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清朝八旗的改色事件是什麼?詳解八旗的發展史

清朝八旗的改色事件是什麼?詳解八旗的發展史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清朝八旗即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那麼後來改色事件的具體經過是什麼樣的?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八旗改色

清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繼承汗位之後,爲名正言順及鞏固權力,將多鐸、阿濟格二人統領的正黃、鑲黃二旗改色爲正白旗與鑲白旗,而將自己親領的原正白旗改色爲正黃旗,又奪取杜度的原鑲白旗主之位,交由長子豪格擔任,改色爲鑲黃旗。皇太極首先在每旗仍設管理旗務大臣一名,也即固山額真,職責是“總理一切事務”。分散了主旗貝勒的權力,降低了他們的自主性。

清皇太極天聰四年(1630年),阿敏獲罪 ,被罷官幽禁後,由他弟弟濟爾哈朗爲鑲藍旗旗主。

清皇太極天聰六年(1632年),皇太極取消了四大貝勒並坐的儀式,改爲由皇太極一人“南面獨坐”,提高了皇太極的地位。

清皇太極天聰九年(1635年),正藍旗主莽古爾泰意圖謀反事敗遭誅,該旗由皇太極所得,皇太極將其與自己親領的正黃旗混編重組,成爲新的正黃旗和鑲黃旗,並從中分出8個牛錄給予豪格統領的原鑲黃旗,又再次將其改色爲正藍旗。

清順治五年(1648年),豪格因1643年的繼位之爭被攝政王多爾袞陷害下獄暴亡,正藍旗又爲多爾袞所得,多爾袞將其與自己統領的正白旗混編重組,成爲新的正白旗和鑲白旗,將胞弟多鐸統領的原鑲白旗改色爲正藍旗。此後八旗旗色再未變化。

上下之分

八旗本無高低之分。清軍入關前,八旗中的正黃、鑲黃兩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統領,其它6旗分別由汗王的子侄統領。惟鑲黃旗只屬於皇帝一人。鑲黃旗內除了皇帝之外.沒有其他宗室。稍後,皇權進一步加強,正黃旗與正白旗又歸皇帝統屬。

入關以後,宗室王公皆分隸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等五旗,皇子分府全部撥入這五旗。再無入正黃與正白旗的人。如此始有上三旗,下五旗之分。實際上,上三旗與下五旗只是相對於包衣佐領而言的,而與皇族和普通旗人無關。皇室管家內務府三旗的包衣佐領,主要服務於宮廷。下五旗亦設包衣佐領,皆爲王府所屬,各隨其主之旗。

清朝八旗的改色事件是什麼?詳解八旗的發展史

清順治七年(1650年),攝政王多爾袞去世,清世祖順治開始親政。他爲了加強對八旗掌控,親自統領了原屬多爾袞的正白旗,這樣由皇帝控制的正黃、鑲黃、正白三旗,稱爲上三旗;由諸王、貝勒掌控的鑲白、正藍、鑲藍、正紅、鑲紅五旗,稱爲下五旗,此後終清未改。上三旗較下五旗爲崇,是皇帝的親兵,擔任禁衛皇宮等任務,下五旗駐守京師及各地。

雍正爲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諸王、貝勒對各旗的控制,嚴格區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領(俗稱外佐領)和府屬佐領(俗稱內佐領)的隸屬關係。下五旗中的主要部分旗分佐領,實際上也由皇帝直接控制。諸王及貝勒僅能控制其府屬佐領。又以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居左,稱爲左翼;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居右,稱爲右翼。鑲黃旗又稱頭旗。

全國駐防

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世祖順治帝將首都從盛京遷到北京,本着“居重馭輕”的用兵原則,將八旗精銳半數駐於京城,是爲禁旅。同時亦不忽視對對廣大地方的控制,在全國各大省會、水陸要衝、邊疆海防,派遣八旗長期駐守,以控扼京師以外所有最重要的軍事據點,是爲駐防。

主要形成以下幾條駐防線:運河駐防線(京師、德州、京口、杭州)、黃河駐防線(德州、開封、西安)、長江駐防線(江寧、京口、荊州、成都)、東南沿海駐防線(杭州、福州、廣州)、此外還有京畿駐防線、關外駐防線、塞外蒙古編旗駐防及甘肅新疆駐防線等等——清廷根據旗民分治的原則,在駐防地爲旗人築城別居,或者在城內劃出一角令旗人居住,通常稱之爲“滿城”。

清朝八旗的改色事件是什麼?詳解八旗的發展史 第2張

康熙末年(1722年),全國已設駐防將軍11名,即西安、江寧、杭州、京口、福州、廣州、荊州、右衛,以及盛京、吉林和黑龍江。雍正朝添設2名:青州、寧夏。乾隆朝對八旗駐防有較大調整,增綏遠城、伊犁、成都共3名,裁撤京口、青州和右衛3名,總數爲13名。另有察哈爾都統,以及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於烏魯木齊增設的一名都統。

這樣一支不僅常駐於邊疆,而且常駐於腹裏內地的制度化的武裝力量爲歷朝所未有,是滿洲統治者維護統治的主要工具。而它所監視、控制的主要對象則是綠營。

直至18世紀中葉,八旗營區終於系統地分佈於全國的軍事要地,實行永久性的駐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