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宮廷野史 > 滿清八旗的由來 清朝爲何稱自己的軍隊爲八旗

滿清八旗的由來 清朝爲何稱自己的軍隊爲八旗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滿清八旗由來:說起清朝,大家想必都能隨時隨地的聽到八旗子弟,而清朝最強大的軍隊也莫過於八旗部隊,無可否認的八旗部隊就是滿清的支柱部隊,爲什麼要叫八旗呢?這個問題我給大家細細講來。

中國清代滿族的社會組織形式。滿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獵爲業。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取得節節勝利。隨着勢力擴大,人口增多,他於明萬曆二十九年建立黃、白、紅、藍四旗,稱爲正黃、正白、正紅、正藍,旗皆純色。四十三年,努爾哈赤爲適應滿族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原有牛錄製的基礎上,創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把後金管轄下的所有人都編在旗內。

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取得節節勝利。隨着勢力擴大,人口增多,他於明朝萬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黃、白、紅、藍四旗,稱爲正黃、正白、正紅、正藍,旗皆純色。四十三年,努爾哈赤爲適應滿族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原有牛錄製的基礎上,創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鑲,俗寫亦作廂)。旗幟除四整色旗外,黃、白、藍均鑲以紅,紅鑲以白。把後金管轄下的所有人都編在旗內。其制規定:每300人爲1牛錄,設牛錄額真1人;5牛錄爲1甲喇,設甲喇額真1人;5甲喇爲1固山,設固山額真1人。據史籍記載,當時編有滿洲牛錄308個,蒙古牛錄76個,漢軍牛錄16個,共400個。此時所編設的八旗,即後來的滿洲八旗。清太宗時,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旗制與滿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諸王、貝勒控制,旗制終清未改。初建時,不但在軍事上發揮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產職能。清朝統一,太宗皇太極爲加強對旗人的束縛,增強了八旗制的軍事職能,併爲擴大軍事實力和籠絡人心,又建立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各旗有軍營、前鋒營、驍騎營、健銳營和步軍營等常規伍,司禁衛,雲梯和佈陣等職。另外,設立了相禮營、虎槍營、火器營和神機營等特殊營伍,演習摔跤、射箭、刺虎和操練檢槍等。由於清初諸帝很重視槍炮武功等實戰本領,八旗軍在平定三藩,收臺灣各抵禦沙俄侵略等戰鬥中都取得了輝煌戰績。八旗兵分爲京營和駐防兩類。京營是守衛京師的八旗軍的總稱,由朗衛和兵衛組成。侍衛皇室的人。稱朗衛,且必須是出身鑲黃、正黃和正白上三旗的旗人,如紫禁城內午門、東西華門、神武門等由上三旗守衛。

滿清八旗的由來 清朝爲何稱自己的軍隊爲八旗

八旗組織中蒙古旗與漢軍旗的建立比滿洲旗稍晚。清太宗皇太極天聰三年(1629)時,已有蒙古二旗的記載,稱爲左右二營。八年改稱左翼兵和右翼兵。九年,後金在征服察哈爾蒙古後,對衆多的蒙古壯丁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編審,正式編爲蒙古八旗,旗制與滿洲八旗同。漢軍單獨編爲一旗,據考證是在天聰五年正月(一說天聰七年)。皇太極崇德二年(1637)分漢軍爲二旗,旗色玄青,四年分二旗官兵爲四旗,七年正式編爲漢軍八旗,旗色與滿洲八旗同。從明萬曆四十三年八旗制度建立,直到清崇德七年才完成八旗組織三個部分二十四旗的組織建設,八旗每一旗下都包括滿洲、蒙古、漢軍三個部分。

八旗又有上三旗與下五旗的區別。順治七年(1650)底多爾袞死後,清世祖福臨爲了加強對八旗的控制,對八旗的順序進行了調整。由皇帝控制的鑲黃、正黃、正白三旗,稱爲上三旗;由諸王、貝勒統轄的正紅、鑲紅、正藍、鑲藍、鑲白五旗,稱爲下五旗,此後終清未改。上三旗較下五旗爲崇,是皇帝的親兵,擔任禁衛皇宮等任務,下五旗駐守京師及各地。雍正爲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諸王、貝勒對各旗的控制,嚴格區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領(俗稱外佐領)和府屬佐領(俗稱內佐領)的隸屬關係。下五旗中的主要部分旗分佐領,實際上也由皇帝直接控制。諸王及貝勒僅能控制其府屬佐領。又以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居左,稱爲左翼;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居右,稱爲右翼。

根據風水學的角度來說,八旗軍是一支風水軍隊,其入關前後30年爲八旗大兵團作戰時期,其列陣方位和攻擊委派的基本原則是,兩黃旗在北,喻中土克北水,兩白旗在東,喻西金克東木,兩紅旗在西,喻南火克西金,兩藍旗在南(水本爲黑,但黑旗夜晚不明辯,所以用藍),喻北水克南火,而每色又分正鑲,喻陰陽二道,入關後組建的綠營,喻青出於藍,東木克中土,至此清軍的建制模式陰陽五行具皆齊備。

滿清八旗的由來 清朝爲何稱自己的軍隊爲八旗 第2張

早期的八旗兵雖然曉勇善戰,但人數極少,每每以少敵多,以寡擊衆,卻能勝多敗少,基本上遇誰死誰,即使敗也不會損耗太多的有生力量,作戰運氣特別好,其祕訣就在這裏。後來入關後每佐領分兵一半,分在全國各地駐防,滿蒙漢各旗雜編,失去了原來大兵團作戰的風水模式,就每況愈下了。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