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趙奢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有何貢獻?

趙奢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有何貢獻?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奢,趙國邯鄲人,戰國趙國名將,戰國時代東方六國八名將之一。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趙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秦軍和趙軍在長平對峙,當時趙括的父親趙奢已經去世,趙孝成王派廉頗帶兵攻打秦軍,秦軍幾次打敗趙軍,趙軍堅守營壘不出戰。秦軍屢次挑戰,廉頗置之不理。趙孝成王急於求勝,聽信秦軍散佈的謠言,也即“秦軍最忌諱、最害怕的,就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做趙軍的將帥。”趙孝成王因此就讓趙奢之子趙括當將軍,以代替廉頗。

在長平之戰中,趙孝成王之所以用趙括取代廉頗,一定程度上是相信“虎父無犬子”這個道理,也即趙奢是趙國乃至於戰國時期的名將,所以,趙括一定也不會差到哪裏去。值得注意的是,就趙括的父親趙奢,指揮的戰役比較少,主要就是閼與之戰。那麼,問題來了,趙奢爲何打贏一場閼與之戰就成爲名將了?

首先,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爲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趙馬服君趙奢”。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孫臏、田單、廉頗、李牧、王翦而已。不過,在戰績上,馬服君趙奢主要就是靠“閼與之戰”來一戰成名。那麼,問題來了,閼與之戰到底有多重用,才讓趙奢和白起、王翦、廉頗、李牧等人相提並論呢?

根據史料記載,閼與之戰,是指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趙國名將趙奢率軍於閼與(今山西和順),擊敗秦軍的一次奔襲作戰。閼與之戰之所以就有重要的意義,和閼與(今山西和順)這個地方存在直接的關係。在三家分晉後,趙國和魏國、韓國一起瓜分了晉國的疆域,對於趙國的疆域來說,包括太原盆地和華北平原。

趙奢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有何貢獻?

衆所周知,在太原盆地和華北平原,也即今山西省和河北省之間,橫亙着太行山,從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帶)到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一帶)只有兩條路,而這兩條路都要經過閼與,即山西省和順縣一帶。那麼,非常明顯的是,閼與一旦被秦軍攻佔的話,趙國處在太原盆地和華北平原的疆域,立即就會被分隔着兩個部分,也即首尾不能相連了。

對於一個趙國來說,勉強可以抗衡秦國。但是,就0.5個趙國,顯然就不是秦國的對手。從這一點來看,秦國君主秦昭襄王的眼光可謂非常毒辣,就是希望通過閼與之戰來將趙國一分爲二,從而各個擊破。如果秦昭襄王這個計劃得逞的話,那麼長平之戰根本就不用打了,趙國只能接受慢性死亡的結果了。

在秦國大軍攻佔閼與之後,趙孝成王的父親趙惠文王,立即召集大臣商議對策。朝堂之上,廉頗、樂乘都認爲閼與無法救援,原因是太行山山道崎嶇狹窄。誠然,廉頗等人的意見存在一定的道理。但是,從大局來看,閼與卻不得不救。於是,趙奢毛遂自薦,不僅陳述了必須救援閼與的理由,還主動請纓,原意和秦國大軍一較高下。

於是趙奢率軍救援閼與,出城三十里後卻不往前走了。當然,作爲戰國名將,趙奢並非畏懼秦軍,而是希望藉此來麻痹秦軍。等到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過去後,也即等到秦軍放鬆警惕之際,趙奢當即下令全軍輕裝前進,繞過武安,僅用兩天一夜便急行軍到閼與。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兵法上,也注重兵貴神速的道理。

趙奢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有何貢獻? 第2張

最後,趙奢的突然出現,讓秦國大軍猝不及防。並且,冷靜的趙奢還及時搶佔有利地形,並修好營壘以逸待勞了。在此背景下,趙軍向秦軍發動進攻,秦軍大敗,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閼與之圍遂解。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趙奢有豐富的軍事思想。從閼與之戰中“告之不被,示之不能”、“能爲敵司命”、“反客爲主”、“居高臨下”等戰略戰術來看,他顯然吸取了孫武、孫臏的軍事思想。

因此,一場閼與之戰不僅對趙國具有重要的意義,也即避免了自身疆域被一分爲二的結果,粉碎了秦國想要各個擊破的陰謀,更對後世的戰爭具有極高的借鑑價值。此外,趙奢與士卒感情極深,如其夫人所言:“身所食飲而進者十數,所友者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與軍吏士大夫。”而這,顯然也是其可以戰勝秦國大軍的重要原因。總的來說,一場閼與之戰,奠定了趙奢的名將地位,促使其可以和白起、廉頗、王翦、李牧等人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