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清朝時期的奴才這一稱呼是什麼意思?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

清朝時期的奴才這一稱呼是什麼意思?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5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清朝奴才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衆所周知,中國人一直非常注重別人對自己的稱謂,稱謂有時代表着本人在社會上的地位或是在別人心目中的價值。不過隨着時間推移,有些稱謂也會隨着歷史變遷而改變其本身含義,比如“老公”最早是代指宦官,直到唐朝才逐漸成爲妻子對丈夫的專屬稱呼。同樣的,我們在清宮劇中經常能看到許多大臣自稱“奴才”,聽上去非常卑微低賤。那麼,“奴才”這個稱呼是否像我們所理解的那樣呢?答案是否定的,而且這個稱呼也不是誰都能用的。

清朝時期的奴才這一稱呼是什麼意思?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

事實上,清朝時的“奴才”可不是地位低下的稱呼,只有滿洲大臣和擡入滿籍的漢人大臣在晉見皇帝時才能自稱“奴才”。能夠在皇帝面前稱呼自己奴才的人,都是跟皇帝很親近的人,這纔算是自己人。這有點兒像民間許多父母給自己的小孩起個狗兒、貓兒之類的小名一樣,是非常親的意思。臣子在皇帝面前稱呼奴才,也就類似於說我是皇帝的貓兒、狗兒。這樣的稱呼,漢人大臣是不可以用的,即使官做得再大也不行。

因此在給皇帝上奏章的時候,滿人大臣都會在奏章裏面自稱奴才如何如何,而漢人大臣在奏章裏就只能稱自己爲臣,從來不敢越此雷池一步。那麼,這是不是可以理解爲清朝時的“奴才”是比“臣”是更高貴的稱呼呢?答案或許正是如此,至少在清朝前時是這樣的。因此,“奴才”兩字雖然明面上看起來比“臣”要低賤得多,然而在滿人眼裏,卻比漢人的“臣”高貴很多,畢竟這種稱呼是滿人可的專享,他們往往把奴才當自己人,其他人自然就是外人。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那個時期想做“奴才”都難,比如乾隆朝發生了一起科場舞弊案,查案官員就因稱呼問題被嚴懲。

清朝時期的奴才這一稱呼是什麼意思?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 第2張

發生科場舞弊案後,朝廷派遣滿人大臣和漢人大臣各一名負責調查實情,並寫奏章向皇帝彙報。寫奏章的時候,由於滿臣是正職,漢臣是副職,理所當然地要把滿人大臣的名字排在前面,因此奏章就寫成:“奴才某某(滿臣)、臣某某(漢臣)……”這樣一份奏章送到乾隆皇帝手裏後,乾隆皇帝頓時火冒三丈——原來是乾隆皇帝認爲漢臣以此冒稱“奴才”,因此下旨將寫奏章的漢臣革職查辦。此事之後,乾隆皇帝還頒發了詔書,規定此後若是滿漢大臣聯名上奏時,必須一起稱臣,不得再稱呼滿臣爲奴才。

換言之,乾隆皇帝寧願滿臣下降身份稱臣,也不允許漢人提高身份稱奴才。這並不是笑話,而是白紙黑字記載的事實。清朝統治者之所以要把“奴才”和“臣”這兩個稱呼分得這麼清楚,原因其實很簡單——入關前滿洲一直是奴隸制社會,統治者至高無上,社會等級及其森嚴,社會等級也有三六九等。能對皇帝自稱奴才的人,不僅僅體現了其與皇家的親近關係,更表達了他們與皇家是一家人。

清朝時期的奴才這一稱呼是什麼意思?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 第3張

從這一角度來說,區分稱呼有利於維持滿洲內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畢竟滿洲人數比起龐大的漢人羣體而言,實在是不值一提。另一方面,滿清統治者也能以此敲打漢臣,讓他們知道自己永遠只是外人,地位怎麼也比不過滿人。這一點其實在《鐵齒銅牙紀曉嵐》中就體現得淋漓盡致,和珅在乾隆皇帝面前一直自稱奴才,紀曉嵐則始終都是自稱爲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