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商鞅變法的實施對秦國百姓而言,有什麼影響?

商鞅變法的實施對秦國百姓而言,有什麼影響?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小編一起走進了解商鞅的故事。

商鞅變法是由商鞅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原本商鞅想在魏國實施,但魏惠王並沒有採納,此後商鞅便來到了秦國繼續推行自己的變法。也正是在秦國商鞅遇見了自己的知音秦孝公,在秦孝公的幫助下商鞅順利將自己的改革措施推向整個秦國。此後秦國國力逐漸強盛,不過從宏觀來看商鞅變法的確是秦國崛起的基礎,不過對於秦國百姓來說,變法的實施似乎並沒有讓他們的日子更好過。

商鞅變法的實施對秦國百姓而言,有什麼影響?

司馬遷讀了《商君書》中的開塞、耕戰兩篇,恨得牙根癢癢,就在《史記商君列傳》裏說商鞅死有餘辜。事實上《商君書》總共有二十六篇,也不需要看全了,就是僅僅看看其中跟老百姓有關的說民、弱民兩篇,能讀懂的人都恨不得咬上他幾口——商鞅在這個世界上只忠誠於兩個人:一個是秦孝公,另一個就是他自己。或許他對秦孝公也沒什麼忠誠可言,他與秦孝公之間就是一場交易,商鞅用犧牲秦國全部官員百姓的利益,換來了秦孝公的信任和賞賜。

作爲一個普通老百姓,筆者曾經是相信商鞅變法給秦國帶來巨大好處的,但是細看史料我們就會發現,商鞅沒有入秦之前,秦國也不弱:秦簡公嬴悼子允許百姓帶劍,培養了秦國的尚武精神;秦獻公嬴師隰廢除人殉、鼓勵經商、編制戶籍、設立郡縣。正是有了前輩打下的基礎,秦孝公才任用商鞅變法,把前輩的改革經驗總結歸納,並且制定了嚴刑峻法,對老百姓進行敲骨吸髓的壓榨——要不是秦始皇寬宏大量,而是一直抱着商鞅的老規矩不放,別說不能一統六合,就是秦國還能不能倖存,都是一個未知數,所以說秦惠文王嬴駟幹掉造反的商鞅,實際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熟讀史書的讀者都知道,秦惠文王嬴駟是秦國可以排在前三名的有爲之君,可不是像某些電視劇裏演的那樣心胸狹隘無所作爲,他東攻魏國,拿下了屬於魏國的山西、河南、陝西的大片地盤,又滅蜀敗楚,派張儀用連橫之策離間了六國聯盟,更值得尊重的是秦惠文王嬴駟還北征匈奴,把匈奴的一個分支(義渠)變成了秦國的一個縣——可見郡縣制並不是秦始皇嬴政首創。

商鞅變法的實施對秦國百姓而言,有什麼影響? 第2張

這裏我們要糾正一個常識性的誤區:很多人都以爲嬴駟即位後挾私報復才抓起並殺掉了商鞅,而且是虐殺車裂。實際情況是當時有人控告商鞅謀反,秦惠文王自然要調查,但是商鞅直接跑掉了——這不能不讓我們想起水滸傳裏的宋江和武松,武松殺了謀害哥哥的兇手,自己去縣衙自首;宋江爲掩蓋自己勾結梁山賊寇的罪行,殺人滅口坐樓殺惜,然後也是一溜煙跑掉了。宋江跑來跑去最後跑到梁山造了反,商鞅也造反了:“走商邑,與其徒屬發邑兵北出擊鄭。秦發兵攻商君,殺之於鄭黽池。”

與宋江走到哪都很受歡迎不同,商鞅在秦孝公死後成了真正的喪家之犬。投奔魏國,魏國不接收,因爲商鞅背信棄義假裝議和請吃飯而抓了魏軍主將公子卬並打敗了魏軍——這在很講規矩的春秋戰國時期,已經犯了大忌,屬於冒天下之大不韙。

商鞅在秦國也不受歡迎,旅店讓他證明自己的身份,他都不敢說自己是商鞅,因爲他也知道自己在秦國已經是全民公敵。如果他的變法真的利國利民富國強兵,那麼一向講究捨生取義的戰國時期官員百姓,是肯豁出性命來保護他的,大家可以參考趙氏孤兒和伍子胥過昭關。

商鞅在戰場上如何背信棄義,咱們且不去管他,因爲他可以用“兵者詭道也”來爲自己辯護。但們今天就站在老百姓角度上,看看商鞅是怎麼得罪了秦國老百姓的。《商君書》是商鞅自己寫的,並且被很多朝代作爲太子儲君的必讀教材,他怎麼推也推不掉。咱們就挑其中的兩篇文章中的幾句話來管中窺豹。

商君書總共有二十六篇,分別爲更法、墾令、農戰、去強、說民、算地、開塞、壹言、錯法、戰法、立本、兵守、靳令、修權、徠民、刑約、賞刑、畫策、境內、弱民、御盜、外內、君臣、禁使、慎法、定分。其中說民、弱民跟咱們老百姓密切相關,但是卻也不能翻譯得太明白——其實戰國時期的文言也不是那麼難懂。

首先咱們來看說民篇,開頭第一句話就是“辯慧,亂之贊也;禮樂,淫佚之徵也;慈仁,過之母也;任譽,奸之鼠也。”說白了就是對老百姓不能心慈手軟。而接下來商鞅提出瞭解決辦法:“民勝法,國亂;法勝民,兵強。故曰:以良民治,必亂至削;以奸民治,必治至強。”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讓統治者不能把老百姓當做好人,先來個有罪推定,用對待罪犯的手段來管理(這句話還有另外一個解釋:讓好人當官是不行的,應該讓壞人來管理百姓),這樣秦國才能安定強大,其中重要的一點是“治國之舉,貴令貧者富、富者貧。”

商鞅變法的實施對秦國百姓而言,有什麼影響? 第3張

在弱民篇,第一句話還是開宗明義:“民弱國強,國強民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然後商鞅重點強調:“政作民之所惡,民弱;政作民之所樂,民強。民弱,國強;民強,國弱。”這就是說:秦國要想強大,就必須把老百姓管教成逆來順受的羔羊,那麼怎樣把老百姓變成羔羊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制定老百姓最反感的規定,如果地方行政都是老百姓歡迎的,那麼老百姓變強,國家就變弱了——其實看來看去,商鞅這說法要是把“國”換成“君”,似乎更恰當一點。

商鞅制定了哪些嚴刑峻法,咱們且不去管它,因爲在“弱民”思想指導下,他要是能爲老百姓謀福利,那也就真是見了活鬼了。所以商鞅在靠山秦孝公死後,馬上變成喪家犬和過街老鼠,一點都不奇怪。那麼請問讀者諸君,您研讀了《商君書》這兩篇關於老百姓的文章之後,如果您是秦惠文王,肯留商鞅一條活命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