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神策軍在唐朝時期佔據着什麼樣的地位?下場如何?

神策軍在唐朝時期佔據着什麼樣的地位?下場如何?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統一時間最長,國力最強盛的朝代之一。接下來小編帶你詳細瞭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唐代宗登基次年,安史叛軍最後一個元兇史朝義授首,持續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平定,普天同慶,此時吐蕃人卻來湊熱鬧,攻陷了長安,代宗倉皇出逃,這時有一支軍隊來到代宗身邊,在危難時刻護衛左右,它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神策軍。自此之後它的命運與大唐緊緊相連。

從邊防軍成爲天子禁軍

天寶年間,河西節度使哥舒翰“攻破吐蕃洪濟、大莫門等城,收黃河九曲”,便在此地設澆河、洮陽兩郡,駐守八支軍隊,分別是寧邊、威勝、金天、武寧、耀武、天成、振威及神策軍。

安史之亂爆發後,玄宗緊急調西北軍隊勤王:

神策軍在唐朝時期佔據着什麼樣的地位?下場如何?

其河西、隴右、朔方,除先發蕃漢將士,及守軍郡城堡之外,自餘馬步軍將兵健等,一切並附行營。各委節度使統領,仍限今月二十日齊到。

神策軍在衛伯玉的率領下,共赴國難。相州之戰,因指揮失調,大唐慘敗,神策軍隨大軍退回關中,卻發現駐地磨環川已經被吐蕃人攻佔,無奈之下只能借陝州之地休整。

叛軍史思明乘勝進攻陝州,被神策軍與陝州節度使合力擊退,使得肅宗對這支千餘人的軍隊青睞有加,便召其統軍衛伯玉入朝,神策軍歸屬陝州節度使郭英乂統領,後郭英乂也被徵召入朝,陝州的軍隊便歸屬於觀容使魚朝恩。

魚朝恩是肅宗親信宦官,相州之戰時他爲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即監軍,由於他的胡亂指揮導致兵敗,魚朝恩狼狽逃回陝州。接收陝州軍隊後,他將神策軍與節度使軍整合,使神策軍成爲一支人數過萬的強大軍隊。

代宗登基第二年,吐蕃進犯,長安再次淪陷,代宗出逃,魚朝恩率領神策軍勤王,代宗大喜,史稱“天子幸其營”。郭子儀收復長安後,“朝恩遂以軍歸禁中,自將之,然尚未與北軍齒也”,神策軍便跟着魚朝恩一起來到了長安,但尚未被皇帝列爲禁軍,名不正言不順。

短短兩年後,吐蕃再次寇邊,長安內外戒嚴,

朝恩又以神策軍屯苑中,自是浸盛,分爲左、右廂,勢居北軍右,遂爲天子禁軍,非它軍比。

在這場危機中,神策軍成爲守衛長安的中流砥柱,風頭蓋過了只剩空殼子的北衙禁軍,於是代宗下令將其納爲天子禁軍。至此,神策軍從當初千餘人的邊防軍華麗轉身爲萬餘人的天子禁軍,擔任起拱衛唐王朝的重擔。

唐王朝政權的定海神針

安史之亂不僅是對都城與財富的破壞,更重要的是對政治社會生態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改變。玄宗年間,藩鎮制度僅在邊疆區域設立,安史之亂期間,藩鎮制度擴展到內地,一夜之間,黃河兩岸遍地節度使。

節度使擁有管轄區域內的軍權、財政權和部分行政權,發展成一個個割據勢力,唐王朝中央需要一支強大的軍隊來威懾各地節度使,保障皇權。

德宗年間,神策軍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擴編,收編的對象主要是鎮國鎮駱元光部,朔方鎮李朝採部,河東鎮浮璘部以及關內鳳翔鎮、銀夏鎮等藩鎮軍隊,人數擴充到15萬人,且多爲安史之亂中百戰之兵,戰力強悍。且不同於以往的禁軍,神策軍的任務不僅是衛戍京師,還要出鎮地方,奉命征討。一句話,在唐朝天子眼裏,神策軍不僅僅是禁軍,更是野戰軍!

是時,神策兵雖處內,而多以裨將將兵征伐,往往有功。

德宗大曆十四年,吐蕃、南詔20萬聯軍進攻蜀地,李晟率神策軍出征,大破聯軍。

德宗興元元年,李晟率神策軍平定朱泚之亂,迎德宗回京。

德宗貞元二年,吐蕃再次入侵,神策軍出征,以5千人擊敗吐蕃2萬大軍,差點活捉其主將。

憲宗年間,天策軍達到全盛,總兵力超過18萬。憲宗信心爆棚,一心想要根除藩鎮毒瘤,神策軍就是他手中的天子之劍。

神策軍在唐朝時期佔據着什麼樣的地位?下場如何? 第2張

憲宗元和元年,西川節度使劉闢叛亂,神策軍出征,劉闢潰敗被俘,送至長安斬首。劉闢授首後,各地藩鎮都很惶恐,主動要求入朝參拜或者是質子入京,史稱“夏、蜀既平,籓鎮惕息,多求入朝。”

左右神策軍,天子護軍也,每年有十萬軍。自古君王,頻有臣叛之難,唯置此軍以來,無人敢奪國寶。

日本僧人圓仁的記錄清楚地表述了神策軍設立以來“無人敢奪國寶”,皇權得到極大宣示。

拱衛皇權的神策軍爲何成爲宦官傾軋皇權的工具

神策軍的發展壯大關鍵人物是肅宗年間的大宦官魚朝恩,魚朝恩被殺後,代宗、德宗都有意識地避免宦官統領神策軍,但是這一切都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兵變改變了。

德宗年間成德、魏博、淄青、山南、盧龍、淮西等地節度使接連叛亂,神策軍奉命鎮壓,過程極爲慘烈。

及李希烈反,河北盜且起,數出禁軍征伐,神策之士多鬥死者。

神策軍精銳盡出,長安防衛空虛,時任神策軍使白志貞“陰以市人補之”、“名隸籍而身居市肆”,這意味着留守長安的是一支以市井商人爲主、空有其名而無其實的“雜牌軍”。白志貞和長安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受命奔赴前線的涇原兵卒途徑長安,遭受不公平待遇,突然譁變,攻入長安城,守衛長安的神策軍表現如何呢?

及涇卒潰變,皆戢伏不出!

這支“隱藏”在市井之中的神策軍果然難堪大任,叛軍未遭到任何抵抗,直入大明宮丹鳳樓下,德宗在宦官的護衛之下匆忙逃離長安,史稱“涇原兵變”。

唐德宗對宦官亂政有着重要影響

德宗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用人策略,京兆尹處理不當引發兵卒譁變,自己託付身家性命的白志貞又如此難堪大用,而疏遠的宦官卻一直護衛着自己,他認爲只有將禁軍交給最忠誠的宦官,才能真正護衛自己安全。

貞元二年,改神策左右廂爲左右神策軍,特置監句當左右神策軍,以寵中官。

貞元十二年,任命竇文場爲左神策軍護軍中尉,霍仙鳴爲右神策軍護軍中尉。自德宗朝開始,神策軍由宦官統領成爲制度。

神策將吏遷官,多不聞奏,直牒中書令復奏施行,遷改殆無虛日。

後來,神策軍將領的任命與升遷均由宦官決斷,牢牢控制了神策軍的宦官開始傾軋皇權,穆宗之後的皇帝中,只有敬宗、哀帝不是宦官所立,其他皇帝均由宦官擁立,足見皇權之淪喪。

唐朝宦官專政爲歷朝之最

神策軍在唐朝時期佔據着什麼樣的地位?下場如何? 第3張

文宗年間的甘露之變是皇權和宦官最激烈的一次碰撞。文宗對宦官專權不滿,便和大臣李訓、鄭注密謀發動“甘露之變”誅殺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仇士良、魚弘志。由於準備不周,政變失敗,逃出生天的宦官們派出神策軍屠戮衆人,史稱“有兵自內出,逢人輒殺!”

諸司吏卒及民酤販在中者皆死,死者又千餘人,橫屍流血,狼籍塗地,諸司印及圖籍、帷幕、器皿俱盡。又遣騎各千餘出城追亡者,又遣兵大索城中。

此後宦官更加肆無忌憚,文宗時常感嘆,“赧、獻受制於強諸侯,今朕受制於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情到深處,竟伏地流涕。更可悲的是,文宗臨終託孤於宰相楊嗣復、李珏,仇士良等人得到消息後,立即篡改詔書,廢除太子,改立文宗弟弟李炎爲帝,彌留之際的文宗聽到這個消息,也無可奈何,只能含恨而終。

腐化的神策軍加速了唐朝的衰落

德宗、憲宗兩朝,神策軍是天子禁軍,屢立戰功,備受天子榮寵,使得神策軍成爲法外之地。史載德宗“以神策兵有勞,皆號興元元從奉天定難功臣,恕死罪”,足見榮寵之盛。

德宗完全將神策軍當做了禁臠,以至於“中書、御史府、兵部乃不能歲比其籍,京兆又不敢總舉名實”,御史、兵部等單位都不敢插手神策軍事務,有一個叫崔遠的監察御史冒失進入神策軍營調查,被告到御前,不由分說,杖打四十後逐出京城。在皇帝的“溺愛”之下,神策軍成了一幫目無王法的驕兵悍將,史稱“益肆爲暴,吏稍禁之,輒先得罪”。

正是神策軍的超然地位,爲其提供了腐化的溫牀。唐朝商人社會地位較低,不允許參加科舉,也沒有政治權利,而禁軍作爲天子衛率,又有軍籍,地位自然不是商人可比,所以商人子弟樂於參加禁軍。禁軍募兵對兵員身份有要求,最低也是“白丁”,即普通老百姓,不能從事商業等“下賤”行業,但是商人有錢,他們用錢砸開了禁軍的大門。

安史之亂前北衙禁軍就是如此腐化的,導致十數萬禁軍無法上戰場。現在神策軍重蹈前輩的覆轍,在宦官的掩護下,有過之而無不及。

德宗年間,神策軍使白志貞大量收受商人財貨,將其補爲軍士,史載“皆以京師沽販之徒以填其闕,其人皆在市廛”,相當於商人花錢在禁軍中買了一份軍籍,並不實際參軍。

長安奸人多寓佔兩軍,身不宿衛,以錢代行,謂之納課戶。

憲宗年間,想要對王承宗用兵,宰相權德輿極力勸阻:“神策等兵在城中,多是市井屠沽,庇身軍籍,示經戰陣,難以成功”。

黃巢起義

僖宗年間,黃巢起義爆發,將神策軍的醜態徹底暴露:

神策軍在唐朝時期佔據着什麼樣的地位?下場如何? 第4張

神策軍士皆長安富家子,賂宦官竄名軍籍,厚得稟賜,但華衣怒馬,憑勢使氣,未嘗更戰陳。聞當出征,父子聚泣,多以金帛僱病坊貧人代行,往往不能操兵。

平時的神策軍鮮衣怒馬,頤指氣使,一旦要上戰場,竟然與家人抱頭痛哭,有錢的人家出錢讓病人、窮人代爲出征,而這些人從來沒有經過軍事訓練,恰恰又是這一批人被派到潼關抵擋黃巢起義軍,焉能不敗?於是安史之亂的故事重演,潼關告破,長安告破,神策軍潰散,僖宗奔逃至蜀地。

後來宦官田令孜重新招募神策軍54軍一共5萬餘人,昭宗年間,鳳翔節度使李茂貞進攻長安,昭宗“悉發五十四軍屯興平,已而兵自潰”,曾經讓藩鎮臣服的神策軍已經墮落到不戰自潰的地步。失去神策軍的拱衛,長安城和大唐皇帝面對氣勢洶洶的藩鎮,只能予取予求,宣武節度使朱溫率兵入京,“悉誅宦官,而神策左右軍由此廢矣”,次年昭宗被朱溫逼着遷都洛陽,當年被弒,唐朝滅亡。

唐朝與神策軍的反思

大唐因安史之亂而衰落,但因神策軍的出現穩住了陣腳,國祚延續百年。對於皇權力量的根基,大唐皇帝卻輕易將神策軍授予宦官,導致皇權被傾軋,而且只能眼睜睜地看着當初無往而不勝的天子禁軍一步步腐化,面臨豺狼一般的藩鎮節度使,不戰自潰,和大唐一起走入歷史的回憶錄裏。

軍隊,是一個國家的力量根基,我們能享受盛世太平,正是因爲有他們在背後默默的守衛。但是神策軍的經歷告訴我們,只有永遠遵從於國家與人民最高意志的軍隊才能永葆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