人大概更樂意選擇在能夠用火的清明日上墳祭掃,這使得清明的地位變得更加重要。

唐朝以前的所有朝代,還沒有哪一個能夠像它那樣安排人們在繁多的節日裏休閒放假,更沒有一個朝代會在寒食清明節放假,且假期的長度甚至與最爲重要的節日——元正一樣。

在唐朝,上墳掃墓、改火、治蠶室、鬥雞、蹴鞠、拔河、鞦韆、宴飲、踏青、插柳等,都已成了清明日的習俗活動。

宋朝的清明節俗基本沿襲了唐朝,依舊上墳、改火,皇帝也有將新火賜予大臣之舉,而且也舉行各種娛樂活動,十分熱鬧。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以精緻的工筆描繪了汴梁以及汴河兩岸的風俗景象,至於該圖描繪的是否爲清明時節,學界還存在爭議。

清明節興於改火活動 唐人過清明熱鬧繁華 第3張

網絡配圖

元朝以迄明清,唐宋時期十分盛行的清明節皇帝賜大臣新火的舉動沒有了,但是上墳掃墓之風並未稍減。此外,踏青出遊、盪鞦韆、放風箏、插柳也活躍在時人的節日生活中。

到中華民國[注: 中華民國是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的國家名稱和年號。簡稱民國。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成立於1912年的民主共和國,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及聯合國五個主要創始會員國之一。]建立時,在清明節的發展史上還出現了一個重要的變化,那就是它曾在1915年被規定爲植樹節。不過,到1928年時,植樹節被改在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3月12日),清明節作爲植樹節的歷史就此終止,但仍有一些地方保留了清明植樹的做法。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