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初唐藩鎮容易造反,背後原因是什麼?

初唐藩鎮容易造反,背後原因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異姓王作爲一股獨特存在的勢力貫穿着整個唐朝,自武德初年直至唐哀帝末年這接近300年的時間裏,中央朝廷先後分封了130幾位異姓王,這個人數還不包括對那些藩屬國家的分封。

其分封的規模和持續時間之長與歷史上其他朝代相比是絕無僅有的。那麼,作爲歷代君主都忌憚不已的異姓王爲什麼能夠在唐朝倖存下來甚至發展壯大?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其實一開始對異姓封王是作爲唐朝初年的一種政治策略。

通過對國內其他割據勢力地籠絡減少因武力征服而造成的生靈塗炭,並且化解這些勢力對李唐王朝的威脅,納入李唐王朝的政治體系,最終“化敵爲友”。

當初,分封隋朝末年割據涼州的李軌和割據幽州的羅藝等爲王都是出於這個目的,也是李唐王朝最終統一天下的原因之一。無疑體現了唐朝的開創者們豁達慷慨、不吝惜王爵俸祿的宏偉氣度,這時的分封異姓王是積極作用的,也是李唐統治者主動而爲之的。

天下大定之後,唐太宗開始議定異姓封王,提出了”非功異姓不得封王”的主張。在這一期間天下承平,幾乎沒有異姓因功封王。

但是一轉眼到了武后專政,已經稱帝的武則天大肆分封武氏宗親,此例一開之後,日後唐中宗復辟之後,韋后和太平公主也依樣畫葫蘆大肆分封自己的宗族子弟爲王。

初唐藩鎮容易造反,背後原因是什麼?

總體上來講這個階段,分封異姓王是爲了鞏固和加強當政者的統治地位。

安史之亂對於唐朝的封王政策來說是個轉折點,安史之亂前的異姓封王都還有一些積極正面的意義,安史之亂後的異姓封王程序慢慢變成沒有章法的濫封,僅唐代宗、德宗兩朝就封了61個異姓王。

受封者除了有平亂功勞的將領,例如郭子儀被封爲汾陽郡王,李光弼被封爲臨淮郡王;剩下的或者是一些原本參與作亂而後又轉頭投降朝廷的將領,例如原本是安史之亂叛將的薛嵩;或者是因爲朝廷無力全部平定而妥協,讓其作爲節度使繼續統治叛亂地區的叛將,例如安史之亂髮源地的河北三鎮的節度使大多被封爲郡王。

從這個時候開始,日後朝廷分封異姓王大都牽扯到地方割據勢力的造反作亂。本來是受朝廷之命前去平定叛亂的將領轉眼就成爲割據勢力的軍閥,甚至反覆作亂、投降的節度使都可以成爲異姓王分封的對象。

此時已經不是單純的以軍功來封王了,而是看誰拳頭大就封誰爲王了,異姓封王已經成爲了一種綏靖政策。

這一切都源於安史之亂後,中央政府沒有足夠的實力來徹底消滅叛亂,只能追求形式上的國家統一,暫時麻痹、安撫地方割據勢力,同時也維護了李唐王朝的半壁江山,才能不至於造成皇權傾覆、朝代更替。

甚至到了唐朝末年,皇帝的權威已經喪失殆盡,之後五代十國政權的開創者多半是通過此時異姓王分封而得以稱霸一方的。分封他們未必是出於皇帝本人意志,只不過是這些權臣慢慢分割疆土、爲自己成就帝業的過渡性工具。

如此看來,所謂唐朝盛世不過是初唐至安史之亂前這一百多年,剩下的150多年的唐朝早已今非昔比,山河破碎,兵亂不斷。

或許唐朝遠沒有我們想象中的一直那麼強大,甚至有一多半的時間是苟延殘喘的。

然而唐朝經過安史之亂之後還續命了這麼多年,其中一個原因也是由於唐朝的異姓封王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其滅亡。

異姓封王作爲一項政治策略,唐朝能夠在隋末取得勝利有它的一部分功勞,但是唐朝最後的消亡也是這項政策導致的必然結果。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

五代以後,異姓封王最終成爲一個歷史往事極少再發生。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