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古文名著 > 哲學名作《莊子》:雜篇·庚桑楚(5)原文及白話譯文

哲學名作《莊子》:雜篇·庚桑楚(5)原文及白話譯文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莊子》,又稱《南華經》,是戰國後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的一部道家學說彙總,是道家學派經典著作,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藝術、美學、審美觀等,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藝術、宇宙生成論等諸多方面。《莊子》不僅是一本哲學名作,更是文學、審美學上的寓言傑作典範。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庚桑楚》出自《莊子·雜篇》,庚桑楚是首句裏的一個人名,這裏以人名爲篇名。全篇涉及許多方面的內容,有討論順應自然倡導無爲的,有討論認知的困難和是非難以認定的,但多數段落還是在討論養生。

莊子·雜篇·庚桑楚(5)

蹍市人之足,則辭以放驁,兄則以嫗,大親則已矣。故曰:至禮有 不人,至義不物,至知不謀,至仁無親,至信闢金。徹志之勃,解心之謬,去德之累,達道之塞。

貴富顯嚴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動色理 氣意六者,謬心也;惡欲喜怒哀樂六者,累德也;去就取與知能六者, 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蕩胸中則正,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 爲而無不爲也。

道者,德之欽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質也。性之動謂之 爲,爲之僞謂之失。知者,接也;知者,謨也。知者之所不知,猶睨 也。動以不得已之謂德,動無非我之謂治,名相反而實相順也。

羿工乎中微而拙乎使人無己譽;聖人工乎天而拙乎人;夫工乎天而俍乎人 者,唯全人能之。雖蟲能蟲,雖蟲能天。全人惡天,惡人之天,而況 吾天乎人乎!

哲學名作《莊子》:雜篇·庚桑楚(5)原文及白話譯文

一雀適羿,羿必得之,或也。以天下爲之籠,則雀無所 逃。是故湯以胞人籠伊尹,秦 穆公以五羊之皮籠百里奚。是故非以其所好籠之而可得者,無有也。 介者拸畫,外非譽也。胥靡登高而不懼,遺死生也。夫復諧不饋而忘人 ,忘人,因以爲天人矣!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 者爲然。出怒不怒,則怒出於不怒矣;出爲無爲,則爲出於無爲矣! 欲靜則平氣,欲神則順心。有爲也欲當,則緣於不得已。不得已之類 ,聖人之道。

白話譯文

踩了路上行人的腳,就要道歉說不小心,兄長踩了弟弟的腳就要憐惜撫慰,父母踩了子女的腳也就算了。因此說,最好的禮儀就是不分彼此視人如己,最好的道義就是不分物我各得其宜,最高的智慧就是無須謀慮,最大的仁愛就是對任何人也不表示親近,最大的誠信就是無須用貴重的東西作爲憑證。毀除意志的干擾,解脫心靈的束縛,遺棄道德的牽累,打通大道的阻礙。

高貴、富有、尊顯、威嚴、聲名、利祿六種情況,全是擾亂意志的因素。容貌、舉止、美色、辭理、氣調、情意六種情況,全是束縛心靈的因素。憎惡、慾念、欣喜、憤怒、悲哀、歡樂六種情況,全部牽累道德的因素。離去、靠攏、貪取、施與、智慮、技能六種情況,全是堵塞大道的因素。這四個方面各六種情況不至於震盪胸中,內心就會平正,內心平正就會寧靜,寧靜就會明澈,明澈就會虛空,虛空就能恬適順應無所作爲而又無所不爲。

哲學名作《莊子》:雜篇·庚桑楚(5)原文及白話譯文 第2張

大道,是自然的敬仰;生命,是盛德的光華;稟性,是生命的本根。合乎本性的行動,稱之爲率真的作爲;受僞情驅使而行動,稱之爲失卻本性。知識,出自與外物的應接;智慧,出自內心的謀劃;具有智慧的人也會有不瞭解的知識,就像斜着眼睛看,所見必定有限。有所舉動卻出於不得已叫做德,有所舉動卻不是爲了自我叫做治,追求名聲必定適得其反,而講求實際就會事事順應。

羿精於射中微細之物而拙於人們不稱譽自己。聖人精於順應自然而拙於人爲。精於順應自然而又善於周旋人世,只有“全人”能夠這樣。唯獨只有蟲豸能夠像蟲豸一樣地生活,唯獨只有蟲豸能夠稟賦於自然。“全人”厭惡自然,是厭惡人爲的自然,更何況用自我的尺度來看待自然和人爲呢!

一隻小雀迎着羿飛來,羿一定會射中它,這是羿的威力;把整個天下當作雀籠,那麼鳥雀沒有一隻能夠逃脫。因此商湯用庖廚來籠絡伊尹,秦穆公用五張羊皮來籠絡百里奚。所以說,不用其所好來籠絡人心而可以成功的,從不曾有過。砍斷了腳的人不圖修飾,因爲已把譭譽置之度外;服役的囚徒登上高處不存恐懼,因爲已經忘掉了死生。對於謙卑的言語不願作出回報而忘掉了他人,能夠忘掉他人的人,就可稱作合於自然之理又忘卻人道之情的“天人”。所以,敬重他卻不感到欣喜,侮辱他卻不會憤怒的人,只有混同於自然順和之氣的人才能夠這樣。發出了怒氣但不是有心發怒,那麼怒氣也就出於不怒;有所作爲但不是有心作爲,那麼作爲也就出於無心作爲。想要寧靜就得平和氣息,想要寂神就得順應心志,即使有所作爲也須處置適宜,事事順應於不得已。事事不得已的作法,也就是聖人之道。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