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代善爲什麼放棄皇位換一個鐵帽子王爵位 這個爵位鐵在什麼地方

代善爲什麼放棄皇位換一個鐵帽子王爵位 這個爵位鐵在什麼地方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清代代善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代善放棄皇位換來的鐵帽子王爵位鐵在哪?爲何能讓他放棄皇位?

愛新覺羅·代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嫡次子,他在努爾哈赤嫡長子褚英被廢掉賜死之後曾一度被努爾哈赤確立爲繼承人,可是最終代善沒有成爲努爾哈赤的繼承人,他多次在關鍵時刻讓出了皇位,而他也獲得了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待遇,成爲清代歷史上鐵帽子王之首。

那麼爲何代善會放棄皇位,而他獲得的世襲罔替鐵帽子王爵位又有什麼好處?

代善爲什麼放棄皇位換一個鐵帽子王爵位 這個爵位鐵在什麼地方

代善兩次謙恭讓位,因此也成爲清代鐵帽子王之首

努爾哈赤的嫡長子褚英在被賜死之後,努爾哈赤讓嫡次子代善接替了褚英的執政貝勒身份地位,在努爾哈赤的後金時期,執政貝勒的權力地位等同於明代的皇太子,這也就是說努爾哈赤在賜死嫡長子褚英之後,就改立嫡次子代善爲皇太子了。

後來努爾哈赤更是對外宣佈自己百年之後,諸幼子和大福晉都將交由代善撫養,這也是明確了代善成爲自己皇位繼承人的標誌。

此後代善也不負努爾哈赤的期望,他替清代開疆拓土,南征北戰,作戰極爲驍勇,功勳卓著,被努爾哈赤授予了“古英巴圖魯”的名號,這個名號的意思是像鋼鐵一樣的勇士,是滿洲勇士中最高的榮譽稱號,清代歷史上僅代善一人獲得了這個稱號。

但努爾哈赤還是廢除了代善繼承人的身份,因爲他同時設置出了由八大貝勒輪流執政共議國事的規矩,也就是說代善雖然還是執政貝勒,但他不再是唯一的執政貝勒,他的權力被分散給了其他的執政貝勒,不過代善爲八大貝勒之首,因此也被稱爲大貝勒,當時還是後金的清代也由此進入八和碩貝勒共議國政時期。

此後一直到努爾哈赤去世,清代都屬於八貝勒共同議政時代,努爾哈赤去世後,由於他生前沒有確立繼承人,因此他的繼承人選將由滿洲王公貴族在八大執政貝勒中推舉而出。

代善爲什麼放棄皇位換一個鐵帽子王爵位 這個爵位鐵在什麼地方 第2張

當時的八大貝勒分別是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濟爾哈朗、阿濟格、多爾袞、多鐸,在這八人之中勢力深厚的就是代善、莽古爾泰和皇太極,因此努爾哈赤去世后皇位的繼承人選也大概就從這三人中選出。

而代善還是褚英的親弟弟,在褚英被賜死後,褚英的兒子杜度對叔叔代善是馬首是瞻,杜度作爲長孫很受努爾哈赤喜愛,努爾哈赤臨死前曾讓杜度出任鑲白旗旗主,杜度在滿清貴族也極爲有話語權。

其實代善也是看清了後金所處的局勢,在當時努爾哈赤親率八旗軍在寧遠之戰中敗給了明代的薊遼總督袁崇煥,努爾哈赤都爲此抑鬱而亡,也讓後金一度處於內憂外患之下。

後金內部就在於努爾哈赤制定的八大貝勒共議國政的制度,這個制度使得努爾哈赤的子侄們的勢力都得到了長足發展,極爲強大,助長了他們的野心。在八大貝勒中像莽古爾泰、皇太極和阿濟格三人就都不是善茬,如果代善繼承皇位的話,這三人都肯定不會服從,也會給代善帶來不小的威脅。

而且努爾哈赤的寧遠之敗讓八旗軍信心低落,努爾哈赤晚年的弊政也激起了遼東人民的反抗,衆兄弟的野心威脅和遼東人民的反抗都是當時後金客觀存在的內憂。

基於這些因素,代善很清楚如果自己繼承皇位將面臨的是怎樣內憂外患的後金,即便登上皇位他也未必能處理好這些問題,所以代善才會聽從兒子們的建議,改爲支持擁立機智敏銳且善於操控權術的皇太極。

代善爲什麼放棄皇位換一個鐵帽子王爵位 這個爵位鐵在什麼地方 第3張

也正是因爲有了代善的支持,皇太極才得以順利繼承皇位,但是皇太極繼位之初,是由代善和努爾哈赤的侄子阿敏以及努爾哈赤第五子莽古爾泰外加皇太極本人四大貝勒聯合執政,皇太極只是擁有汗位名號,核心權力其實是分散於四大貝勒之手中,皇太極的皇權並不集中。

後來又是代善主動放棄了與皇太極平起平坐的機會,主動向皇太極稱臣,謙退到了皇太極之下,因此代善主動讓位對皇太極有着很大的擁立之功,所以後來莽古爾泰和阿敏都受到了皇太極的政治清算,而代善卻能得以倖免,並且在皇太極建立清代之後被冊封爲禮親王。

皇太極後來猝死,也沒有明確冊立繼承人,因此清代再度陷入了繼承人選的問題中,在皇太極去世後,最有實力參與爭奪繼承人位置的總共三人,分別是代善和多爾袞以及皇太極長子豪格。

多爾袞和哥哥阿濟格以及弟弟多鐸手握兩白旗實力不可小覷,豪格則得到了皇太極的兩黃旗舊部擁護,因此叔侄二人爲了爭位一時形成了僵局。

代善爲了消弭清代內爭,也同意擁護福臨繼位,因此福臨才得以繼位,也就是後來的順治皇帝。

所以代善兩次在關鍵時刻讓位避免了清代內鬥,他也對皇太極和順治父子兩代帝王都有擁立之恩。代善兩次讓位的舉動都讓自己的敵人當時明代的抗清名將夏允彝十分佩服,夏允彝曾評價代善讓位其弟皇太極之舉猶如古代聖人,國家有如此皇子其國焉能不興。

而代善兩次的謙讓皇位也足以讓後世清代皇帝對其感恩戴德,因此代善也由於德高望重以及地位尊崇,被清代後世評爲開國賢王之首。

代善爲什麼放棄皇位換一個鐵帽子王爵位 這個爵位鐵在什麼地方 第4張

鐵帽子王地位極爲尊崇,身份地位在清代歷史上僅次於皇帝

清代的爵位制度其實承襲於明代,皇太極在改國號爲大清之後,他就效仿明代的爵位等級制度,取消了原來滿洲的最高爵位和碩貝勒的爵位,改爲和碩親王爵位。

雖然清代的爵位制度承襲於明代,但是在明代的基礎上又進行了改革,明代的親王基本都是父子傳承,而且明代的親王都是有爵位有封地但不治事,清代的親王則是有爵位沒封地並且還都要留在京城的朝廷中兼辦差事。

和碩親王每年的俸祿是1萬兩銀子和1萬斛米,還能報請一名親王世子,每年還可以領取6000兩銀子和6000斛米,親王爵位的收入也是清代爵位之最。而獲得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也就確保了子孫後代永遠都是這個收入,可以富貴綿長。

因此代善獲得了鐵帽子王待遇也就相當於給後世子孫謀求了一個富貴保障,不論時代如何變遷,代善後人的親王待遇永遠不變,代善家族也永遠都是清代的頂級王公貴族。

代善爲什麼放棄皇位換一個鐵帽子王爵位 這個爵位鐵在什麼地方 第5張

其實代善的禮親王鐵帽子王待遇是在乾隆時期正式釐定的名號,代善死後他的第七子滿達海繼承了親王爵位,但是滿達海的封號是巽親王,滿達海去世後其子常阿岱承襲了親王爵位也就是承襲了禮親王世系。

到了乾隆時期,乾隆正式釐定出鐵帽子王封號,將原來的禮親王世系的封號從康親王改回了禮親王,由此禮親王爵位才繼續世襲罔替的傳承下去。

代善除了自身擁有一個世襲罔替的親王爵位之外,他的兩個兒子嶽託和薩哈廉也都獲得了世襲罔替的爵位待遇。

因此代善整個家族算是出現了一個世襲罔替的鐵帽子親王和兩個世襲罔替的鐵帽子郡王,可不止是單單一個鐵帽子王,這可是三位鐵帽子王,清代歷史上總共有十二位鐵帽子王,這也就代表着代善和他的兒子們就佔了鐵帽子王總數的25%,要了解很多清代皇帝的嫡系子孫在世襲遞降的制度下,到最後大多都混成了公爵,而代善一家子就出了三個鐵帽子王,這待遇可是真不低了。

雖然清代中後期對旗主王爺壓制得很厲害,削弱他們的權力,但旗主王爺的身份地位在清代歷史上卻依舊是超然尊貴。

即便一些手握實權的高官像大學士、軍機大臣這類的朝廷重臣,只要他們是旗人,有旗籍在身,見到旗主王爺們依舊得下跪行禮。

代善爲什麼放棄皇位換一個鐵帽子王爵位 這個爵位鐵在什麼地方 第6張

寫在最後

代善沒能當皇帝,主要還在於他的性格,他順應了局勢發展,從大局出發,爲了清代更好的發展,犧牲掉了自己繼位的機會。

而代善家族一下就獲得了一個鐵帽子親王和兩個鐵帽子郡王爵位,也算是非常不錯的待遇了,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也保證了代善及其子孫後代在清代的尊貴身份和顯貴地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