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古文名著 > 紅樓夢中寶玉講的耗子精的故事,背後有何暗喻?

紅樓夢中寶玉講的耗子精的故事,背後有何暗喻?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玉,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的男主角。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秦可卿死後,同時傳來林如海去世的消息。根據秦可卿五七第五天,昭兒從揚州歸來的時間計算,秦可卿和林如海死的時間大體差不多,都是九月初。

秦可卿死後,緊跟着賈元春晉封賢德妃,賈家籌備省親修建大觀園,期間林黛玉回來,一直沒時間交代事關林如海死亡的消息。

等到賈元春第十八回省親一結束。第十九回,曹雪芹就開始填補一些不寫之寫。比方“有病”的賈環活蹦亂跳的出來了。哪裏有病,分明是賈元春不想見他。趙姨娘罵賈環,也是省親大事,他們母子被隔絕的悶氣。

事關林如海的死,也通過賈寶玉的一個故事,在一派輕鬆有趣中娓娓道來,故事內容則細思極恐。

(第十九回)“揚州有一座黛山,山上有個林子洞。”“林子洞裏原來有羣耗子精。那一年臘月初七日,老耗子升座議事,因說:‘明日是臘八,世上人都熬臘八粥。如今我們洞中果品短少,須得趁此打劫些來方妙。’一時小耗回報:‘各處察訪打聽已畢,惟有山下廟裏果米最多。’……小耗聽了,笑道:“這個不難,等我變來”‘說畢,搖身說“變”,竟變了個最標緻美貌的位小姐。衆耗忙笑說:“變錯了,變錯了。原說變果子的,如何變出小姐來?”小耗現形笑道:“我說你們沒見世面,只認得這果子是香芋,卻不知鹽課林老爺的小姐纔是真正的香玉呢。”

(注:原文太長,截取部分,引文中有通假字或古字意,不是錯字,不做修改)

紅樓夢中寶玉講的耗子精的故事,背後有何暗喻?

這段故事被賈寶玉講述的特別有意思。但故事背後講的事卻非常可怕。脂硯齋都連續數次脫口而出[可怕可畏]。

【庚辰側批:不直偷,可畏可怕。】

【庚辰側批:可怕可畏。】

【庚辰雙行夾批:果然巧,而且最毒。直偷者可防,此法不能防矣。可惜這樣才情這樣學術卻只一耗耳。】

故事以“老鼠偷糧”爲背景,最後變成“小耗子偷香芋”和“小耗子偷香玉”。

香芋諧音香玉。香玉二字正是代指林黛玉。前兩回賈寶玉做“紅香綠玉”,被賈元春修改爲“怡紅快綠”,去掉的“香玉”二字,也是暗指林黛玉。

“小耗子偷香玉”故事既是對前文修改“紅香綠玉”的補充,影射賈元春不同意寶黛姻緣,也是揭開故事裏“耗子們”對林黛玉的叵測用心。

“耗子偷糧”,歸總爲偷鹽課林老爺(林如海)家的女兒“香玉”,此爲點題。

故事中耗子們偷糧,清楚無誤的影射了兩淮鹽政碩鼠橫行。老鼠就是貪官,林如海作爲巡鹽御史,就是檢查兩淮鹽業官員工作的紀檢人員。雙方是對立關係。

貪官污吏橫行,有一個“老耗子”是頭目,代表大老鼠,大貪官。也代表舊勢利。《紅樓夢》的故事背景是太上皇退位不久,新皇帝登基不久的“雙懸日月照乾坤”。林如海是新皇帝欽點的探花郎和巡鹽御史,代表新勢力去接管碩鼠橫行的兩淮鹽業,勢必成爲對方的眼中釘。

從林如海送林黛玉進京時說的那一席話大有“死志”,證明他的官場處境十分兇險。而林如海最後捐館揚州城死在任上,積勞成疾可能,被人所害更可能。

其實,《紅樓夢》越往後看,就越發現林黛玉和林如海這一家四口死的都不是偶然。

一,林弟弟是林家第一個死去之人。林如海上任巡鹽御史前後,三歲的兒子突然夭折。

二,林黛玉母親賈敏,在林如海上任巡鹽御史後第二年,毫無徵兆的突然去世。造成林如海急忙將林黛玉送進京,不惜請託賈雨村代爲護送(有避難之意)。

三,林如海上任巡鹽御史大概五六年左右,也捐館揚州城,死在了巡鹽御史任上。

除了林黛玉,一家三口的死,基本都與巡鹽御史有關。

紅樓夢中寶玉講的耗子精的故事,背後有何暗喻? 第2張

賈寶玉講述“小耗子偷香玉”故事,暗示貪官污吏(耗子)搬空鹽課稅銀,林如海堅持與之無畏鬥爭對抗。耗子們惱羞成怒要偷“真香玉”林黛玉。不得不讓人懷疑,林如海大費周章請託賈雨村護送林黛玉進京背後,是“耗子們”要對林黛玉不軌下手。

其實,林黛玉正是被林如海送來京城才逃過一劫。林如海沒走就死在了任上。實在是心疼林妹妹的命運多舛。

根據“小耗子偷香玉”故事暗示,林如海十有八九是被耗子偷走了性命。那麼,賈敏和林弟弟的死,是不是也是耗子們下的手呢?藉以警告、威嚇林如海不要擋他們的財路?原文對此沒多寫,只能說不排除這種可能。

另外,林黛玉身體病弱,來賈家後也是吃什麼藥也不好。雖說她年幼就有病,也不能排除被“耗子”下手暗害傷了根本。她的身體根基被破壞纔會百藥莫醫。當然,這只是根據“小耗子偷香芋玉”故事推測,不算實證。

老鼠一直是貪官污吏的代名詞。林如海一家三口死在任上,證明他絕不是貪官污吏。耗子們費盡心機“搶劫”,不惜要偷林如海的“香玉”林黛玉,其囂張行徑令人髮指。也不由得讓人懷疑林家家破人亡的結局,是否被人暗害。您認爲呢?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