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後宮人物 > 清朝後妃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清朝後妃分爲哪些等級?

清朝後妃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清朝後妃分爲哪些等級?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的宮鬥劇一直引起熱議,深受大家的喜愛。在清朝的後宮中,嬪妃之間一直存在着等級的差異,並且有着非常嚴格的控制。清朝對於妃嬪的選擇、冊封、晉封以及日常生活都有着嚴格的要求,清朝後妃制度她們要遵循的相關制度。對於清朝統治階級來說,后妃制度也是一種統治手段,可以通過封妃晉升等手段來穩定朝政,“後宮不寧,則天下不寧”的說法也由此而來。

清朝後妃制度隨着時間而逐步完善,其中有較爲漫長的演變過程。

清朝後妃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清朝後妃分爲哪些等級?

清史稿·后妃傳》中關於后妃的等級和選妃有較爲詳細的記載。後金努爾哈赤統治時期,還沒有建立后妃制度,當時的妻妾被稱爲福晉。清太宗皇太極時期,后妃制度才逐漸完善。皇太極統治初期,建立了五宮,定下了“一後四妃”的制度,除了中宮清寧宮外,還設立了東宮關雎宮、西宮麟趾宮、次東宮衍慶宮和次西宮永福宮。入關後,順治皇帝決定採取禮宮建立,后妃的名稱變的多了起來。但這個制度沒有真正被執行,福晉和格格這兩個稱謂依舊存在。

清朝後妃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清朝後妃分爲哪些等級? 第2張

直到康熙時期,后妃制度真正完善,福晉和格格這些后妃稱謂徹底消失。據《清史稿·后妃傳》記載,從康熙開始,清朝後宮的嬪妃們共分爲八個等級,由下往上依次是答應、常在、貴人、嬪、妃、貴妃、皇貴妃和皇后。除了等級之外,在人數上也進行了限制。在同一時間,皇后和皇貴妃只可設立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至於貴人、常在和答應這三個等級則不限制人數。皇后的地位最高,皇貴妃到嬪是妾室,而貴人、常在和答應僅爲通房,地位低下,沒有正式的封號。

清朝後妃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清朝後妃分爲哪些等級? 第3張

后妃的地位高低與紫禁城內的格局也是相對應的。后妃中皇后的地位最高,居於中宮坤寧宮,其他嬪妃則居住在“東西十二宮”,這十二宮是簇擁在乾清宮和坤寧宮兩邊的。東六宮有: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西六宮有: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啓祥宮、長春宮、鹹福宮。每個宮殿都有宮女供嬪妃們役使,她們的吃住花銷乃至衣服都有嚴格的等級劃分。

嘉靖帝去世後,道光帝對於父親的遺孀都晉尊升位,妃位晉爲皇考貴妃、常在晉爲皇考嬪位等。晉尊升位這個行爲也逐漸成爲登基後的慣例,一直延續到清朝末期。

原創獨家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