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清朝在經歷大小金川之戰後 王朝爲什麼會停止擴張

清朝在經歷大小金川之戰後 王朝爲什麼會停止擴張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清代擴張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大小金川之戰後,清代爲什麼不再向外開疆擴土了呢?

滿清入關後,雖然承繼了明代的疆域,坐擁漢地十八省,但是外部卻是勁敵林立危機四伏,蒙古、新疆、西藏等勢力的崛起,威脅着新生的清政權,爲鞏固統治計,大清帝國被迫開始了漫漫擴張之路。

清代歷經數代君王的不懈努力,摧枯拉朽將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納入了中國的版圖,隨着對外擴張戰爭的加劇,大小金川之戰後,清王朝的的擴張接近尾聲,逐漸變得安逸內斂,這是爲什麼呢?

清朝在經歷大小金川之戰後 王朝爲什麼會停止擴張

在講述原因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特殊的“大小金川”,以便大家更好的理解原因。

大小金川所在的位置位於四川境內,在清代之前,雖然四川長期歸屬於歷代中原王朝,但是四川的邊緣地區依舊居住着不少的原始部落。這些少數民族部落和漢人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他們佔有山區複雜的地勢,依山而居與世隔絕,相當於獨立體,而中原王朝也視之爲“雞肋”,所以對這種漢地和化外之地的過渡地帶控制力並不強,甚至可以說是無。

但到了清代,清帝國疆域延伸到了藏地,四川境內的大小金川已然不再是漢地與化外之地的過渡地帶,而且清政府推行“改土歸流”政策,並設立了行政區劃,加強了對於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力度,在強有力的中央集權統治模式之下,大小金川地區部落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可能,進而演變成爲了武裝反抗鬥爭,清政府也動用了幾十萬軍隊平叛,戰爭整整持續了三十年。

清朝在經歷大小金川之戰後 王朝爲什麼會停止擴張 第2張

簡單介紹了一下“大小金川之戰”的背景後,接下來言歸正傳,講一下清代在此戰後爲何停止了對外擴張的步伐,進而變成了一個內斂王朝?

中國傳統地理形態的束縛

不瞭解大家注意到沒有,中國曆朝歷代的疆域面積始終固定在傳統地理的屏障範圍之內,並且很少有王朝觸及到中國地理範圍的最大廣度。通過中國地形圖,我們可以一目瞭然的發現中國疆域天然的地理限制:西北是高寒的帕米爾高原,西南是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北面是無垠的草原荒漠,東面和南方是浩瀚的海洋。可見中國自成一個完整的地理系統,擁有上天給予的天然屏障,而如果超過這個地理限制想繼續向外擴展,作爲一個生產力水平落後的封建王朝,基本上是很難實現的。

清代從東北起家,然後入主關中接手了明代和農民軍的漢地十八省疆域,接着降伏蒙疆藏,疆域面積多達1300萬平方公里,疆域擴張已經到了瓶頸期,也達到了歷朝疆域面積的最大值,所以即便是想擴張也很難實現了。

清朝在經歷大小金川之戰後 王朝爲什麼會停止擴張 第3張

大小金川之戰的鉅額損耗

大小金川之戰清軍雖然面對的部落亂軍人數不多,但是由於清軍缺乏對金川地區地理情況的瞭解,再加上亂軍憑藉着易守難攻的地勢建起了難以攻克的碉樓,所以清軍久攻不下,雙方一直戰鬥持續了三十年之久,清軍也動用了多達五六十萬的兵力,這場戰爭花費了七千萬兩白銀,代價十分慘重。

大小金川之戰大大超出了乾隆的財政預期,把大清代一年多的全國財政收入就這樣消耗掉在了這樣一個幾萬人口彈丸之地,確實是令乾隆沒有料到,從而也間接影響了清代經濟的健康狀況,導致很多預定的公共工程無法按計劃進行,清代面臨着新一輪財政危機,從而將擴張計劃轉向經濟恢復工作。

偌大帝國的內部消化問題

打天下靠武力容易取得,但是守天下並不是用武力鎮壓的邏輯就能簡單實現的,尤其是在一個幅員遼闊、人口衆多且民族多樣的大國。在大小金川之戰的經驗教訓中,清王朝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儘管擁有了偌大的疆域,但疆域內部像金川地區這種沒有消化的地方卻不止一處,貪多嚼不爛的後果逐漸顯現。

清代到了乾隆時期,宏偉的開疆擴土事業也已經持續了近百年,矛盾也由外部轉向內部,如何讓滿族之外的漢、蒙、回等族對帝國有認同感呢?又如何讓征服的土地不再產生反抗,從而達到國家長治久安的目的呢?這些問題就成爲了清代統治者深思的問題。之後的一系列大政方針的制定,也都是圍繞着這些問題所展開的。

清朝在經歷大小金川之戰後 王朝爲什麼會停止擴張 第4張

總的來講,遊牧文明相比農耕文明更具有善於作戰的先天優勢和進取精神,尤其是在周邊不太穩定的情況下,消滅威脅鞏固統治纔是清王朝向外擴張的主要動因,而擴張並非是無限度的,必然會受到經濟和技術等方面的侷限,進而將一個幼稚的擴張者成長爲成熟的守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