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察舉制是如何演變成科舉制的?兩者有哪些區別?

察舉制是如何演變成科舉制的?兩者有哪些區別?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古代,商周實行世襲制、世族世官制,社會等級是凝固的,諸侯世國,大夫世官,士之子恆爲士,農子之恆爲農;然而隨着生產的發展,禮崩樂壞,出現了“士”階層及家臣制度。漢初劉邦建漢大封諸侯,以後又滅異姓諸侯而封同姓王國,這些封國有如獨立的小朝廷。同這種經濟結構與政治體制相適應,漢代的取士任官制度是察舉制。

劉邦要求諸侯王、郡守等高級官吏,察訪民間德高望重的人,並親自探視勸勉,安排車輛送這些人到相國府報到,同時報告他們的簡歷和表現。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實行察舉的詔令。漢武帝於元光元年(前134年),根據董仲舒的建議“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這是每年必須向朝廷薦舉定數人才的開始。孝廉意爲孝子廉吏,原爲二科,後合成一科,併成爲察舉的主要科目。這標誌着察舉制度的正式建立。

察舉制是如何演變成科舉制的?兩者有哪些區別?

諸侯、郡守等推薦給朝廷的人,由皇帝任官或提升他們的官職,沒有淘汰。文帝、武帝時的賢良方正科考試,應試者也須首先被推薦,纔有資格參加考試;考試只定高下,沒有取捨。這等於由地方世族掌握任官權,增強了地方割據勢力,不利於中央集權。

推薦沒有具體的、可量化的標準與測量方法,僅憑察訪調查,更無有效的監督機制,必然導致腐敗,尤其在武帝時,大土地所有制形成,各地出現了田連阡陌的大族。他們掌握着察舉制的推薦權,通過察舉制,把持地方政權、步入朝廷,至東漢後期形成累世公卿的政治局面。

魏文帝曹丕針對漢代察舉的弊病,於黃初元年(220年)建立了九品中正制,由專職官員“中正”負責考察工作,評價也量化爲九等,這是考察方法的一大進步。但因世族壟斷“中正”職務,而評價方法也無客觀、科學的標準與方法,因此,不久便流弊叢生。入仕的條件主要是家世血緣是否高貴。九品中正制本想加強中央的權力,但在世家大族的把持下,反而變成了保證他們世襲權力的工具,形成了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各方面都享有特權的世族。

察舉制是如何演變成科舉制的?兩者有哪些區別? 第2張

隋朝爲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於開皇七年(587年)下詔各州每年推薦三人(制諸州歲貢三人),應考“秀才”。隋煬帝在大業元年(605年)設進士科取士,成爲科舉的開始。唐朝繼承並發展了這一制度。宋朝則進一步完善了唐朝的科舉制度,廢除行卷公薦之法,建立彌封謄錄制度,確立一套相當完整的體制。可以說,,科舉制度是中最具開創性和平等性的官吏和人才選拔制度,建立了一套文官選撥制度,而西方做到這一點還是在近代。

科舉制的影響

科舉制開創了人類歷史上文官政治之先河,選拔了大批優秀人才參政,加強了皇權,鞏固了中央集權制度。

隋開科舉,至唐五代以後,世家大族壟斷仕途的現象不復存在,即使出身於官宦之家,也須與平民一起參加科舉考試,否則也難保其政治地位,平民百姓只要刻苦學習,通過考試,就可“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據統計,唐代宰相中,有半數以上是進士出身,唐敬宗以後各朝(825—936年)進士出身者在宰相中的比例更高,進士科已成爲士子出身入仕的首要途徑。明清以後,科舉日重,“非進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內閣,南北禮部尚書、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各省鄉試由學政以欽差大臣的身份主持,會試則由禮部在京城舉行全國統一考試。則以皇帝的名義舉行,試題由皇帝圈定,評卷由皇帝委託大臣“讀卷”,一甲第一、二、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由皇帝欽定,金榜以皇帝名義發佈,登進士第者成了“天子門生”。

穩定的選官制度帶來了中國古代社會長期穩定發展,儒學思想作爲意識形態浸潤着天下士子文人,“以孔子的是非爲是非”,儒家思想與科舉制度的結合維護了統治者的長期統治,也維護古代社會長期穩定。

由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唐五代以後,中國沒有再出現春秋戰國、三國、魏晉南北朝時的大分裂,宋以後,除農民起義外,則是民族間互相融合的戰爭。

在教育與學術發展層面,真正使儒家思想成爲中國古代社會佔統治地位意識形態的是科舉制。唐宋明經科及進士科策論,元明清以後之進士科,均以儒家經典爲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因此,所有舉子,爲了入仕,獲得名利,無論家境貧富,是否入學,都必須自幼苦讀儒家經典,這在社會上形成了一種惜時、讀書的好風氣,他們立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抱負,孜孜不倦,無論入仕與否,構成了龐大的“士”階層,成爲中國古代社會的中堅。士爲四民之首,士習影響民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至今都是千古名句。

另一方面,科舉制在古代專制獨裁的社會環境下,是統治者爲鞏固統治創制的。科舉制把讀書、應考 、做官三者聯繫在一起,讀書不單是修身養性所需,而是爲了“學而優則仕”,科舉使知識與教育成爲爲政治服務的工具。

人才培養方面。科舉制度造就了古代中國的人才,塑造了古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羣體形象。歷史上文韜武略之輩多出自科舉,白居易、柳宗元、蘇軾、歐陽修等也對科舉制多有溢美之詞。

科舉取士任官向平民開放,促進了社會階層的上下流動,調解了統治者與平民之間、地主階級內部大地主與中小地主、官紳地主與庶民地主之間的關係,鞏固了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制度。

17世紀,歐洲傳教士利瑪竇把科舉制介紹到歐洲。18世界啓蒙運動中,不少英國和法國的思想家推崇中國的公平和公正制度。直到19世紀,英國公務員的方法和科舉十分類似,很大程度上吸納了科舉的優點。

中國的農業文明毫無疑問是非常璀璨的,他讓我們的國民衣食無憂,接受教育,推動中國的經濟和文化發展。我們曾經無比輝煌,但卻遺憾於近300年的沒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