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鄭莊公成功的平定弟弟共叔段叛亂的原因是什麼?

鄭莊公成功的平定弟弟共叔段叛亂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共叔段之亂,是《春秋》一書第一年所記載的唯一一件與魯國無關的事件,原文爲“夏五月,鄭伯克段於鄢”。而《春秋》據儒家所說,爲孔子親自筆刪魯國舊史而成,被認爲包含了儒家的精神,即所說的微言大義。而作爲儒家《春秋》學的三個代表,《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對此有各自的評價。但基本都認爲鄭莊公與共叔段都有過錯。

《左傳》認爲,“鄭伯克段於鄢”中,共叔段超越了一個做弟弟的本分,所以稱段而不是弟。而鄭莊公則沒有完成教導弟弟應盡的責任,並故意放任共叔段,以期其走上造反的道路,所以稱之爲鄭伯而不是兄。而共叔段後來的行爲如同另一個國君,所以鄭莊公平定共叔段,要用打贏敵國採用的“克”字。而最後,共叔段出逃卻不說,則是史官也不好下筆來寫這件事。

鄭莊公成功的平定弟弟共叔段叛亂的原因是什麼?

《公羊傳》則認爲,之所以說“克”,那完全是爲了強調鄭莊公的惡。而鄭莊公的惡就在於,明知道母親喜歡段,而自己卻要殺掉段。而自己明明要殺掉段,那當初還不如不給他封地。而作爲莊公的弟弟,共叔段不稱職爲弟,那是因爲他能匹敵一國之君。此外,爲什麼寫清楚地點的原因也是爲了強調共叔段這一點。因爲按照春秋來說,如果這種討伐的事情發生在都城以外,而且被討伐一方能匹敵一國之君的,那麼就要寫明地點。以此來體現孔子的微言大義。

《穀梁傳》則從另外的一個方面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爲之所不說殺,而說克,那是爲了表示,共叔段當時不是一個人,而是有很多人追隨他。而之所以稱莊公爲鄭伯,那是因爲國君如果殺了自己的嫡長子或者同母弟,那麼就稱呼其爵位。所以從這裏也就能看出,共叔段是鄭莊公的弟弟了。而共叔段被稱之爲段,而不是公子段或者弟,那是因爲他所作的不符合一個公子和弟弟所應有的行爲。所以從這一角度上來說,孔子對於共叔段的批評程度要超過鄭莊公。而記載地點,是因爲表明共叔段已經逃離到遠離國都的地方,這就說明鄭莊公做的過分的地方。而鄭莊公這時不應當繼續追殺,而是應當採取兄弟間相親相敬的道德方法來處置共叔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