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詩詞名句 > 歷史上有哪些關於荔枝的詩作?古代詩人是如何描寫荔枝的?

歷史上有哪些關於荔枝的詩作?古代詩人是如何描寫荔枝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夏季水果中,荔枝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喜歡荔枝的人從古至今都很多。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關於荔枝的詩作,和大家一起分享。

荔枝盛於閩南,在交通極不便的古代,想要吃到荔枝並不容易,故此荔枝也被譽爲“果中珍品”, 如今荔枝已經是一種比較普通的水果,很多地方都能買得到,喜愛吃荔枝的人也越來越多。

日日薰風卷瘴煙,南國珍果荔枝先。

靈鴉啄破瓊津滴,寶器盛來蚌腹圓。

錦裏只聞銷醉客,蕊宮惟合贈神仙。

何人刺出猩猩血,深染羅紋遍殼鮮。

——唐·徐夤《荔枝》

荔枝成熟於夏天,南風吹拂,吹散了瘴癘之氣,珍貴的荔枝先熟了,真是令人歡喜。靈鴉啄破了荔枝殼,晶瑩甘美的汁液滴了下來,用最美的瓷器裝着,一顆顆圓圓紅紅,煞是好看。這荔枝讓人如同醉酒般沉醉,如此珍果只應當獻給神仙啊。是什麼人刺出了猩紅的血,將荔枝殼染得深紅呢?在詩人的眼裏,荔枝美得就像一件藝術品,光是看看,就醉了。

嶺南之地,什麼最出名,除了荔枝,還是荔枝吧。

子規啼破城樓月,畫船曉載笙歌發。

兩岸荔枝紅,萬家煙雨中。

佳人相對泣,淚下羅衣溼,

從此信音稀,嶺南無雁飛。

——宋·李師中《菩薩蠻·子規啼破城樓月》

歷史上有哪些關於荔枝的詩作?古代詩人是如何描寫荔枝的?

聲聲杜鵑催人醒,望去時,只見城樓上猶有一彎殘月。清晨坐着畫舫出發,兩岸荔枝已紅,籠罩着迷濛煙雨,更顯嬌美,千家萬戶,一片寧靜淡然。詩人與佳人分離,佳人忍不住清淚漣漣,溼了羅衣,是啊,自此一別,天各一方,可能連音訊也稀少了,畢竟嶺南這樣偏遠的地方,只怕傳信的雁兒也飛不來啊。紅紅的荔枝在雨霧裏,有如春花,在離別之際,倍添傷感之情,哪裏還顧得上它的美味?

荔枝成熟的季節,總會牽動人們的心。

薰風一榻臥南窗,無事縈心暑亦涼。

半夜忽生鄉土夢,屋前屋後荔枝香。

——宋·連文鳳《紀夢》

暖暖的南風吹呀,詩人臥在南窗下,沒什麼事情煩擾,就算是在暑天,也自是清涼平和。半夜忽然夢到故鄉了,那房前屋後都飄散着荔枝的香味,那縷縷荔枝香,勾起的不僅是美食之慾,更有濃濃的鄉愁啊。離家在外,總會在不經意間,被某件事物召喚,頓時擊中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荔枝也不僅是嶺南纔有,在古詩裏,偶可見產於四川的荔枝,興許,古時的氣候更溫暖些吧。

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

萬里橋邊多酒家,遊人愛向誰家宿。

——唐·張籍《成都曲》

錦江西邊煙水茫茫,碧波盪漾,雨後山坡上的荔枝也熟了,這真是不錯的時節。萬里橋邊有很多酒家,遊人喜歡在哪一家投宿呢?如果不是這首詩,我們想不到,成都居然也有過荔枝樹呢。

歷史上有哪些關於荔枝的詩作?古代詩人是如何描寫荔枝的? 第2張

荔枝成熟時,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賞心悅目。

枝條相軋碧雲濃,襯出驪珠落照中。

未說甘香消酷熱,且看纖手擘輕紅。

——宋·郭祥正《荔枝》

荔枝樹碧綠繁密的枝條相軋,綠葉如雲,愈發襯出荔枝顆顆如寶珠般明豔動人。先別說這甘美清甜的荔枝最宜消暑熱,且看那纖纖素手分裂開紅紅的殼,也真是一種享受啊。

古人對於荔枝的評價是很高的。

世間珍果更無加,玉雪肌膚罩絳紗。

一種天然好滋味,可憐生處是天涯。

——明·丘浚《詠荔枝》

世間首屈一指的珍果,當數荔枝,就像冰肌玉骨的美人穿着絳紅色的紗衣。它的滋味實在是好,讓人很容易愛上,只是它不常見,往往生在偏遠之地,也就怪不得古時人們大多隻聞荔枝其名,卻不見實物,也是遺憾呢。

對於荔枝的喜愛,吃貨們是毫不掩飾的。

打鼓行船未有期,恰如江上阻風時。

詩中一段閒公事,幸不妨人吃荔枝。

——宋·戴復古《書事》

打鼓行船沒有期限,就像江上遇到大風,自然難行。不管什麼事,只要不妨礙吃荔枝,那就算不得事。真愛荔枝無疑。

有人吃荔枝,也有人栽荔枝,與荔枝一起見證着時光。

紅顆珍珠誠可愛,白鬚太守亦何癡。

十年結子知誰在,自向中庭種荔枝。

——唐·戴叔倫《荔枝》

荔枝成熟,如同一顆顆紅色珠子,實在惹人愛,我這個已經白了頭的太守也是一腔癡意啊。十年了,荔枝已結子,而歲月沉浮,人事變遷,身邊的故友還有誰在?獨自在庭院裏栽種荔枝,百感交集。這荔枝的味道不僅是甜香,更是酸甜苦辣俱全啊。

歷史上有哪些關於荔枝的詩作?古代詩人是如何描寫荔枝的? 第3張

何處的荔枝好?不同的人卻有不同的答案。

江驛山程日夜馳,筠籠初拆露猶滋。

星球皺玉雖奇品,終憶戎州綠荔枝。

——宋·陸游《莆陽餉荔子》

詩人在福建吃到了荔枝,因爲及時運送,荔枝十分新鮮,竹籃拆開時,還帶着溼潤的露水。只是星球皺玉雖然是荔枝中的奇品,詩人卻念念不忘宜賓吃過的綠荔枝。其實,他更不能忘懷的,還有別的東西吧。

如果說,誰對荔枝愛得最單純,最熱烈,那一定是蘇軾了。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宋·蘇軾《惠州一絕》

詩人被貶偏遠的嶺南,卻不悲觀絕望。羅浮山下四季如春,不斷有新鮮的水果出來,總能嚐鮮。但最令詩人激動的是荔枝 ,他表示,如果每天能吃上三百顆荔枝,自己願意一直待在這裏,做個嶺南人!荔枝的力量不可謂不大,而詩人的樂觀豁達也顯而易見。

歷史上“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也對荔枝愛得深沉,爲了吃個荔枝,搞得勞民傷財,但這並不是荔枝的過錯。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唐·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

在長安回頭望,驪山如同錦繡堆成,山頂上千重門次第打開。馬兒踏起的煙塵惹得妃子開懷而笑,沒有人知道那是荔枝送過來了。貴妃與荔枝,本是最美麗的畫面,卻吹響了大唐盛世的喪鐘,令人唏噓。

時至今日,荔枝隨處可見,不分南北,早已走進了千家萬戶。荔枝的美味,不僅僅是蘇軾們才知道了。在炎熱的夏天,手拈荔枝細嘗,剝開紅豔的殼,露出冰玉般的果肉,涼意頓生,真是又愜意又消暑。生在這個時代,我們確實比古人要幸運得多,不用去到嶺南,也可以飽食荔枝。但凡事得有節制,荔枝雖好,也不可大量食用啊。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