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爲什麼會出現敬神而不信神的現象 人民對神明的轉變還是此人兒子造成的

古代爲什麼會出現敬神而不信神的現象 人民對神明的轉變還是此人兒子造成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敬神而不信神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衆所周知,東西方文明是存在很大差異的。不過在對待神明的態度上卻出奇一致。西方的基督教認爲,世間的上帝無所不能,而人類則是到世間贖罪的,因此人們對於上帝的態度是非常敬畏的。

同樣,伊斯蘭教也是如此,認爲真主是世界上唯一的真神,態度也很敬畏。在古代中國,人們對待神明的態度也是畢恭畢敬,非常虔誠。

但是後來卻慢慢發生了改變,變得“敬神而不信神”,爲什麼人們的思想會發生這樣的轉變呢?

古代爲什麼會出現敬神而不信神的現象 人民對神明的轉變還是此人兒子造成的

西方人敬畏上帝

在商朝的時候,神明的概念就出現了。這一時期,人們對神非常的尊敬,更是“以神爲尊”。那時候普遍認爲巫師能夠與神明交流,得到神明的指點。

所以君主在遇到大事或者猶豫不定時,都會讓巫師通過占卜來決定。商朝用龜甲來占卜,而周朝則用筮。雖然占卜工具不同,但是目的是一樣的,都希望能夠得到神明的授意。

可見,這一時期神明的帝位如同西方人眼中的上帝一樣,很崇高。

古代爲什麼會出現敬神而不信神的現象 人民對神明的轉變還是此人兒子造成的 第2張

商朝用龜甲占卜劇照

當時,商朝有一個叫做伊尹的賢者,他是商朝的開國功臣,後來被商王封作了輔政大臣。這一職位非常之高,相當於後世的丞相。

據史料記載,伊尹還有一個更特殊的身份,就是巫師。“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當時商朝的祭祀與兵戎之事都是重大之事,而伊尹作爲巫師自然主持着相關祭祀事宜。

由此,他的地位在朝中非常高,甚至高過了當朝天子太甲。因爲太甲荒淫無道,直接被伊尹給放逐了,然後自己處理政務。等到太甲反省之後,才又迎回太甲,將執政權歸還於他。

由此可見,巫師的地位竟然比天子都還高,這也說明了天神的至高地位。

古代爲什麼會出現敬神而不信神的現象 人民對神明的轉變還是此人兒子造成的 第3張

商朝的伊尹

伊尹身爲輔政大臣,又兼着巫師的身份。按理說大權在握,應該發展自己的勢力。但伊尹並沒有被慾望所矇蔽,只希望國家能夠發展好,天下太平。因此,伊尹一直強調人的“德行”,希望人們注重品德與言行。

爲了讓天子太甲施行仁政,伊尹曾藉着神明的身份對他說了這樣一番話:“神明主張爲政以德,假如一國之君治國有方,那麼神明便會降下福祉。不然的話,上天便會降下懲罰”。

這番話現在聽起來很可笑,但是當時太甲卻是一副嚴肅的模樣,非常虔誠。

那麼伊尹是真的相信神明存在,還是藉此名義規勸天子呢?這個我們無法得知。

但是我們可以知道,這一時期,天神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着至高的分量,沒有一個人敢違背天神的旨意。就連天子太甲無道都能被伊尹以天神的名義廢除。

古代爲什麼會出現敬神而不信神的現象 人民對神明的轉變還是此人兒子造成的 第4張

輔政大臣伊尹

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神明的地位依舊不變,但是人們對神明的態度卻發生了轉變。這一轉變則是由伊尹的兒子伊陟造成的。

伊尹去世之後,輔佐商王的重任就落到了伊陟的肩膀上。因爲受到父親的教誨,伊陟也主張“以德治國”,只有德行昌盛一國才能發展壯大。抱着這樣的信念,伊陟開始深入研究並進一步發展父親的理論。

伊陟所輔佐的商朝君主是太戊,商朝的第九位國君,他統治了商朝七十五年,是商朝執政生涯最長的一位君主。但是在太戊剛繼承君主之位時,商朝的境況並不大好,顯露出了衰敗之勢。

當時,還發生了一件特別奇怪的事情,引得人們震驚不已。事情發生在商朝國都的朝堂之上,桑樹和楮樹竟然結合到了一起。更出人意料的是這棵怪樹一夜之間瘋長,更是達到了需要一人兩手合抱的程度。

衆所周知,當時是封建迷信社會。人們對這一奇異的怪事產生了諸多想法,普遍認爲這是神明給世人帶來的暗示,要有不祥之事發生。

古代爲什麼會出現敬神而不信神的現象 人民對神明的轉變還是此人兒子造成的 第5張

商朝第九位國君太戊

這樣的輿論越演越烈,引起了太戊的擔憂。他十分害怕上天會懲罰他或是讓王朝走向滅亡。憂慮之下,太戊向伊陟求助,希望他能想個辦法。

對此,伊陟早有對策,於是說:“我知道有一句話,就是妖神再厲害,也無法勝過君主的德行。”言外之意,就是要讓天子太戊注意自己的品行,讓他以德治國。

這句話現在來看也很是普通,最多就是聽出個崇尚德行的道理。但是對於太戊來說,這就是救國的良方。雖然有些不可思議,但卻是封建迷信時代的常事。從這以後,太戊就更加註重自己的品德。

就這樣,在太戊的“德行治國”之下,商朝又開始恢復了生機,步入了繁榮。由此,這件事情還引出了一個成語,就是“妖不勝德”。在太戊以德治國之後,那棵被人們視爲不祥的樹木也無端枯死了。

古代爲什麼會出現敬神而不信神的現象 人民對神明的轉變還是此人兒子造成的 第6張

伊陟

在伊陟的輔佐下,太戊成爲了一個賢德之君,與太甲、祖乙並稱爲對商朝貢獻最大的君王。伊陟所提出的“妖不勝德”概念,對於古代歷史進程有着極大的進步意義,並且對中國哲學史做出了貢獻。

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人們雖然仍舊迷信鬼神之說,但是對於鬼神的態度,卻不像西方人對待上帝的態度那般恭敬了。

後來,鬼神思想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演變爲了“天人合一”,君王自己與天神息息相關、後世君王自稱是天選之人,上承天意,治理黎民。

君王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天神的注視,如果荒淫無道,天神就會降下災禍,懲罰帝王。

古代爲什麼會出現敬神而不信神的現象 人民對神明的轉變還是此人兒子造成的 第7張

君王

可見,後來的神明完全成爲了帝王掌控權利的工具,以君權神授的思想束縛黎民,來穩固自己的統治。而平民百姓思想愚昧,也跟着君王將天神的帝王推向頂峯,只知道跟着拜祭天神。

後來,在佛教的流入,人們又對佛有了新的認識。天神也就是佛門中的各路神仙,這時,人們拜佛也有了目的,就是祈禱心目中的意願能夠實現。

所以現在的人們燒香拜佛,也只是希望神明能夠庇佑自己實現願望而已。雖然知道這是不現實的,但還是去做,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寄託而已。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