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滿洲八旗的建制規模有多大?爲什麼後來會陷入困境?

滿洲八旗的建制規模有多大?爲什麼後來會陷入困境?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創建的一種耕戰合一的社會組織形態。那麼滿洲八旗的建制規模有多大?爲什麼後來會陷入困境?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成員結構

八旗制度建立在“兵民合一”的基礎上,入關前沒有兵餉規定。天聰四年皇太極說:“我國出則爲兵,入則爲民,耕戰二事,未嘗偏廢。”當時,興京(今遼寧新賓)內城居宗室勳戚,外城居宿衛親兵萬餘。此外遠近十餘萬戶,散處遼河東西,無事耕獵,有事徵調,徵調時所發行糧也很有限。清統治全國以後,八旗兵餉的主要形式是坐糧,包括錢、糧兩部分,從徵時發給部分行糧。八旗兵丁按其兵種可分爲親軍、前鋒、護軍、領催、馬甲、步兵、炮甲、養育兵、匠役等,其兵餉的數量亦有所差別,且時有增損。

清軍入關,滿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及其附近地區,爲了安置八旗官兵和閒散人口的生活,從順治元年底至康熙四年清政府共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圈地運動(見圈地令),八旗滿洲、蒙古、漢軍官兵三次共分得旗地二百三十三萬五千四百七十七晌零九畝。八旗兵丁的份地爲五晌(一晌約六畝),終清沒有大的變化。兵丁份地大多數靠本人帶同家屬從事耕種,後迫於生計被典押出去。清初規定旗民不交產,幾經反覆,直到光緒三十一年才最後取消禁令。

滿洲八旗的建制規模有多大?爲什麼後來會陷入困境?

清統治全國以後,由於八旗制度的嚴重束縛,八旗兵丁生計日漸拮据。八旗生計問題主要是北京正身旗人的生活問題。康熙、雍正時業已出現,乾隆初更趨嚴重,從而引起清統治集團的嚴重關注。康熙、雍正時曾先後賞賜銀兩數次,但不久即罄盡無餘,於是增加兵額,擴大食餉面。雍正二年始設教養兵,後改稱”養育兵“,給予錢米。光緒時養育兵共計27408人,清末達到29407人。乾隆時曾准許京城和各省駐防漢軍八旗出旗爲民,令其各得生計。但直至清末,八旗生計問題非但沒有解決,而且陷於貧困的境地。

軍事力量

八旗制度的特點是以旗統人,即以旗統兵。凡隸於八旗者皆可以爲兵。實際上,清代兵有常數,餉有定額,隨着滿族人口的不斷增加,並非所有滿族人都能披甲,而到後來披甲的人數佔滿族人口的比例愈來愈小。清太祖、太宗時期,八旗組織有較快的發展。入關前八旗滿洲共309個佐領,又半分佐領18個;蒙古佐領117個,又半分佐領5個;漢軍佐領157個,又半分佐領5個。八旗滿、蒙、漢佐領共583個,又半分佐領28個。清統治全國之初,由於統一全國的戰爭需要,以及平定各地的反清鬥爭,八旗發展迅速。康熙時滿洲佐領達到669個,嘉慶時增加到681個。此後維持在這一水平上。蒙古佐領順治時增加11個,康熙時又增加76個,雍正二年(1724)定製爲204個。

滿洲八旗的建制規模有多大?爲什麼後來會陷入困境? 第2張

八旗制度建立時有蒙古人編在八旗滿洲內,直到清末亦有蒙古佐領35個,又半分佐領2個,編在八旗滿洲下。順治十五年有漢軍佐領206個,又半分佐領3個。康熙五十一年(1712)增至258個,又半分佐領1個。雍正十二年定製爲270個。此後,因八旗生計愈來愈困難,一部分漢軍出旗爲民。乾隆五十五年(1790)漢軍佐領減少到266個。此後終清不改。八旗官兵的額數,清末光緒、宣統時,實存職官約6680人,兵丁12萬人。

八旗初建時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滿洲成員皆隸於八旗之下。旗的組織具有軍事、行政和生產等多方面職能。入關前,八旗兵丁平時從事生產勞動,戰時荷戈從徵,軍械糧草自備。入關以後,爲了鞏固滿族貴族的統治,加強對全國各族人民的控制,同時爲了解除八旗官兵的後顧之憂,更好地爲清王朝效命,建立了八旗常備兵制和兵餉制度,與綠營共同構成清朝統治全國的強有力的軍事工具,八旗兵從而成了職業兵。八旗兵無論滿洲、蒙古或漢軍,均以營爲單位,由都統及副都統率領,稱作驍騎營,用於駐防或征戰。並有炮營、槍營、護炮藤牌營,附屬於漢軍驍騎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