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姜子牙被封於齊國後,爲何要殺掉華士?

姜子牙被封於齊國後,爲何要殺掉華士?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姜子牙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提到姜子牙,很多人會想起他的軍事、謀略,甚至會認爲他是一位古老的“神仙”,但很少有人知道,姜子牙實際上也是一位善於富國強民、善於用人的政治家。本文通過明朝大文學家馮夢龍的《智囊全集》來分享姜子牙殺名士的史實。

姜子牙,本名姜尚,字子牙,號熊飛。因古代姓、氏是分開的,姜子牙出自呂氏,因此也被稱爲呂尚。

姜子牙被封於齊國後,爲何要殺掉華士?

商朝末年,西伯侯姬昌外出打獵,出門之前占卜一卦,卦象顯示:此次出門,必然會遇到王佐之才。隨後,姬昌在渭水之濱遇到了正在釣魚的姜子牙,此時的姜子牙,已經72歲,垂垂老矣,他放下魚竿,和姬昌談論天下形勢,彷彿是中國最古老的“隆中對”。姬昌聽完他的高論,感嘆道:“你就是我盼望已久的人啊。”因此,姜子牙又曾以“望”字命名,人稱呂望。

而後,姜子牙輔佐姬昌、姬發父子,興周滅商。商紂王自焚於朝歌,姬發建立周朝。在姜子牙的建議下,周武王把天下分爲若干個諸侯國,其中,姬姓王族和開國功臣紛紛被賜於封地,姜子牙的封地在營丘(淄博),姜子牙和他的後代紮根於此,這裏也就是後來的齊國。

齊國地處東方,在姜子牙的治理下,國富民強,成爲西周東部最堅實的屏障。東周春秋時期,齊國乃“春秋五霸”之首,戰國時期,齊國也是“戰國七雄之一”,齊國之所以如此強大,和姜子牙留下來的治國思想有很大關係。

這要從姜子牙殺的一位名士說起,這位名士名字叫華士。早在西周建立之初,華士便有很大名氣,當時許多諸侯紛紛邀請華士爲官,甚至連周武王也渴望得到華士的效忠。但華士有“二不”守則,即:不臣天子,不友諸侯。

所謂的“二不”,意思是他不做天子之臣,不做諸侯之友,孑然一身,只做自己。在當時的社會中,還沒有“隱士”這一說。華士的這種做派,被很多人佩服,大家紛紛稱華士乃是賢人。

等姜子牙被封於齊國之後,他立即召華士來爲齊國效力,華士表示不願意,姜子牙多次邀請,華士還是拒絕。

姜子牙被封於齊國後,爲何要殺掉華士? 第2張

姜子牙一怒之下,將華士殺了。

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誅之。(馮夢龍《智慧全集》)

姜子牙治理齊國時,主張“仁義治齊”,他愛護百姓,重視農業,齊國百姓對姜子牙非常愛戴。然而,華士在齊國也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如今華士因不願效力被姜子牙所殺,一時間讓齊國百姓無法接受,甚至有人一改對姜子牙的美好印象,認爲姜子牙濫殺無辜。最後,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連周公都知道了。

周公當時正輔佐年幼的周成王,總攬全國政務,他聽聞姜子牙殺掉了華士,便質問姜子牙:“華士乃齊國名士,你爲什麼要殺他呢?”

姜子牙回答說:“他不願意做天子之臣,不願意做諸侯之友,多次拒絕我的召喚,難道我還指望他效忠於齊國?他有如此才華,既然不願效忠齊國,那就是叛民,齊國是不允許叛民存在的。”

姜子牙的邏輯,或許難懂。多年以後,戰國時期重要的思想家、法家學派創始人韓非子寫了一篇《五蠹論》,其中提到:若一個小人(叛民)沒有才華,君主是能容忍的;但如果小人(叛民)才華出衆,君主便不能允許他的人存在,因爲這個人很可能會利用他的能力禍亂國家,是爲害羣之馬。

姜子牙被封於齊國後,爲何要殺掉華士? 第3張

這就是姜子牙殺華士的邏輯。因此,馮夢龍在他的《智囊全集》中評價:

齊所以無惰民,所以終不爲弱國!

姜子牙身爲齊國的政治大家,之所以會殺掉區區一位名士,主要還是擔心華士此人會成爲害羣之馬。在殺掉華士之後,姜子牙更加篤定了自己的用人策略,他在全國範圍內選拔才能,吸引了很多有才華的人爲國效力,爲齊國的政治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姜子牙在總結用人得失時,曾提出“六守”、“八徵”、“六不用”的人才思想,這種獨特思想很快使齊國區別於其他諸侯國,不管是“姜齊”還是“田齊”,齊國一直秉持這種用人思路,使齊國持續強大了約7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