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晚清滅亡時還有九位封疆大吏 他們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晚清滅亡時還有九位封疆大吏 他們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晚清封疆大吏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明清的總督制度總督這個官名起源於明朝,在明朝的中期,地方有事,中央就會派出總督,完成任務就會撤回。等到明朝後期,慢慢的形成定製,比較有名的像薊遼總督、宣大總督、三邊總督等等。清朝繼承並且更加的完善了明朝的制度,所以清朝的總督就是地方的最高級長官,掌管着兩三個省的軍事和行政大權。

晚清滅亡時還有九位封疆大吏 他們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總督下面是巡撫,巡撫就是現在的省委書記,掌權一省的軍事行政大權。總督原本爲正二品,但是按照慣例,總督都會兼右都御史,加兵部尚書銜,所以總督一般爲從一品,加大學士銜的爲正一品。清朝初期,總督的數量也不固定,乾隆以後形成定製,全國共有八位總督,光緒年間,又增加了一位,東三省總督,管理東北三省事物。

清朝的九大總督按道理都是總督,但是其排名也是有先後的,直隸總督基本上可以排名第一,但是東三省總督在清末出現後,兩者不相上下。然後是付稅重地兩江地區的兩江總督,再往後是兩廣總督,閩浙總督,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四川總督,雲貴總督。

晚清滅亡時還有九位封疆大吏 他們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第2張

公元1912年,清帝退位,那麼這九位封疆大吏在清朝滅亡後,都去哪裏了?結局怎麼樣呢?

1、東三省總督趙爾巽

東三省總督出現的比較晚,甚至只存在了幾年的時間,設立東三省總督的目的就是爲了加強東三省的統治。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設立,東三省總督總管奉天(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的軍民政務。東三省總督和關內的總督不一樣,其權力很大,甚至巡撫都直接成爲總督的下屬,很多事情總督都有直接的決定權,真正的成爲一方諸侯。

晚清滅亡時還有九位封疆大吏 他們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第3張

趙爾巽

最後一任東三省總督是趙爾巽,趙爾巽是同治十三年的進士,先是翰林院編修,而後一步步的升官,曾經在湖南省當過巡撫,在四川當過總督。宣統三年,任東三省總督,武昌起義後,趙爾巽積極鎮壓東三省的革命黨人,後來雖然贊成革命,但是也成爲了軍民的公敵。

民國成立後,趙爾巽退休居住在青島,袁世凱請他出山,趙爾巽出山後編寫過《清史稿》。段祺瑞時期,當過任善後會議議長、臨時參議院議長。民國十六年(1927年)趙爾巽去世,享年83歲,去世前《清史稿》編寫完成,次年出版。趙爾巽這個人,他和張作霖的關係很好,當年招降過張作霖,張作霖一直也很尊敬他,還拜他爲義父。趙爾巽還是一個有才能的人,只是他不能接受新鮮事物,但也不算頑固。

2、直隸總督張鎮芳

總管直隸管理直隸(今天津,河北大部與河南、山東小部)的軍民政務。由於直隸總督管理的地方是京畿要地,所以直隸總督的地位要高於其他的總督,清末直隸總督還兼任北洋大臣,權力更大。最後一位直隸總督是張鎮芳,宣統三年十二月,以湖南提法使署理。署理僅十天,清帝遜位。清朝滅亡後,張鎮芳和別的總督一樣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繼續在民國政府爲官,一生醉心於復辟,參加過袁世凱復闢和張勳復辟,但是都失敗了,1933年病卒,時年70歲。

3、兩江總督張勳

兩江總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江蘇(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由於兩江總督管理的地方是國家最富庶的地方,所以兩江總督的地位也很高,還兼任南洋大臣。最後一位總督是張勳,提起張勳大家都能想起那個有“辮子軍”之稱的辮帥。武昌起義時,張勳被任命爲兩江總督,積極鎮壓革命軍,後來雖然民國成立,但是張勳一直有個復辟的夢想,他不讓部下剪掉辮子,因此被稱爲辮子軍。

晚清滅亡時還有九位封疆大吏 他們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第4張

1917年,張勳趁着段祺瑞和黎元洪之爭,帥辮子軍北上,扶植溥儀復辟。沒過幾天,被段祺瑞打敗,復辟鬧劇結束。1923年9月12日,張勳因病在天津逝世,終年69歲。

4、閩浙總督鬆壽

閩浙總督統管福建、浙江、臺灣三省軍民政務,末代總督爲鬆壽。鬆壽是滿洲正白旗人,也是一步步的從按察使、布政使,再到巡撫,最後升到了總督。只可惜他上任閩浙總督時,清朝已經走到了末路。武昌起義爆發後,福建的新軍也發動了起義,1911年11月8日,福建諮議局議員勸告閩浙總督鬆壽交出政權,但是鬆壽頑固不化,組織旗兵拼死抵抗,最後吞金自殺,可以說鬆壽是九位總督中最忠於大清的。

晚清滅亡時還有九位封疆大吏 他們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第5張

5、湖廣總督段祺瑞

湖廣總督是負責管理湖南和湖北兩省的總督,末代總督爲段祺瑞。段祺瑞都比較熟悉,有名的“北洋三傑”之一,一開始是袁世凱的心腹小弟,清朝被推翻,段祺瑞立功不小。袁世凱稱帝時,段祺瑞是不支持的,後來袁世凱死後,段祺瑞主政過北京。曾四任總理,四任陸軍總長,一任參謀總長,一任國家元首。晚年日本人邀請段祺瑞去東北組織傀儡政府,段祺瑞義正言辭的拒絕。1936年,病逝上海。

晚清滅亡時還有九位封疆大吏 他們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第6張

6、兩廣總督張鳴岐

兩廣總督負責總管廣東和廣西兩省的軍民政務,末代總督張鳴岐。張鳴岐,山東省無棣縣段家村人,1875年出生,1894年考取舉人,1898年得到了廣東布政使岑春煊的賞識。後來岑春煊署理兩廣總督,張鳴岐也步步高昇,1907年任廣西巡撫,1910年因賄賂慶親王奕劻而得署理兩廣總督。張鳴岐這個人仇視革命,曾經鎮壓過廣州黃花崗起義,殺害革命黨人林覺民。武昌起義爆發後,廣州也是響應了起義,張鳴岐還被大家推舉爲都督,可是他害怕革命黨人清算他的罪行,嚇得逃到日本。袁世凱執政後,張鳴岐回來當過民國的官員,支持袁世凱復闢稱帝。抗日戰爭時期,做了“漢奸”,1945年在人民的討伐聲中去世。

7、陝甘總督長庚

陝甘總督負責總管陝西、甘肅和伊犁三省的軍民政務,末代總督爲長庚。長庚,滿洲正黃旗人,當過駐藏大臣和伊犁將軍。宣統元年,長庚遷任陝甘總督。宣統三年,武昌起義後,西安也爆發了起義。前陝甘總督升允奉命督辦軍務,和長庚一起鎮壓。遜清帝退位後,長庚心灰意冷,把總督印交給布政使趙惟熙離去,1914年去世。

晚清滅亡時還有九位封疆大吏 他們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第7張

8、四川總督趙爾豐

四川總督主要負責四川一省的軍民政務,最早的時候,四川只有巡撫,後來四川還歸過陝甘總督管轄,乾隆皇帝時期,四川設立總督專門管理四川事務。末代總督爲趙爾豐,趙爾豐盛京將軍趙爾巽之弟,早年當過知縣,受到山西巡撫錫良的賞識,錫良調任四川總督之後,他也跟着去了。趙爾豐平叛過西藏巴塘叛亂,因爲殺人過多被稱爲“趙屠夫”,但是趙爾豐很關心百姓的生計,在川藏地區推行了很多好的政策,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1911年趙爾豐接替哥哥趙爾巽出任四川總督,當時四川發生了保路運動,一開始趙爾豐還同情保路運動的人們,一面開導民衆,一面電懇內閣“籌商轉圜之策”,後又參劾盛宣懷,請求朝廷查處盛宣懷。但是朝廷沒有同意趙爾豐的意見,反而讓他鎮壓民衆,趙爾豐沒有辦法,只有鎮壓,可是川軍都不願意鎮壓。朝廷只有派湖北新軍平叛,最後導致武昌兵力空虛,發生了武昌起義。武昌起義後,四川成立軍政府,趙爾豐被新軍尹昌衡誘騙主動交出軍權後於被抓捕處決。

9、雲貴總督李經羲

晚清滅亡時還有九位封疆大吏 他們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第8張

雲貴總督負責總管雲南、貴州兩省的軍民政務。末代總督李經羲。李經羲是李鴻章的侄子,歷任按察使、布政使、廣西巡撫、雲南巡撫。1909年2月,升任雲貴總督。李經羲這個人比較開明,他當年曾兼任雲南講武堂的總辦,立主要辦講武堂。

朱德當年從四川去報考雲南講武堂,因爲路途遙遠,過了報名時間,門衛不讓進,朱德與門衛爭論。李經羲正好從門口過,他知道後,感覺朱德步行從這麼遠的地方來報考,是個有毅力和大作爲的人,所以李經羲決定直接錄取,朱德後來多次跟人提起過此事。革命爆發後,李經羲知道清廷氣數已盡,也沒有太大的反抗,並且之前李經羲對於革命黨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蔡鍔並沒有爲難他,禮送出境。1925年在上海病逝。

晚清滅亡時還有九位封疆大吏 他們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第9張

綜上所述,清朝的九位封疆大吏,有兩位追求復辟夢想(張勳和張鎮芳),一位爲大清殉葬(鬆壽),一位被革命黨殺害(趙爾豐),一位成爲民國軍閥(段祺瑞),一位成爲漢奸(張鳴岐),剩下的三位基本上等於歸隱了(長庚、李經羲、趙爾巽),偶爾出來當個民國官員,不過是掛名而已,沒有什麼大的影響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