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四川6處唐宋摩崖造像或爲荔枝道走向提供佐證

四川6處唐宋摩崖造像或爲荔枝道走向提供佐證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四川6處唐宋摩崖造像或爲荔枝道走向提供佐證

千佛巖摩崖造像。

四川6處唐宋摩崖造像或爲荔枝道走向提供佐證 第2張


大風高拱橋。 

記者17日從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獲悉,根據該院此前展開的考古調查顯示,分佈於四川省達州市內的6處唐宋時期的摩崖造像,爲“荔枝道”、“米倉道”兩條古路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資料。

此次考古調查,旨在爲蜀道申遺及文物保護提供更多資料。來自全國的考古專家於3月9日至16日間,探訪了四川達州市境內的30餘處文物點。

“荔枝道”,系唐玄宗爲滿足寵妃楊玉環食新鮮荔枝的喜好,建起一條專供荔枝運輸的驛道,途經四川達州、巴中等地,全程1000多公里;“米倉道”則爲古時陝西漢中翻越米倉山入蜀之古道,同樣途經達州等地。

考古人員表示,此次調查發現,6處分佈在宣漢、大竹、達川、渠縣等區縣的唐宋摩崖造像,爲“荔枝道”走向提供了佐證。考古人員還透露,這些造像的風格和組合特徵受到巴中地區石窟藝術的影響,說明在唐宋時期,“米倉道”和“荔枝道”這兩條南北走向的路線已經存在着橫向聯繫。

在這6處摩崖造像中,有1處摩崖造像爲新發現。這龕造像建在一面陡壁最高處,保存完好。石刻一旁刻有“天寶元年”的題記,這是與“荔枝道”通行時間最爲接近的一處造像,爲“荔枝道”的走向提供了重要證據。

四川6處唐宋摩崖造像或爲荔枝道走向提供佐證 第3張

參與此次調查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古代寺廟以及摩崖造像,往往都會修在主要交通幹道附近。一般來說,只要發現唐代的寺廟遺址及造像,就可證明附近曾存在交通要道。

四川省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表示,此次考古調查爲釐清“荔枝道”走向提供了新資料,其走向也有望進一步明確細化。

此外,此次考古調查還發現了不少“精品”。位於渠縣新流溪的石板橋,7米長的橋面僅靠每塊4噸多重的石板鋪就。通川區中山寺的甬道石壁上刻有各種瑞獸,技法高妙、保存完好;達川區的大風高拱橋,拱高近30米,被認爲是四川境內已知的拱身最高的拱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