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戰史 > 軍事新聞 > 福特級航母歷經三屆政府研發成功

福特級航母歷經三屆政府研發成功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14年8月,美國海軍學會根據美軍面臨預算危機的實際,針對高達129億的設計建造成本,詳細分析評估了福特級航母的研發建造歷程,以期調整採購模式和建造計劃,達到大幅削減建造和全壽命週期成本的目的,從而保證美軍的航母換代計劃順利實施。

  歷經三屆政府研發成功

福特級航母從立項到下水,先後經歷了克林頓、小布什和奧巴馬三屆政府,以及106~112屆共七屆國會,最終,CVN-21未來航母計劃獲得批准,“福特”號、“肯尼迪”號和“企業”號(CVN-80)3艘超級航母開始建造。依照1970年代中期以來的研發基礎,CVN-21最初曾有不少十分前衛、超越現今航母設計的構型,不過考慮到成本、風險與實用性,美國海軍最後還是返璞歸真,採用了從小鷹級到尼米茲級一脈相傳的美國航母構型確定了設計方案。

航母在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戰爭中發揮了核心作用,爲美軍聯合部隊提供了空海戰場控制權。對航母的嚴重依賴,是美軍計劃在2058年之前建造10艘福特級航母,取代尼米茲級成爲美國海軍艦隊新骨幹的根本原因。

目前的尼米茲級航母臨近40年壽命週期,傳統的航母構造也限制了作戰能力的提升,比如,由於船體接近壽命週期,限制了加裝新系統的能力,現有電力系統也無法支持額外的系統。此外,尼米茲級航母採取人力密集型運行模式,維護成本近年來不斷增加,迫使美國換代新型航母確保海上霸權。作爲升級換代的最新成果,福特級用現代化的電磁彈射系統替代原來的蒸汽彈射系統,核動力裝置更加高效,具有更強的發電能力,整體電力系統採用新型電力分配結構,飛行甲板佈局更加科學,並且增加了船體的冗餘設計用於未來的升級改造,航母的整體作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福特級航母歷經三屆政府研發成功

  備選方案分析確定設計方案

1996年,美軍參聯會批准了下一代航母的“任務需求聲明”。隨後,美軍開始進行“備選方案分析”,研究論證建造成本,提供二選一的方案滿足“任務需求聲明”。備選方案分析階段,美國國防部利用3年時間審查了75種設計概念,包括航母尺寸、推進系統和整體設計,1個多軍種旗級監督團每季度舉行一次例會,指導海軍和國防部辦公室的論證工作。“備選方案分析”評估了研發建造過程中的各種細節問題,並對以下3個最主要問題給出了結論。

一、核動力推進系統更加強大。核動力提供超長續航能力,不僅在應對危機時不必擔心航程中的燃料問題,還能夠節省更多空間用於裝載航空燃油、彈藥、補給和其他軍需品,具有無可比擬的作戰優勢。但是,核動力也存在比非核推進成本高的劣勢,因此美軍在“備選方案分析”階段並沒有將核動力當作唯一的選擇,而是詳細評估了多種推進系統備選方案的效費比,包括現代化的燃油蒸汽輪機、柴油機和一種改進型核反應堆,最終確認了核動力的作戰優勢。福特級航母使用了兩座新型A1B核反應堆,功率比尼米茲級增加25%以上,20萬千瓦的供電能力提高了3倍,而高壓閥等貴重零部件的數量比尼米茲級的A-4反應堆明顯減少,操作人員也減少了一半,僅在燃料方面就比非核航母節省了10億美元。總體來講,核動力的採購與運行總成本比美軍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下降了約50%,比現役尼米茲級航母也下降了相近一半。

二、艦載機聯隊的作戰能力。福特級航母的“備選方案分析”詳細評估了10萬噸級的巨型航母、7萬噸級的中型航母和4萬噸級的小型航母。結果顯示,大型甲板保障飛機出動執行作戰任務的效費比更高。比如,小型航母採購和運行成本是大型航母的四分之三,但是搭載的飛機只有大型航母的一半,中型航母成本是大型航母的90%,搭載飛機數量僅爲四分之三。同時,大型甲板保障飛機起降的效率也比中型航母多了一半。因此,福特級航母加大了飛行甲板,改進了油料與彈藥補給的動線,新一代艦載機隊機型種類也比以往減少許多,由60架無人機、一個E-2“先進鷹眼”預警機中隊和一個加油機中隊組成,出擊率得到了大幅提升,由每日最多160架次提升到220架次。

三、採購策略。美國海軍在“備選方案分析”的最後一個階段是確定福特級航母項目的採購策略。福特級航母採用新型電子分配結構、新型A1B反應堆、發電裝置、全新飛行甲板佈局、組合艦島結構、新型作戰系統,用電磁彈射系統替代現有的蒸汽彈射、液壓攔阻裝置、升降機和其他蒸汽驅動的輔助系統。由於全部應用上述這些研發將使航母成本至少增加50億美元,美軍設計了兩種建造方案,一種是將所有新技術成果應用到一艘航母之上,另一種是在多艘待建航母上分階段逐步換代艦載系統。“備選方案分析”結束之後,美國海軍又對兩種方案的細節進行了充實,以期在初始三艘航母建成後橫向對比建造成本。

  多項舉措節約建造成本

1998年,美國啓動了CVN-21“未來航母計劃”,開始評估大型核動力航母的設計方案。2006財年開始建造第一艘艦時,評估成本爲64億美元,一次性設計和技術發展等研發成本約71億美元。由於135億美元的總成本超出了預算承受能力,美軍從那時開始就進行了削減成本的諸多探索。

福特級航母節約成本的整體策略是減少部件或系統,但是增加部件的尺寸,保持或提升原有的功能。比如“企業”號航母共有8個反應堆、32個蒸汽鍋爐、16部發電機,4個主引擎和彈射器有超過5000個蒸汽閥,尼米茲級航母的反應堆減少至2個,蒸汽鍋爐和發電機減少到各8部,蒸汽閥減少到1500個。福特級航母同樣設計了2個反應堆,蒸汽鍋爐和發電機減少到各4部。

福特級航母甲板上層建築也進行了縮減,採用DDG1000驅逐艦項目的S/X雙頻段多用途雷達,取代原來SPS-48、SPS-49、SPS-67、SPN-43、SPQ-9B和TAS.Mk23等6部雷達和4部北約“海麻雀”目標照射雷達的功能。此外,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對飛行甲板進行了重新設計,調整了艦尾艦島、電磁彈射器和攔阻索、加油與武器掛載站的位置,減少了飛機升降機的數量,武器升降梯使用電磁系統替代了纜軸系統。通過減少航母部件數量,福特級航母實現了全壽命週期成本和人力維護成本的下降,操作人員將從尼米茲級的3190人減至2000人左右,預計每艘航母的全壽命週期成本將削減50億美元。

但是,美國海軍仍認爲支付不起福特級航母135億美元的總成本。2006財年的海軍艦艇技術研發計劃認爲8年的研發期過短,大多數技術工藝的研發風險較大,因此,福特級航母項目辦公室在多艘現役艦艇上吸取了改良方案,併成功應用到當時正在建造的尼米茲級航母的最後一艘艦“布什”號上。

福特級航母歷經三屆政府研發成功 第2張

2000年,美國批准了建造3艘航母的提案,從2001財年建造的“布什”號開始接收S/X雙頻段雷達,2006財年,第一艘新型航母CVNX1獲得了新型核動力裝置、電力分配系統和電磁彈射裝置,以及“布什”號的雷達和一體化作戰系統,當時評估的航母成本61億美元,設計成本也降到31億美元。2011年,美國開始建造福特級航母的第2艦CVNX2(後命名爲CVN-79“肯尼迪”號),據稱也將採用CVNX1(CVN-78)的技術,預計耗資69億美元,新型飛行甲板、升降機、攔阻裝置、艦載激光武器等新設計成本19億美元。

然而,“布什”號航母建造合同簽訂不久,美國國防部就在2002年宣佈沒有爲“布什”號準備好新型雷達,因此更改了建造方案。首先,“布什”號只在尼米茲級航母基礎上進行了部分改良,雙頻段雷達推遲到2007財年在CVNX1上應用,由此節省40億美元用於其他造艦項目,造成了CVNX1的成本上漲了4億美元,達到了73億美元。

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時代,美國國防部啓動了許多國防項目替代計劃,其中就包括當時的新型航母,該計劃要求1998年通過鑑定的所有技術到2006年都要開始應用到CVNX1,實際操作中也是在2007年開始應用。美國國防部責成美國海軍用18個月時間修改建造計劃,爲指定的某一艘航母重新設計應用新技術的方案,這也成爲“福特”號建造的第二個里程碑。根據新技術應用方案,美軍重新命名了CVN.21項目,CVNX1(即CVN-78號航母)成爲項目的首艦, CVNX2 (CVN-79)和CVN-80成爲超級航母項目低速生產階段的第2和第3艘航母。

2008年,美國海軍又對超級航母計劃進行了進一步調整,“福特”號航母在2005年的採購成本已經上升至105億美元,僅研發經費就高達23億美元。與原來的成本評估相比,美國海軍在2008年確定的成本爲71億美元,從2006年開始建造。爲保證新航母使用具有相對成熟的新技術,美國海軍與製造商談判,簽訂了9∶1的成本追加合同,合同規定如果發生了額外成本,則由政府支付90%,合同商只需要分擔10%。

那麼,福特級航母項目成本爲何大幅增加呢?2013年9月公佈的政府預算報告GAO-13-396認爲,福特級航母的雙頻段雷達比原計劃晚了4年半,攔阻裝置推遲了2年半,電磁彈射系統推遲了3年,造成了8億美元的成本上漲。同時,造船廠建造首艘航母期間遇到了諸多難題,政府方面也造成了15億美元的成本增加。目前,首艦“福特”號正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三號碼頭進行爲期28個月的後續設備安裝,美國海軍認爲在未來的海試過程中還會出現許多新問題,因此還會進一步增加成本。

但是,美國海軍相信“肯尼迪”號和“企業”號建造時就可以根據定型的設計方案實施,紐波特紐斯造船廠也表示屆時能夠降低成本。通過嚴密的測試彌補所有缺陷並最終固定設計之後,美國海軍將在“企業”號之後採取多艦同時採購的方式,並將前後兩艘航母的建成時差縮短到5年之內,以期進一步降低成本。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