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戰史 > 抗日戰爭 > 解密:桂林保衛戰能和崑崙關之戰來相提並論?

解密:桂林保衛戰能和崑崙關之戰來相提並論?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9.5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提起桂林,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秀麗甲天下的迤邐風光,但是很少人知道在抗戰後期,桂林也曾發生過一場悲壯慘烈的血戰。但是有關桂林保衛戰的介紹,卻大相徑庭,甚至是相互矛盾,更是使桂林保衛戰的真實情況蒙上了撲朔迷離的煙塵。

  又是一片焦土

1944年日軍發動了整個抗戰中規模最大的“一號作戰”,這場戰役的目的就是爲了打通大陸交通線,以便將在東南亞掠奪的物資通過鐵路穿過中國大陸到東北,再到朝鮮半島,最後到日本本土。這場戰役中國方面因爲主要戰場在河南、湖南和廣西,而將其稱爲“豫湘桂會戰”,其中在廣西境內的作戰,主要就是圍繞着湘桂鐵路上的兩大重鎮桂林和柳州來進行的。所以日軍進攻桂林,當然不是要來飽覽壯美的灕江山水,而是爲了打通湘桂鐵路以及順便摧毀桂林附近中美空軍的機場。

1944年10月,日軍開始準備進攻桂林。通過空中偵察,日軍發現中國軍隊在桂林外圍修築了大量防禦工事。同時也瞭解到中國軍隊正在將戰略預備隊以及各戰區的精銳部隊組成有力兵團,準備部署到黔桂邊界,以應付日軍的進攻,甚至還有在印度緬甸作戰的美式裝備的駐印軍將馳援國內的傳言。加上此前在衡陽連遭挫折的教訓,因此日軍絲毫不敢怠慢,集中了3個師團又1個聯隊的步兵,再配屬4個聯隊又4個大隊炮兵以及1個坦克聯隊,用於桂林作戰。

桂林屬於第四戰區的轄區,統帥部要求第四戰區死守桂林、柳州各三個月,還專門派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白崇禧到桂林坐鎮,指導會戰。當時第四戰區防守桂林的部隊是第31軍和第46軍,共2個軍4個師,另配屬炮兵團(有大口徑加農炮、榴彈炮、山炮共22門)、工兵營、通訊兵營、野戰醫院等在內,總兵力約4萬人。眼看大戰在即,還成立了桂林防守司令部,由第16集團中將副司令韋雲淞任司令。

白崇禧到桂林後,卻並沒有決死固守的信心,反而將守軍4個師中戰鬥力最強的31軍188師和46軍175師調離桂林,因爲188師師長海竟強是白崇禧外甥、175師師長甘成城則是桂系另外一個大佬夏威的外甥。同時這兩個師也是桂系的精銳,調離桂林不能不說白崇禧是有保存實力的私心。而留下來的兩個師,31軍的131師戰鬥力薄弱,46軍170師則是剛由新兵組成的後調補充師,戰鬥力更是低下。這樣的佈置,在高級將領中自然會引起軍心動搖。

早在6月日軍進攻長沙時,桂林就已組織了第一次大規模的疏散,包括政府部門、機關單位、新聞媒體(如《廣西日報》)和大批進步文化人士在內,都已經向大後方疏散了。到8月上旬,衡陽淪陷後,桂林城內更是人心惶惶,老百姓紛紛外逃,火車站、汽車站和碼頭到處都擠滿了逃難的人們。到9月日軍佔領全州後,桂林防守司令部更是下達了緊急疏散命令,桂林市原計劃留下市政府、警察局的必要人員在城內維持城內秩序,協助部隊作戰,每戶留壯丁一人在家。但到緊急疏散時,桂林市長蘇新民、警察局長謝豐年向白崇禧請求也一起疏散離城,這兩人都是桂系出身,所以得到了白崇禧的批准。因此市政府、警察局、留戶壯丁在疏散時全都跑光了。桂林城內守備部隊紀律廢弛,到處進入民宅翻箱倒櫃搜尋財物,而且爲了掃清陣地前方的“射界”,又拆掉燒燬大批民房,最後桂林市城內除麗澤門附近留下十餘間完整的房屋外,其餘建築全部被毀,偌大的一座桂林城成了一片廢墟。日軍還沒到城下,桂林就已經變成了一片焦土。

解密:桂林保衛戰能和崑崙關之戰來相提並論?

  有悲壯,也有窩囊

10月28日,日軍接近桂林外圍,直接進攻桂林的部隊共有7個聯隊,約29個步兵大隊,總兵力達5.3萬人。而此時在桂林的中國守軍,只有2個師,即便加上從廣西各地自發趕到桂林參戰的地方民團,總兵力還不到2萬人。

桂林保衛戰從外圍戰鬥開始,各處陣地的爭奪與反爭奪就十分激烈,尤其是131師貓耳山、屏風山和桂林北站附近山頭前沿陣地戰鬥更爲慘烈。131師在師長闞維雍率領下,明知外援無望,依然浴血苦戰,在連日激戰中傷亡慘重,131師392團團長吳展、393團團長陳村相繼在戰鬥中壯烈殉國。

11月7日,131師391團貓耳山、屏風山陣地相繼失守。團長覃澤文率全團殘部包括傷兵和勤雜人員在內800餘人撤至普陀山七星巖大洞內,繼續堅守。8日,日軍向灕江東岸最後一個陣地——普陀山七星巖發起猛烈攻勢,向洞內投擲燃燒彈,還大量施放強烈刺鼻的毒氣和辣椒粉。一些守軍在七星巖洞口的戰鬥中,身負重傷仍頑強地爬向前去,抱住日軍滾下山。最後除團長覃澤文帶領少數人從狹小的七星巖後山冒死突圍外,其餘800將士都被燒死或薰死在七星巖內。

日軍原計劃8日發起總攻擊,但在中美空軍的轟炸壓制下,炮兵部隊的行動受到不小限制,不得不推遲到9日拂曉纔開始總攻。考慮到58師團戰鬥力較弱,又在衡陽會戰和此前的桂林外圍戰中受到不小損失,所以日軍以58師團在北線佯攻,吸引守軍注意,隨後集中優勢炮火和空中力量,以40師團肅清灕江西岸象鼻山至伏波山沿河陣地,強渡灕江作爲主攻。

當渡河日軍順勢奪取中正橋橋頭堡後,韋雲淞懸賞十萬元嚴令131師必須奪回橋頭堡,131師拼盡了最後努力,將班長等老兵骨幹集中起來組成突擊隊,向中正橋進行了多次反擊,但都未奏效。隨後日軍突入城內,守軍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仍全力組織巷戰,特別是在老鹽街到王城一帶,更是多次爆發慘烈的白刃戰肉搏戰。

9日下午,桂林防守司令韋雲淞自知守城無望,在鐵佛寺防守司令部內舉行緊急軍事會議,開始佈置撤退。131師師長闞維雍堅持應當固守到底,和桂林共存亡。但韋雲淞不爲所動,密令170師師長許高陽在西郊陽江(今桃花江)上搶修一座便橋,準備連夜撤退。當晚,防守桂林南部地區的170師發生動搖,放棄陣地向西南撤退,結果纔出城就與在外圍的日軍37師團遭遇。170師在此前的外圍戰鬥中基本沒有進行過激戰,部隊基本完整,但由於都是新兵,毫無實戰經驗,再加上倉皇撤退中突遭襲擊,頓時被擊潰,數千人被俘,只有少數餘部退回市區繼續作戰。

而桂林城裏的戰鬥也由於170師不戰而逃,守備力量被嚴重削弱,所以戰局不容樂觀。到10日下午,桂林全城就基本被日軍佔領。131師師長闞維雍目睹在桂林保衛戰中,有的保存實力見死不救,有的擅自撤退徒遭損失,又見桂林淪陷在即,激憤之下拔槍自殺,踐行了生前“與桂林共存亡”的誓言。最後守軍除韋雲凇和31軍軍長賀維珍率領少數隨從逃出外,桂林防守司令部參謀長陳濟桓、31軍參謀長呂旃蒙、170師副師長鬍原基以下約5600人陣亡,另有約13000人被俘。

  遠遠比不上衡陽

有一些資料提出桂林守軍給予進攻的日軍以沉重打擊,斃傷日軍達33000人,還擊斃9名大佐聯隊長、31名中佐大隊長,甚至稱日軍將桂林保衛戰和崑崙關之戰並稱爲侵華戰爭中中國軍隊最爲勇猛的兩次戰役。

仔細一分析,進攻桂林的日軍總兵力才53000人,如果傷亡33000人的話,傷亡率已經超過了60%,加上聯隊長大隊長級別的軍官大量損失,遭到這樣慘重傷亡的部隊必然要進行補充和休整,才能繼續作戰。而事實上,日軍在攻佔桂林後,幾乎沒有什麼停留,就繼續向南推進,而且進軍勢如破竹,短短的二十來天就佔領了南寧、宜山等戰略要地,12月2日佔領了貴州的獨山。相比之下,日軍在衡陽城下與守軍第10軍激戰47天,才叫傷亡慘重,衡陽之戰後整整休整了兩個月才發動新的攻勢。可見,桂林之戰日軍傷亡慘重的說法很不靠譜。

再有桂林城防司令部司令韋雲淞戰後所寫的《桂林防守軍戰鬥要報》中的數據,日軍傷亡也不過6000餘人。而且一般戰報中都會誇大對方的傷亡,經過注水之後的數據也只有6000人,可見日軍真實的傷亡肯定不會有6000人,能有3000人的傷亡已經不錯了。

桂林保衛戰攻守雙方的兵力對比是20000人對53000人,衡陽之戰開始是17000人對40000人,最後達到17000人對90000人,從兵力對比上來看,衡陽之戰的兵力劣勢更加懸殊;桂林保衛戰的持續時間,從外圍戰算起,是12天,要是光從日軍總攻城區算起,才只有區區2天,而衡陽之戰卻是47天。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在裝備方面,配屬桂林守軍的炮兵有包括2個重炮連在內的1個炮兵團,4門150毫米榴彈炮、4門105毫米加農炮以及75毫米以上口徑山野炮14門,而且炮彈充裕(日軍佔領桂林後繳獲的炮彈就有3萬發),而衡陽守軍只有一個半營的山炮18門75毫米山炮,主要靠迫擊炮火力。綜合來看,桂林守軍的表現確實和衡陽守軍有不小差距。

但是,不論作戰情況如何,都不能抹殺以131師師長闞維雍和七星巖守軍爲代表的廣大官兵的英勇事蹟。解放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追認闞維雍爲革命烈士,併爲闞維雍、陳濟桓、呂旃蒙三將軍和七星巖八百壯士忠骸普陀山七星巖霸王坪修築陵墓,作爲永遠的紀念。

桂林保衛戰中,雖然一些中下級官兵浴血苦戰,特別是自發參戰的廣西民團,手持簡陋落後的武器與日軍白刃肉搏,但最終還是很快失守,主要原因在於高層。先是身居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高位的白崇禧,臨戰之前存有私心,爲了保存自己桂系的實力,調離戰鬥力最強悍的2個主力師,大大削弱了守軍力量,導致軍心動搖。再是桂林防守司令韋雲淞缺乏固守的決心和信念,一見戰局不利就匆忙部署撤退,結果一個在此前戰鬥中還未受到多少損失的師,就在混亂的撤退中潰敗,根本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另外,外圍部隊行動遲緩,未能及時形成和城內守軍相配合呼應的有利態勢,也是最終失敗的原因之一。

隨着桂林的迅速失守,日軍迅即長驅直入,很快就打通了湘桂鐵路,並一直進到貴州獨山,這也是抗戰期間日軍兵鋒深入到中國內陸的最深點,重慶也爲之震驚,對整個抗戰大局造成了很大的惡劣影響。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