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曹操出征時夏侯惇駐守差點全軍覆沒,曹操不罰反賞是什麼操作?

曹操出征時夏侯惇駐守差點全軍覆沒,曹操不罰反賞是什麼操作?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夏侯惇犯錯曹操爲何還升他的官?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曹操的爺爺曹騰是個大宦官,有權又有錢,但沒有兒子。就從夏侯家領了一個孩子,取名曹嵩,當兒子養育。因此,曹操和夏侯惇、夏侯淵,有血緣關係;與曹仁、曹洪,是宗族兄弟。

曹操出征時夏侯惇駐守差點全軍覆沒,曹操不罰反賞是什麼操作?

曹家和夏侯家,又都樹大根深。一個是曹參的後人,一個是夏侯嬰的後人,屬於強強聯合。所以,曹操一手“五色棒”,打死了“十常侍”蹇碩的叔父蹇圖,也只是被降爲縣令,而宦官不敢真動他。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夏侯嬰之後也。年十四,就師學,人有辱其師者,惇殺之,由是以烈氣聞。

不怕事的也不止曹操一個,夏侯惇也是個暴脾氣。有人羞辱他的老師,14歲的夏侯惇手起刀落,就是一樁命案。關羽早年殺人,逃到了幽州涿郡;徐福犯下人命,嚇得改名徐庶;可夏侯惇殺了人,人們都誇他英烈勇武。這就是曹家和夏侯家的能量,也是兩家人才輩出的物質基礎。

曹操出征時夏侯惇駐守差點全軍覆沒,曹操不罰反賞是什麼操作? 第2張

太祖初起,惇常爲裨將,從征伐。

曹操起兵之初,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這些兄弟,組成了他的初始團隊。他們個個弓馬嫺熟、精通兵法,又忠心耿耿,是一筆了不得的財富。曹操的一生,是推心置腹對這些人的:

太祖徵陶謙,留惇守濮陽。

曹操出征,最喜歡留兩個人看家:一個是荀彧,一個是夏侯惇。這意味着,曹操對這兩個人,有着十足的信任。

張邈叛迎呂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輕軍往赴,適與佈會,交戰。布退還,遂入濮陽,襲得惇軍輜重。

可是張邈勾結呂布反叛,駐守濮陽的夏侯惇,不堅守城郭,卻選擇保鄄城的曹家老小。結果半路,遇到呂布大軍。一番交戰,呂布偷了防備空虛的濮陽城,還得了大批糧草輜重。

曹操出征時夏侯惇駐守差點全軍覆沒,曹操不罰反賞是什麼操作? 第3張

鄄城是保住了,可整個兗州,丟的只剩下了三個縣。徐州前線的曹操,沒了後勤補給,初期被呂布壓着打。如果不是曹操軍事能力卓絕,夏侯惇此舉,可與張飛失徐州相媲美。

遣將僞降,共執持惇,責以寶貨,惇軍中震恐。

兗州丟的剩三個縣不說,夏侯惇身爲一軍主帥,還被刺客綁架了。呂布派來詐降的刺客,把刀架在夏侯惇脖子上,索要金銀糧草。留守兗州的大軍,因爲失去主帥,差點一鬨而散。

惇將韓浩乃勒兵屯惇營門,召軍吏諸將,皆案甲當部不得動,諸營乃定。

關鍵時刻,是韓浩挺身而出,鎮住了場子。

遂詣惇所,叱持質者曰:「汝等凶逆,乃敢執劫大將軍,復慾望生邪!且吾受命討賊,寧能以一將軍之故,而縱汝乎?」

韓浩義正言辭,說道:“你們這些逆賊,竟敢劫持大將軍,我看是不想活了!我韓浩受命討賊,今天豈能因爲一個將軍,放了你們這些逆賊”?

曹操出征時夏侯惇駐守差點全軍覆沒,曹操不罰反賞是什麼操作? 第4張

因涕泣謂惇曰:「當奈國法何!」促召兵擊持質者。

“夏侯將軍對不住了,國法無情啊”!韓浩一邊哭泣,一邊指揮大軍,包圍刺客。完全不顧人質夏侯惇的感受,擺出了一副魚死網破的樣子。

持質者惶遽叩頭,言「我但欲乞資用去耳」!

刺客們一看,這肉票將軍不頂用,人家壓根不管人質死活。於是,嚇得跪地求饒,夏侯惇得救。

惇既免,太祖聞之,謂浩曰:「卿此可爲萬世法。」乃著令,自今已後有持質者,皆當並擊,勿顧質。由是劫質者遂絕。

曹操得知此事後,誇讚韓浩的做法,可爲萬世表率。並專門修改了法律:今後,再有劫持事件,直接攻擊劫匪,不用管人質死活。這條律令一頒佈,再也沒有劫持人質的事情發生了。

曹操出征時夏侯惇駐守差點全軍覆沒,曹操不罰反賞是什麼操作? 第5張

夏侯惇身爲主帥,不僅將兗州丟得只剩三個縣。還因爲自己大意,被詐降之人挾持,差點導致全軍潰散,這換成誰都是死罪。

復領陳留、濟陰太守,加建武將軍,封高安鄉侯。

可曹操並沒有追究夏侯惇失地之罪,相反還加封他爲建武將軍、高安鄉侯。這份偏袒,顯而易見。與此對應的是,夏侯惇的“輝煌戰績”:

曹操征伐陶謙,夏侯惇留守濮陽,自己都被綁架了;

曹操回援兗州,夏侯惇反擊呂布,兵敗後眼也瞎了;

呂布圍困小沛,夏侯惇前去救援,劉備妻兒城破團滅;

新野劉備來犯,夏侯惇前往迎戰,火燒博望坡後被伏擊。

曹操出征時夏侯惇駐守差點全軍覆沒,曹操不罰反賞是什麼操作? 第6張

作爲一個合格的“名將沙包”,遇到過夏侯惇的人,無一例外都成了天下名將。但曹操沒有處罰過他,甚至連一次責問都沒有,反而對他禮遇有加。

建武將軍、高安鄉侯、伏波將軍、前將軍。夏侯惇打仗沒贏過,升官也沒停過。曹操給他便宜行事之權,如劉備之用關羽;百戰百勝的于禁督七軍,百戰不勝的夏侯惇督二十六軍;夏侯惇可以不用通報,來到曹操牀頭;曹操駕車出行,身旁坐的還是夏侯惇。

時大旱,蝗蟲起,惇乃斷太壽水作陂,身自負土,率將士勸種稻,民賴其利。

漸漸的,老是打敗仗的夏侯惇,也覺得對不起曹操的恩情,他轉型成了屯田將軍。他卸下了盔甲,進入了泥濘的稻田,揹着滿筐的泥土,對抗旱災、蝗災。

他生活節儉清貧,不經營任何產業,家中無餘財,成爲了曹魏的道德模範。因此,夏侯惇雖然打仗沒贏過,但他的威望、人品,是有目共睹的。

二十一年,從徵孫權還,使惇都督二十六軍,留居巢。

曹操出征時夏侯惇駐守差點全軍覆沒,曹操不罰反賞是什麼操作? 第7張

再後來,他成了曹魏的模範代表,和屯田大將。于禁、張遼、徐晃,個個都比他能打仗,但沒一個能總督二十六軍。就算襄樊之戰,關羽混得風生水起時,于禁也不過督七軍而已。沒有戰事之時,他們掌控的兵力更是寥寥無幾。

這就是曹操的智慧所在,他太清楚了:他唯纔是舉,各階層的人都有,有太多的不穩定因素。爲了曹魏的穩定,兵權必須在宗室手中。世家大族如:荀彧、荀攸、陳羣、司馬懿;寒門士子如:郭嘉、戲志才。元老武將:李典、樂進、于禁;降將代表:張遼、徐晃、張郃。此外,還有忠於漢室之人。讓這些人都一條心,可能嗎?

曹魏的內部結構,極其不穩定,而且十分依賴曹操的個人權威。所以,五子良將也好,謀士文臣也罷,曹操一直在用,但一直都沒有重用。

各地的兵權,大多由曹氏和夏侯氏的人都督。只有戰時,五子良將才能在這些人的監督下,調動部分兵馬。這就是夏侯惇,不管怎麼打敗仗,曹操都不生氣,而且不斷給他升官的原因。

文帝即王位,拜惇大將軍,數月薨。

而夏侯惇也沒辜負曹操的信任,他們不是兄弟勝似兄弟,數十年間始終同心同德。直到曹操病逝,登上王位的曹丕,加封夏侯惇爲大將軍。

曹操出征時夏侯惇駐守差點全軍覆沒,曹操不罰反賞是什麼操作? 第8張

他的一生沒打過勝仗,但他還是成了大將軍,可不知道爲什麼,他就是高興不起來。他總是夢到曹操。但一覺醒來,發現再也找不到曹操了……不久之後,夏侯惇抑鬱而終。

繼任者曹丕,顯然沒有體察到曹操的擔憂,洞察到曹魏的潛在危機。曹植、曹彰,兄弟猜忌;宗親子弟,大肆打壓;九品中正,重用士族。曹丕一步步,推翻了曹操的做法,將曹魏宗室擠到了角落裏。

曹丕之後,司馬懿、陳羣爲代表的士族權力急劇膨脹,完全可以與曹真、曹休、曹爽等宗親分庭抗禮。這種看似平衡的對抗,卻潛伏着無限的危機——曹家、夏侯家就算人才輩出,又怎能代代比得上天下士族?

曹操出征時夏侯惇駐守差點全軍覆沒,曹操不罰反賞是什麼操作? 第9張

這就是夏侯惇,相比張遼、徐晃、于禁略顯平庸,但曹操始終重用的原因。曹操原諒夏侯惇失兗州的第55年,司馬懿以智商壓制,士族搖擺支持的優勢,發動了“高平陵之變”。曹爽的奪權失敗,意味着曹魏滅亡的開始。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司馬家4代人,挖空了曹魏的江山。

這55年間,曹操從三縣之地,打下了天下大半。曹丕又以天下大半,排擠兄弟宗族,盡失曹魏江山。曹丕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個九品中正,開啓了魏晉門閥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