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奇聞異事 > 清朝皇帝都是滿族人那麼他們是怎麼看待滿語的

清朝皇帝都是滿族人那麼他們是怎麼看待滿語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皇帝們漢語越來越好的同時,他們時刻也沒放鬆滿語。滿人建國日久,母語的使用範圍越來越縮減,不少旗人開始漢化,自然引起朝廷警惕。從清中期開始,旗人御前奏事、請安、謝恩、報履歷按照規定必須使用滿語——這一制度也一直維持到了清末。

普通旗人官員侍衛尚且如此,宗室王公的要求則更加嚴格。自乾隆起,宗室襲爵都需要“考封”——有爵位的宗室除了繼承者以外,其他兄弟都要參加考試,考試成績決定他們能繼承什麼爵位。考試內容主要是翻譯、馬箭、步箭,翻譯即爲滿文。所以到了清末,可能反而是有爵位的宗室旗人滿文水平好於其他人等。

對於學不好滿語的旗人,皇帝往往會直接批評,如順治帝就撂過“年久無成者,決不輕貸”的狠話。順治十一年,下令旗人不準學習漢文原版著作,只許看滿文翻譯本。康熙同樣居安思危,他曾對侍臣說:“此時滿洲,朕不虛其不知滿語,但恐後生子弟漸習漢語,競忘滿語,亦未可知。雍正帝也批評侍衛“棄其應習之清語,反以漢語互相戲謔,甚屬不合”。

可能最令人意外的是,著名的漢語愛好者乾隆卻在維護母語上表現的最爲強硬,甚至停辦了宗學漢語。爲強調滿語的重要性,他發佈過多條諭旨,如乾隆四年要求各部院不準偷懶,檔冊中滿漢文都必須寫全,乾隆七年時又說:“滿洲人等……凡遇行走齊集處,大臣、侍衛、官員,以及兵丁,俱著清語。”

清朝皇帝都是滿族人那麼他們是怎麼看待滿語的

乾隆以後這一態度仍得以延續。嘉慶五年的上諭要求“各省駐防人等若專務此而廢棄清語騎射,即停止此例,不準考試。”道光也曾下旨“清語、騎射系滿洲根本,人各應習。

各省駐防人等原由京城分撥滿洲,非綠營可比,亦應一體學習清語。”咸豐二年,又有“八旗人員騎射、清文是其本務,即使於清文義理不能精通,亦豈有不曉清語、不識清字,遂得自命爲旗人之理?”的訓誡。

光緒也曾經做過把不會滿語滿文的旗人大臣罷職攆回去讀書這種事。據《光緒朝實錄》記載,光緒二十年正月,德宗上諭:“本日召見委散秩大臣興泰,奏對謝恩,清語甚屬生疏。經朕詢問,據稱未經學習清語。興泰著開去委散秩大臣,回旗讀書。”可見直至清末,皇帝對於滿語的使用還是一樣有嚴格要求的。

除了面見皇帝時規定必須使用滿語以外,清宮中還有一些場合如堂子祭祀時,薩滿也必須說滿語。清末時皇帝與侍衛的對話,有些也爲滿語。如蘇勳丞在口述歷史《我所見到的慈禧和光緒》中,就言及光緒用滿語指揮侍衛快點走:“……30里路,一個鐘頭跑到,把跟隨的兵士跑得汗如雨淌,光緒還嫌不快,手拍轎窗,一個勁地催:‘加步!加步!伊里加步!’”(即滿語 yabu, yabu, ili yabu——“走!走!停,走!”之意)。

清朝皇帝都是滿族人那麼他們是怎麼看待滿語的 第2張

許多政府公文也要使用滿文書寫,如奏摺、上諭和各部檔冊。條約也多數以滿文爲準——早期如尼布楚條約,原本沒有漢文,只有滿文、拉丁文和俄文的版本,到清末時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原文也一樣註明了以滿文本爲準的字樣。

直到1901年的辛丑條約,才徹底沒有了滿文的位置,很大程度上,這也是因爲慈禧太后長期垂簾聽政,而她又幾乎完全不懂滿語文的緣故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