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演義趣聞 > 揭祕:漢武帝祖母竇太后的人生三大不幸

揭祕:漢武帝祖母竇太后的人生三大不幸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9.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漢時的竇皇后干預朝政,推崇黃老思想,自她之後,沒有一位中國的統治者能像她一樣真正的以“ 黃老思想”來“ 無爲而治 ”。因此,有人說其扮演了一個逆歷史潮流而動的角色。但文景之治政局穩定,寬政待民,竇氏經歷漢文帝 、漢景帝二朝,史稱“ 文景之治 ”的盛世,與推行黃老之術的寬民政策有很大關係。後漢武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雖布威名於四方,卻將大漢朝折騰得千瘡百孔筋疲力盡。由此可見竇皇后的功過也不可一概而論。

其實,竇氏由皇后到皇太后,再到太皇太后,也確實不容易。據說,她一生有三大不幸。

一是父母早死。

揭祕:漢武帝祖母竇太后的人生三大不幸

網絡配圖 

竇猗房從小失去母親,秦朝末年戰亂期間,父親又不幸去世,留下竇後和一個哥哥、一個弟弟。哥哥叫竇建國,字長君;弟弟叫竇廣國,字少君。三人孤苦伶仃,相依爲命,艱難度日,生活十分悲慘。秦末漢初兵荒馬亂,狼煙四起,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竇氏與兄弟二人,幾乎不能自存。一年初秋,家裏的糧食全部吃光了,小竇猗房一看沒有米下鍋了,突然“哇哇”大哭起來。大哥竇建國先是把妹妹的頭攬在懷裏,一番安慰,然後跑出家門,把地裏原本可以長到比拳頭還大,等到秋後才能成熟,現在剛剛長到手指大小的紅薯挖了回來。小竇猗房一看,也跑到地裏,把哥哥剛纔拔出的紅薯秧撿回家。紅薯當乾糧,秧子當菜,哥仨吃着吃着,同時大笑起來。幾天的工夫,他們就把地裏的紅薯吃得精光。這可是成熟以後他們全家一年的口糧呀!

這時,朝廷在民間挑選宮女進宮,正好來到這個村,竇猗房便去應選。挑選的官看小竇猗房雖然面黃肌瘦,但是透露着天資聰明的貴人之相,因此被選入漢宮。

二是天不從人願。

漢初呂氏執政時期,竇猗房被選入宮,做了一名普通的宮女。

進宮之後,生活自然比以前好了很多,不僅有吃的,宮裏還統一着裝,發了工作服。竇猗房認爲,這和從前比,真是有天壤之別。日子一天天過去,竇猗房原本以爲會在長安宮中默默無名地度過自己的一生。

沒想到,這時呂氏挑選宮中的宮女賞賜給當時的諸侯王,各地的諸侯王每人可以得到五個宮女,竇猗房的名字也在選送名冊之列。因爲竇猗房的老家在河北清河,當時屬於趙國,所以遠離家鄉的竇猗房就特別想借這次機會被分到趙國,這樣就可以離家近點。其實,離老家遠近已經沒有必要考慮,因爲父母早亡,兩個兄弟在她離家的同時,也一起逃荒到了外地。

可是,竇猗房還是這麼想,似乎離家近了就親切,就安心。於是竇猗房就央求主管分配的宦官,說:“請你把我分配到趙國吧!”當時,負責分配的宦官也答應了。可是在分配時,負責的宦官就偏偏忘了竇猗房的囑咐,將竇猗房的名字寫到了分配去代國的名冊中。

竇猗房不願意到代國,因爲當時的代國鄰近匈奴,在今天的山西,這樣竇猗房不是離家近了,而是離家越來越遠了。然而,這一切,已經決定,不可改變了。從那天起,竇猗房痛哭流涕,以淚洗面,心裏一萬個不願意,但還是在執行官吏強行逼迫下,心不甘、情不願地踏上了去代國的道路。

竇猗房等五名宮女分到代國後,只有竇猗房得到代王劉恆的寵幸。沒過多久竇猗房生了一個女兒劉嫖;生了長子劉啓,也就是後來的漢景帝;後又生了兒子劉武,就是後來的樑孝王。這代王劉恆,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前202年~前157年)。文帝繼位後,立劉啓爲太子。母因子貴,竇姬也被立爲皇后。

揭祕:漢武帝祖母竇太后的人生三大不幸 第2張

網絡配圖

 竇猗房因禍得福,這個當初哭着離開長安皇宮的小宮女,十幾年後再回到當初離開的皇宮時,身份已經有了天壤之別,從一個漢宮的小宮女成爲了漢朝後宮的女主人,最終竟然成爲了漢朝的皇后。

三是中年失明。

竇後成爲皇后以後,生了一場大病,不幸雙目失明,於是年老色衰,失去寵幸。但是,竇後爲人賢淑恭順,遇事謙退,很受大臣們的尊重。

後宮美人衆多,漢文帝移情別戀,先後寵幸的有邯鄲慎夫人和尹姬,特別是寵愛邯鄲慎夫人。於是,邯鄲慎夫人總不離文帝左右,表現出高人一等,長人一頭的架子,甚至想與名正言順的竇皇后平起平坐。

有一次,文帝與竇皇后、慎夫人同遊皇家林苑,預置坐席是漢文帝和竇後分坐左右,慎夫人坐到皇后身旁。慎夫人平時仗着文帝寵愛,在宮中都是與竇後並坐,竇後比較大度,並不計較。這次慎夫人要坐到皇后身旁,覺得臉上無光,不免恃寵而怒。文帝因慎夫人生氣,自然勃然大怒,竟然帶着慎夫人打道回宮。

漢文帝和慎夫人正在忿忿不平時,一同往來的大臣袁盎向文帝進諫道:“我看今天的坐次安排得非常合理,常言道,臣聞尊卑有序則上下和。慎夫人雖然深受皇上的寵愛,但是名分上竇後是名正言順的正妻,而慎夫人是妾,嫡妾身份不同,慎夫人怎麼可以和竇後同坐呢?”袁盎又說:“陛下還記得‘人彘’的故事嗎?戚姬倚仗漢高祖劉邦的寵愛,對呂氏不屑一顧。劉邦去世後,呂氏掌握大權,對戚姬進行了殘忍的報復,將戚姬砍掉四肢、挖眼、去耳、薰聾、弄啞,變成‘人彘’,扔到廁所裏頭,戚姬的下場很慘,當時的漢惠帝看到之後都不忍心。呂氏的行爲很殘忍,但是戚姬自己也有不慎重的地方,沒有恪守本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呂氏和戚姬的故事就是前車之鑑呀!”袁盎說罷,跪倒在文帝和慎夫人面前。

文帝和慎夫人聽了袁盎的話,先是面面相覷,然後恍然大悟,怒氣全消。文帝死後,竇後大權在握,卻沒有對後宮其他嬪妃展開迫害,竇後統領的後宮並無“人彘”之禍。當時,袁盎忠心進諫,一是避免“人彘”之禍,二也是保護竇猗房的萬全之策。竇猗房雖然失明瞭,失寵了,但是她當時美好的品德很受大臣們敬仰。

竇後雖然從皇后到皇太后,又到太皇太后,但她的政治根基並不十分牢固,政治水平也不是很高,甚至一點特色都沒有,連一個竇嬰都沒有利用好。

揭祕:漢武帝祖母竇太后的人生三大不幸 第3張

網絡配圖

我們知道,魏其侯竇嬰是竇後從兄之子,應該是非常親的一個人。當初漢景帝在酒宴上醉酒許諾,百年之後傳位給弟弟樑王,說:“千秋萬歲後傳於王。”這正是竇後的心願,而且竇嬰也知道竇後爲了樑王立儲一事四處周旋,千方百計爭取。然而,漢景帝的“許諾”剛一出口,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是竇嬰。竇嬰當時爲詹事在一旁,立刻就向漢景帝進言說:“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傳,漢之約也,上何以得傳樑王!”竇後沒想到自己一心想要辦成的事情,被這個不識趣的侄兒給破壞了,非常生氣,從此討厭竇嬰,竇嬰也因此事而被免官。

竇嬰畢竟是有政治才能和軍事才幹的人,也是竇氏宗族最能幹的人,吳、楚七國之亂時,漢景帝召竇嬰進宮商議對策。竇嬰不想再擔當重任,他找藉口說,自己有病,堅決推辭。這時,竇後很慚愧,認識到自己當初對竇嬰的處理太過苛刻,於是對漢景帝說:“天下方有急,竇嬰可以擔當此任。”漢景帝封竇嬰爲大將軍,領軍平叛。竇嬰於是又出馬,很快平定七國之亂,漢景帝論功行賞,封竇嬰爲魏其侯。

當時,竇後也想緩和與竇嬰的矛盾。正巧這時朝廷丞相位置空缺,竇後向漢景帝進言讓竇嬰做丞相,然而漢景帝沒有從命。武帝時,竇嬰曾爲丞相,但是竇嬰愛好儒術,竇後不喜歡,後來又被廢。竇後死後,因爲與漢武帝母親王皇后的異母弟武安侯有隙,竇嬰無辜被殺。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