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戰國時期的魏國爲何選擇遷都大梁 魏國這是在害怕秦國嗎

戰國時期的魏國爲何選擇遷都大梁 魏國這是在害怕秦國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戰國時期,魏國爲何要遷都大梁?是因爲害怕秦國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魏惠王將國都從安邑遷到大梁並不全是因爲秦國,更談不上害怕,更多是爲了便於統治魏國的東部地區,同時加強對東方諸侯的控制,從而維持和鞏固魏國的中原霸主地位。

畢竟魏國舊都安邑在魏國西部,距離東部和中原地區的中心較遠,並且從安邑通往東部多山林丘壑,道路崎嶇,交通極爲不便,因此不利於魏國對東部地區的統治,魏國也不便於控制東方諸侯。

其次魏國的上黨地區若是被韓國或是趙國攻佔,魏國的西部和東部之間的聯繫就會被切斷,而舊都安邑(今山西省運城市夏縣一帶)也會處於秦、韓、趙三國包圍之中,魏國將會陷入被動不利的形勢,因此到了戰國中後期,安邑已經不再適合做魏國的國都。

於是在公元前364年夏,魏惠王將都城從魏國西部的安邑,遷到了靠近中原中心的東部大梁城,魏國也因此被稱爲“樑國”。

戰國時期的魏國爲何選擇遷都大梁 魏國這是在害怕秦國嗎

魏國遷都時間是關鍵之處

至於魏國遷都是不是因爲害怕秦國,關鍵之處在於魏國的遷都時間。原因是魏國具體的遷都時間在史料記載中存在爭議,而不同的遷都時間,結果也會不同。

如果魏國是在強盛時期遷都,那麼就不是因害怕秦國而遷都,畢竟魏國是戰國初期的中原霸主,而秦國不過是偏安西北一隅的老弱小國。若是魏國在經歷桂陵、馬陵之戰後,實力從根本上受到削弱,那麼遷都的主要原因就是爲了躲避強秦之鋒芒。

因爲那時秦國已經完成了商鞅變法,經濟和軍事都得到了發展和增強,並且國力日益增強,因此具體的遷都時間成爲魏國是否因害怕秦國而遷都的關鍵之處。

戰國時期的魏國爲何選擇遷都大梁 魏國這是在害怕秦國嗎 第2張

魏國遷都時間

關於魏國遷都有兩個不同的時間節點,在《史記》中記載,魏國是在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遷都。這時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已經結束,秦、趙、齊三國又聯合攻打魏國,魏國不敵,多次戰敗,因國都安邑和秦國靠近,魏惠王爲了避強秦之鋒芒,於是將國都遷到了魏國東部地區的大梁城。

《史記》記載:“惠王三十一年,秦、趙、齊共伐我,安邑近秦,於是徙治大梁。”

不過在《竹節紀年》中記載,魏惠王是在公元前364年(周顯王四年)夏四月初三遷都到東部大梁(今河南開封)。

兩個遷都時間相差了25年,在此期間,魏國先後經歷了桂陵(公元前353年)和馬陵之戰(公元前341年),魏武卒精銳幾乎損失殆盡,軍事實力受到很大程度削弱,短期內難以恢復。周邊的諸侯也不會再給魏國重新崛起的機會,魏國從此一蹶不振,從頭號強國淪爲二流國家,失去了中原霸主地位。

戰國時期的魏國爲何選擇遷都大梁 魏國這是在害怕秦國嗎 第3張

按照《史記》中記載,魏國遷都主要是爲了躲避秦國鋒芒。那麼魏惠王爲何會害怕秦國呢?一是魏國實力受到削弱,二是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富國強兵,不再是春秋末期的“老弱小國”。在此消彼長之下,衰落的魏國不得不忌憚逐漸強大起來的秦國。

秦國是在公元前359年頒佈《墾草令》,作爲全面變法的序幕。實行三年後,初見成效,秦孝公便任命商鞅爲左庶長,在秦國國內正式實行第一次變法改革,此次變法中頒佈了按軍功賞賜爵位的“軍功爵制”,並重農抑商,提高生產,強制分居,推行個體小家庭制度,爲此增加了賦稅和兵役來源,秦國因此實現了初步富足,軍隊戰鬥力也開始不斷加強。

《史記》記載:“孝公八年,與魏戰元裏,有功。十年,衛鞅爲大良造,將兵,圍魏安邑,降之。”

經過第一次商鞅變法後,秦孝公便躍躍欲試,想要收復河西失地。在公元前354年,趙國進攻魏國的附屬國衛國,魏國出兵救援,大敗趙軍,進而又圍攻趙都邯鄲,秦孝公便趁魏國國內空虛之際,出兵偷襲魏國,攻打魏河西長城重要據點元裏,大敗魏軍,攻佔了魏國少樑城。

次年,趙國向齊國求救,齊王就命田忌、孫臏率軍援救,發生了“桂陵之戰”。孫臏也認爲魏國國內空虛,於是採取“圍魏救趙”的戰法,兵分兩路,一路圍攻魏都大梁城,另一路齊軍埋伏在魏將龐涓救援大梁的必經之路桂陵進行伏襲,結果魏軍大敗,主將龐涓也被齊軍生擒。

秦孝公便又趁魏國國內空虛之機,任命商鞅爲大良造,再次進攻魏國,直接攻佔了魏國舊都安邑,之後又包圍了固陽。不過秦國卻忽視了魏國還是天下第一強國的事實,雖然秦國經歷第一次商鞅變法後,國力有所提升,但軍力與魏國還是有差距的。

在桂陵之戰失敗後,魏國經過半年的準備,與韓國軍隊組成聯軍在襄陵擊敗齊、宋、衛三國聯軍,打贏了“襄陵之戰”,齊國一看苗頭不對,就趕緊和魏國講和。魏國通過此戰挽回了桂陵之戰的敗局,維持了中原霸權。

戰國時期的魏國爲何選擇遷都大梁 魏國這是在害怕秦國嗎 第4張

接着魏惠王陸續與東方諸侯講和結盟後,就調集軍隊向秦國發起了反擊,直接奪回了安邑,幷包圍了固陽,這時秦國正準備進行第二次變法改革,秦孝公被迫在彤地講和,歸還之前所得魏地。

以此可見,魏國經歷桂陵之戰大敗後,依然可以擊敗齊國,仍然是當時天下的頭號強國,中原霸主。經歷第一次商鞅變法的秦國雖然國力有所提升,但還不是魏國的對手,因此被騰出手來的魏國擊敗,被迫歸還了攻佔的所有魏地。

《史記》記載:“三十一年,秦、趙、齊共伐我,秦將商君詐我將軍公子卬而襲奪其軍,破之。秦用商君,東地至河,而齊、趙數破我,安邑近秦,於是徙治大梁。”

直到經歷馬陵之戰大敗,魏國大部分魏武卒精銳損失殆盡,導致元氣大傷,魏國才失去了中原霸主地位,淪爲二流強國。此時秦國第二次商鞅變法也已完成,秦孝公便趁魏國實力尚未恢復之機,大舉攻魏,商鞅也因功被封商君,同時齊國和趙國也加強了對魏國的進攻。

戰國時期的魏國爲何選擇遷都大梁 魏國這是在害怕秦國嗎 第5張

《史記》記載:“魏惠王兵數破於齊秦,國內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獻於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

之後也就有了《史記》記載魏惠王三十一年遷都的一幕:魏國經歷桂陵、馬陵之戰大敗後,實力被削弱,之後魏國軍隊又多次被秦、齊、趙等國擊敗,導致國內空虛,日漸消弱,魏惠王開始害怕,被迫割讓河西地區部分土地向秦國講和,並離開舊都安邑,遷都到魏國東部大梁。

魏國真的是因爲害怕秦國才遷都嗎?

這樣來看,魏惠王確實是因爲害怕秦國才遷都。不過其中卻有很多疑點:

如果安邑是魏國的國都,秦孝公爲何能輕而易舉就能攻佔了魏國都城安邑?

如果大梁不是魏國都城,爲何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時,齊軍兩次進攻大梁,魏軍都要撤軍救援?

如果安邑是魏國都城,爲何秦軍攻打安邑時,圍攻趙都邯鄲的魏軍不撤軍救援國都?

如果安邑是魏國都城,爲何秦軍攻佔安邑後,沒有俘虜了魏惠王?

如果安邑是魏國都城,爲何秦軍和齊軍進攻魏國時,魏軍撤兵回國救援的是大梁,而不是安邑?

關於這些疑問,其實只需將安邑和大梁的“位置”互換一下就都能解釋:在秦孝公進攻魏國之前,魏惠王已經遷都大梁,因此齊軍兩次攻打大梁時,魏軍都撤軍回國救援,而安邑只不是魏國的舊都而已,因此並沒有太多守軍,纔會被秦軍攻佔。

戰國時期的魏國爲何選擇遷都大梁 魏國這是在害怕秦國嗎 第6張

如果安邑是當時魏國的都城,魏惠王又怎麼會坐視國都被秦軍攻佔,自己淪爲秦國的階下囚呢!雖然魏國在桂陵大敗,但魏國仍然是當時的頭號軍事強國,“襄陵之戰”就是例子,當時的秦國還不是魏國的對手。

《史記》記載:“今樑趙相攻,輕兵銳卒必竭於外,老弱罷於內。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據其街路,衝其方虛,彼必釋趙而自救。魏果去邯鄲,與齊戰於桂陵,大破樑軍。後十三歲,魏與趙攻韓,韓告急於齊。齊使田忌將而往,直走大梁。魏將龐涓聞之,去韓而歸。”

另外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記載,孫臏在桂陵、馬陵之戰中,兩次採用“圍魏救趙”戰法進攻魏都大梁城,在外出徵的龐涓才撤軍回國救援。因此《史記》中記載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遷都大梁的時間並不可靠,《竹節紀年》中的記載才符合,魏惠王應該是即位六年時(公元前364年)遷都大梁的。

戰國時期的魏國爲何選擇遷都大梁 魏國這是在害怕秦國嗎 第7張

這時秦國處於秦獻公執政時期,雖然經過秦獻公的一系列改革,秦國改變了不斷衰落的現狀,但距離中原霸主魏國還有很大的距離。而給秦國變法改革的商鞅還在魏國相國公叔座府中擔任中庶子,魏國還是當時天下頭號軍事強國,因此魏國遷都並不是因爲懼怕秦國,更多是是爲了戰略需要。

結語:

在戰國前期,魏國領土主要在河東(今山西西南部)、河內(今河南北部、中部)一帶,因此安邑成爲魏國的早期都城。魏文侯時期任用李悝變法,魏國首先成爲戰國初年最強盛的國家,後來隨着魏國不斷開疆拓土,主要疆域變爲河南地區(魏武侯時佔有了大梁地區),而安邑地處河東,不利於控制東方諸侯,穩固魏國霸業。

在魏惠王時期,魏國把齊國當作主要對手,魏惠王將國都從西部的安邑遷到了東部的大梁,雖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爲秦國,但更多是爲了便於加強控制東方諸侯,以抵消齊國在淮、泗諸侯(比如宋國、魯國都是泗上十二諸侯)中的影響,繼續向東擴張壓制齊國,從而鞏固魏國中原霸主的地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