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荊軻死後,他的好朋友高漸離是如何籌劃刺殺秦王的?

荊軻死後,他的好朋友高漸離是如何籌劃刺殺秦王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7.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知道高漸離刺秦的故事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慶卿成塵漸離死,異日還逢博浪沙” ——陳子龍《易水歌》

《史記刺客列傳》中,高漸離傳附於荊軻傳後,在荊軻刺秦失敗後,荊軻未完成的使命便交與高漸離之手,荊軻的意志由高漸離繼承。高漸離出發時沒有易水的送別,行刺時沒有傲視秦廷的壯舉,雙目失明的他孤身一人行使着這不可能完成的使命,爲的就是延續荊軻反對壓迫、永不屈服的意志。他相信即使自己失敗了,但在他之後,定會有志同道合者將這意志薪火相傳。

一、生死永別

公元前227年,羣雄逐鹿,秦國逐漸成爲霸主一般的存在,周圍國家人人自危,想盡辦法與秦周旋,燕國太子丹遂派刺客荊軻意圖刺殺秦王。今日,衆人在那易水之上爲荊軻送行。高漸離擊築,荊軻依調而歌,便有了這千古絕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荊軻死後,他的好朋友高漸離是如何籌劃刺殺秦王的?

因此,蒼涼悽婉的音律,讓人聽了無限悲痛,慷慨激昂的聲調,讓人聽了怒髮衝冠,只有這樣的琴聲才能爲荊軻而奏,高漸離將自己的感傷與悲憤融入琴聲,將自己與荊軻的情義繫於易水之上。望着知己遠去的背影,再看一看着白衣白帽的友人,所謂士爲知己者死,這時的高漸離早已經有了捨生復仇以酬知己的決心。

燕國的高漸離與衛國的荊軻,兩人都爲豪爽、性情中人,骨子裏都含有俠肝義膽之情,閒來無事小酌幾杯,酒過三旬,和着樂聲手舞足蹈,無限快哉。

就在荊軻離去之後,高漸離獨坐家中想起了往昔的自己,只能以酒爲伴,三杯兩盞淡酒之後,便擊築奏樂放聲高歌,情到之處眼睛朦朧,感嘆命運無常、生無定數。再次奏起這《易水歌》,悲壯的歌聲中流露出知己將逝的悲痛,無人再爲這琴聲而歌的淒涼,除此之外,琴聲傳遞更多的卻是孤獨。

二、隱姓埋名

荊軻被殺之後第二年,秦王一統天下,立號爲皇帝,隨即下令追殺與荊軻有關聯的人,當然包括荊軻的摯友高漸離,無奈之下,高漸離帶着自己的“築”與“善衣”開始逃亡,更名改姓後,以一個酒保的身份藏匿於宋子(現爲趙縣)。

此時,高漸離已經不能再像以前一樣擊築,對於一個性情中人來說這是最大的摧殘,但他忍受着這一切,時時刻刻都在想着爲荊軻,爲燕國報仇雪恨。

荊軻死後,他的好朋友高漸離是如何籌劃刺殺秦王的? 第2張

一天,高漸離聽到堂上有人擊築,這時的他再也忍受不住,時隔多年再次奏起這琴聲,深得在場賓客賞識。

時機已到,無須再忍,高漸離整理衣裳拿出自己心愛的築,亮出身份,此時的高漸離再次以樂師的身份奏起悲亢的聲調,將這多年來的悲痛寄於琴聲中,賓客無不涕泗橫流。這琴聲滲入宋子城的每個角落,彷彿呼喚着人們反抗暴秦壓迫的自由意志。

多年的隱忍之後,時機終於到來,秦皇聽聞此事即將召見高漸離。高漸離早已有赴死的決心,就像多年前離去的荊軻一樣,這一去必定有去無回。

撫琴彈奏一曲,這時的《易水歌》是爲自己所奏,同樣的曲調,少了些悲情,多了些豪邁。

三、捨身赴死

秦皇得知高漸離是荊軻的摯友之後,對荊軻的恨轉移到高漸離身上,但秦皇惋惜其琴聲並沒有殺他,而是將他的眼睛薰瞎,讓他爲自己擊築。

荊軻死後,他的好朋友高漸離是如何籌劃刺殺秦王的? 第3張

後來,高漸離忍受着雙目失明的痛,忍受着摯友離去的痛、忍受着國破家亡的痛,伺機接近秦皇,尋找着刺殺的機會。他知道這是多麼的渺茫,成功的機率小之又小,但他心意已決,用自己的生命釋放着內心積攢多年的悲痛。

這日,秦皇再次召見高漸離,高漸離將鉛藏於築中,即將實現在腦海上演多年的行刺計劃,吾輩去意已決。高漸離昂首挺胸走進咸陽宮,雖然雙目失明,但他從內心感受到這宮殿的殘暴之氣,感受到無數亡魂逗留於此,對將成爲亡魂的自己感到不是畏懼,而是自豪。

在臨死之前再彈奏一次心愛的築,再感受一次當年易水之別的悲痛,琴聲再次響起,迴盪在咸陽宮內,將荊軻的意志傳遍天下,召喚着更多的勇士。

此時,高漸離將多年的恨轉化成無限的力量,靠一己之力舉起築,狠狠地撞向秦皇。荊軻刺秦的歷史時隔幾年再次上演,一樣的結果,一樣的令人痛心,最後在那咸陽殿上灑下一腔熱血。

這時,高漸離已經從一名樂師成爲一名刺客,一名繼承荊軻意志的刺客。也許這就是高漸離的宿命,從無名小卒,到留有千古絕唱的樂師,再到傳承知己意志的刺客。得此知己,人生無憾矣。

荊軻死後,他的好朋友高漸離是如何籌劃刺殺秦王的? 第4張

自高漸離事件之後,秦皇再也不敢讓外人近身,雖然一統天下,成爲第一個皇帝,但今後的秦皇整日誠惶誠恐,因爲荊軻、高漸離的故事早已傳遍各地,六國的遺民也將繼續繼承其意志,繼續反對秦皇的殘暴,從這個角度來看,高漸離不再孤獨。

小結

總的來說,高漸離讓荊軻刺秦的意義更加飽滿的衍生,反秦的義舉從此拉開序幕,此後便有博浪沙鐵錐襲秦王、始皇帝死而地分、陳勝吳廣起義等反秦壯舉,直至最後漢高祖劉邦推翻秦朝。

這一連串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看成荊軻、高漸離這些俠義之士刺秦壯舉的傳承。雖然他們的俠義之舉並沒有成功,但他們的意志得到了傳承,他們的名聲更是流傳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