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楊廣開科舉、修運河,爲什麼還被稱作昏君?

楊廣開科舉、修運河,爲什麼還被稱作昏君?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楊廣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隋煬帝楊廣(569—618)是隋朝的第二位也是最後一位皇帝,在歷代帝王中,他被賦予了少有的惡諡“煬”,即“去禮遠衆”的意思。但是在大多數史籍包括以隋煬帝爲題材創作的詩文、戲曲、小說等文學作品中,楊廣都是以一名暴君而非昏君的典型形象出現的。

楊廣開科舉、修運河,爲什麼還被稱作昏君?

昏君,一般指昏聵不明、荒淫無道,容易聽信小人讒言的君王。而暴君指專制無道的君主。簡單來說昏君智商低,能力弱,而暴君性格不好,也就是說隋煬帝其實並不是一位昏庸的君王,相反地,他很有手腕,也很有才情。史書稱楊廣“美姿儀,少聰慧”,題目中列舉的種種功勞也可以看出楊廣是一名頗有才幹的君主。所以我們不妨來看看爲什麼史學家和民間習慣將隋煬帝楊廣稱爲暴君呢?

呂思勉先生在《隋唐五代史》中從“煬帝奪宗”、“煬帝荒淫”、“煬帝黷武”、三個方面論證了隋煬帝個人行爲惡劣,描述了一位暴君的形象。一是楊廣奪取了太子之位。楊廣通過種種手段,聯合獨孤皇后、楊素等人陷害楊勇,最終隋文帝廢楊勇改立楊廣爲太子。如今看來不過是正常的權力鬥爭,但在禮制森嚴、尊卑有序的封建王朝謀害儲君是非常嚴重的罪行。

楊廣開科舉、修運河,爲什麼還被稱作昏君? 第2張

二是楊廣荒淫無道,大興土木。據《通典》記載,楊廣興建東都時,每個月徵募勞役兩百萬人;興修運河時,也徵召了一百多萬人,“丁男不充,以婦人兼,役而死者大半”。楊廣遊巡期間,招待得好的地方官員就被提拔,招待得不好得被貶黜。所以地方官紛紛以民脂民膏取悅楊廣,《食貨志》記載,爲了在一天之內收集完製作儀仗的裝飾品如皮革、齒牙、羽毛,百姓便漫山遍野地捕獵飛禽走獸,可依舊不夠,地方官便向豪門大戶收購,造成當時這類物品的價格飛漲,楊廣荒淫享樂可見一斑。

三是楊廣窮兵黷武,頻繁發動戰爭。楊廣在位十四年,滅了土谷渾,征討占城、契丹、流求、三徵高句麗。尤其是三徵高句麗,不顧國家實際情況,大肆徵召士兵,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以至民不聊生,隨後爆發了隋朝末年的農民大起義,楊廣也無暇顧及高句麗,內憂外患共同爆發,隋朝迅速衰敗滅亡。

除了楊廣的個人原因以外,楊廣被稱作“昏君”也有外部原因。雖然隋朝的滅亡是由種種因素造成的,但後世不可避免地將隋朝的滅亡與隋煬帝聯繫起來,認爲如果不是隋煬帝的種種行徑,隋朝或許命數未盡。這樣一來,對楊廣的評價就會有失偏頗。同時,後世的帝王在接受教育時經常需要一個反面例子爲鑑,隋煬帝楊廣便成了歷代君王乃至民間口口相傳的“暴君”,這也是楊廣被稱作暴君的原因之一。

如今史學家對於楊廣的行爲也有不同的解釋,比如認爲楊廣數次親征實際上起到了展現國力,震懾邊疆的作用。修運河客觀上也有溝通南北經濟貿易,促進國家統一的作用。還有開科舉、改官制等行爲也頗有益處。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