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蜀漢後期人才凋零 曹魏這邊爲何確實層出不窮

蜀漢後期人才凋零 曹魏這邊爲何確實層出不窮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三國後期,蜀漢人才凋零,曹魏卻是年輕人才層出不窮嗎?本站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們,估計都對三國前中期的故事耳熟能詳,而到了三國後期,大家都有一種落差的感覺,因爲作者是站在蜀漢爲主線來開創的故事線,三國後期蜀漢人才凋零,名臣良將的後代很少有出彩的人物,反觀曹魏,卻是年輕人才層出不窮,難怪讓人覺得蜀漢有青黃不接的感覺,越看越有落差。

那麼問題來了,是什麼原因讓蜀國後期的“官二代”們比不上曹魏的呢?筆者覺得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蜀漢後期人才凋零 曹魏這邊爲何確實層出不窮

一,諸葛亮的集權制

諸葛亮北伐魏國,六出祁山未果,最終病逝五丈原的故事相信無人不知。其實明眼人都知道,諸葛亮就是累死的。自出茅廬以來,孔明替劉備打了幾場漂亮仗,自此奠定了自己在軍中的位置。不過此時的劉備手中人才甚少,武將除了關張趙,其他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名將,文臣更是隻有糜竺、孫乾等人,軍事謀略和政治方針都沒有出彩的地方,所以孔明賬下其實沒有什麼人才可用,他的集權制也是不得已而爲之。不過孔明從此就面臨了“事無鉅細”都要親自過問,這樣做優勢在於避免了政治和軍事方針的偏差,缺陷就是很多好苗子都失去了鍛鍊的機會,淪爲碌碌無爲之人。

二,多年征戰導致沒有積蓄

劉備和曹操最大的區別是什麼?答案是軍隊和財力。曹操打贏官渡之戰後,軍事實力就已經十分雄厚,隨後又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荊州,此時的曹魏已經富得滿嘴流油,任何黃金地段的寫字樓都隨便買。但是劉備則不然,帶着十萬百姓逃亡,粥都吃不上,和曹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曹操在赤壁和漢中決戰都是大敗,但是曹魏的根基並沒有受到毀滅性打擊,整體實力仍然位於三國之首。正所謂有財產不愁人才,在諸葛亮北伐之前,曹魏一直在休養生息,着力培養本國的人才,成效顯著。反觀劉備集團,除了征戰還是征戰,夷陵大敗後,劉備基本又回到瞭解放前,蜀國元氣大傷,給諸葛亮留了一個爛攤子,孔明平定南蠻之後,開始北上伐魏,但是此時的魏國已經完全恢復國力,不論人才儲備和軍隊實力都遠高於蜀國,也爲取得最後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蜀漢後期人才凋零 曹魏這邊爲何確實層出不窮 第2張

三,蜀國武將疏於培養子嗣。

說到三國武將排名,估計大家都能夠倒背如流。三國武將排名前九的人物,蜀國佔了五個,位居各國之首。問題是,蜀國五虎上將駕鶴西遊後,他們的子嗣中誰都無法重現當年父輩的風采,關羽之子關興,張飛之子張苞,打起仗來雖然不要命,但是單憑武力遠不如他們的父輩,趙雲的兩個義子更不用說,趙統趙廣基本上就是在子龍將軍的“呵護”下長大的,連戰場都很少上過,更不用說立過什麼戰功。所以他們一死,後輩在戰場上無法拿出獨當一面的實力,這也造成了蜀國後期的被動局面。

蜀漢後期人才凋零 曹魏這邊爲何確實層出不窮 第3張

四,諸葛亮看人不準。

孔明一生精於算計,在軍事領域和政治領域都有很高成就,但是唯獨在物色人才上,他遠不如他的老對手司馬懿。兵出祁山之時,諸葛亮明知馬謖只會紙上談兵,還讓他去守街亭,無非是因爲他跟自己學了這麼久,就像半個兒子一樣,所以讓感情影響了判斷。最後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馬謖失了街亭,孔明差點淪爲了階下囚,最後狼狽撤回成都。雖然馬謖犯了兵法大忌,但是真正造成失街亭的主因還是在孔明身上。

要說孔明用人最成功的的一位,那就只有姜維一人了。孔明死後,姜維繼承他的遺志,九伐中原,至死都在貫徹孔明的北伐思想。不過姜維畢竟也是曹魏的人,如果不是被策反,蜀國後期還是無人可用。而司馬懿卻在死前培養出鄧艾鍾會等佼佼者,魏國在軍事人才上又佔了上風。

綜上所述,蜀國後期的“官二代”們普遍不如曹魏陣營,所以最終被曹魏吞併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