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揭祕:古人考中“探花”真的比中狀元還高興嗎?

揭祕:古人考中“探花”真的比中狀元還高興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隋唐之前,選拔官員,多是從豪門士族子弟中挑選,像王羲之家族琅琊王家的年輕子弟,大多數都能成爲官員,當然,也有從民間挑選熟讀經書的儒生,或者是一些小官吏,這種方法叫做“舉孝廉”,既然是舉孝廉,那邊要求被舉人孝順廉潔,像我們曾學過《陳情表》的作者李密,就是被舉孝廉的對象。但是因爲這種制度,導致官職漸漸被士族豪門壟斷,使得普通身份而有才能的人無法被任用。

知道隋煬帝楊廣設進士二科,試策取士,才逐漸改變這種現象,到了唐朝時期,科舉制度逐漸升華完善,形成了一定的體系,使得朝廷真正做到了選賢唯才,這也是唐朝能夠鼎盛昌榮的原因。唐朝分爲明經、進士兩科,明經重經義,進士重詩賦。

到了宋朝,進士科十分受歡迎,因爲這一科能夠官至宰相,並且將進士分爲:一甲進士及第、二甲進士出身、三甲同進士出身三等。到了明朝的時候,科舉制度形式基本已經定型,此時科舉制度達到鼎盛。當然,既然有考試,便有名次,不同的名次有不同的稱呼,以後宦途之路也大爲不同。

揭祕:古人考中“探花”真的比中狀元還高興嗎?

一甲及第共有三名,第一名稱爲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按理來講,高中狀元后,應該春風得意馬蹄疾,但是考中探花的人,比考中狀元更爲高興,這是爲何?因爲探花更受皇帝喜愛,比狀元容易成爲駙馬,還因爲一個原因,這個原因,從“探花”這個名字就能看出來。

我們知道古代第三名,叫做探花,可是探花爲何叫探花,而不叫其他的名字呢?在唐朝進士及第之後,這些進士需要在一起舉行慶典,他們會這些進士當中,選擇最年輕英俊的兩人,稱做“探花使”,遊園摘花,即興賦詩,但是在那個時候,探花並不代指科舉第三名。

揭祕:古人考中“探花”真的比中狀元還高興嗎? 第2張

直到北宋時期,探花開始專指第三名,並且在代指第三名的基礎上,探花需要是同年進士最爲英俊的這個條件還是不變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能夠成爲狀元,或許是才華最高的,但是長相可能非常普通,而探花,才華雖然次於狀元、榜眼,但是放眼全國考生,猶如過江之卿,能夠成爲第三名者,也是才華橫溢之輩。

但是往往探花比當狀元更開心,因爲考中探花,不僅能夠證明自己有才,而且探花還是進士中最爲英俊的一位,這當然讓皇帝刮目相看,就像清朝的和珅,就是探花,且每次探花出爐,皇帝皇后大都會將探花招爲駙馬。不要認爲在古代,顏值就不重要,像明朝首輔張居正,就是因爲長得相貌堂堂,頗受關注賞識,在官場步步高昇。

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探花不像狀元郎那樣處於官場的風口浪尖,還有着數一數二的才華,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爲顏值極高,十分俊朗,那些王公大臣家中的小媳婦千金,都想瞻仰探花郎的風采,那些朝廷大員,都想將探花招爲自己家的乘龍快婿,就連皇帝皇后,也經常將探花郎招爲駙馬,身爲金榜題名的進士,能夠如此萬衆矚目,宦途、愛情雙雙豐收,大戶千金、皇室公主任君選擇,所以探花郎當然比狀元更加開心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