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戰史 > 古代戰役 > 秦滅巴蜀取漢中,爲什麼楚國毫無動作?

秦滅巴蜀取漢中,爲什麼楚國毫無動作?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國和蜀國的交戰爲何屢屢敗北?秦國是如何審時度勢,抓住戰略機遇,先於楚國借勢滅蜀的?楚國又是如何先與秦國滅巴的?爲何秦國最終拿下了巴蜀?而楚國卻放棄了先於秦國滅蜀吞巴的機會?

欲知歷史謎底?且聽灑家慢慢詳解。

秦滅巴蜀取漢中,爲什麼楚國毫無動作?

首先,巴蜀兩國物產豐富實力較強不可小覷。巴蜀藉助地利優勢更是難以被秦楚任何一國所攻取。

巴蜀在春秋戰國時期作爲兩個國家,並非蠻荒之地。巴蜀四面環山,道路崎嶇狹窄,易守難攻。這樣封閉式國家,造成了相對較少的內亂,國家實力漸漸強大,但國君卻日益養成驕奢淫逸的習性。

第二、說說楚國。楚國是春秋戰國時期南方最大的諸侯國,但楚國沒有先於秦國拿下巴蜀。於是,有人提出假設,如果楚國吞併了巴蜀,就基本上統一了南方,而且秦國也不會這麼強大,楚國很有可能統一中國,或者秦國統一北方,然後南北對峙也好。

但這畢竟是假設,兩國的國脈走向,還要看多種因素。比如當最強大的國君突然暴斃,接任者卻是一個碌碌無爲驕奢淫逸的窩囊廢,這樣的國家再強大也只是“迴光返照”前的表現罷了!

第三,自古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說法,爲何秦國拿下巴蜀,而楚國卻不能?要知道秦國與蜀國是接壤的,但奇怪的時,每當兩國爆發局部衝突,吃敗仗的大都是秦軍。爲何?蜀國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秦國只是狼子野心,但卻面對巴蜀這兩個奇葩的國家,有時也很無奈,無法下口。

秦國與蜀國接壤,因接連戰敗,國力損耗較大。爲此,蜀國國君狂傲的寫信給秦王,語氣傲慢無禮,請秦王來蜀國觀摩蜀軍。據記載,當秦惠文王收到蜀王的來信後,大大方方的接受了邀請。

蜀王大驚,但爲了威懾秦王,在軍事實力的展示上,依然拿出了家底。而秦王一邊故意稱讚蜀軍,另一邊卻默默把蜀軍編制、列陣和裝備記下。回國之後,秦惠文王便厲兵秣馬,整頓秦軍,等待時機,再戰蜀。

第四,再看看楚國是如何先與秦滅巴國的?又爲何放棄了先於秦國滅蜀的機會?

巴國和楚國接壤。在春秋時,巴國就與楚國進行了“政治聯姻”,建立了軍事互信。楚巴聯軍還曾發動對鄧國和鄾國的戰爭,最終打敗了鄧國,滅了鄾國。

戰國時期,因政治和經濟問題,巴國和楚國的矛盾增加,但巴國出現內亂,一部分勢力求援於楚,楚迅疾出兵,幫巴平定內亂,後要求巴割三域之地給楚作爲出兵的“軍費”未果。楚大怒,攻佔了巴國魚邑、巫邑等產鹽之地,扼住了巴國的經濟咽喉。巴不服,又求蜀攻楚。巴蜀聯軍沿水路直取楚國的茲方,遭遇大敗。楚國乘勢向西攻佔巴國,於公元前329年滅巴國,設楚漢中郡。

楚在滅了巴國之後,不但派兵攻佔了雲南和蜀國的南部一些地區,而且有繼續進軍的計劃。但不巧的是如浴春風、心懷楚國重新崛起之夢的楚懷王在滅巴這一年突然駕崩,而新上任的國君則不顧國殤沉浸在享樂之中,儼然一個敗國之君,並停止了對蜀的進攻。楚國最後一次崛起的機會,就此肇止,開始走向衰亡。

秦滅巴蜀取漢中,爲什麼楚國毫無動作? 第2張

第五,秦國是如何審時度勢,抓住戰略機遇,借勢滅蜀吞巴的?

秦惠文王從蜀國歸來後,除了整肅軍隊,更多的是在尋找滅蜀的時機。公元前316年,蜀國內亂,蜀王之弟苴侯勾結巴國謀反失敗後,惹怒了蜀王。蜀王派軍計劃攻佔巴國。

巴國爲求自保撇開楚國,求救於秦。秦惠文出兵蜀國,蜀王兩面作戰大敗,秦乘勢佔領蜀國。蜀王率殘部南逃至彭山,後被亂軍殺害,蜀滅。秦王滅亡蜀國後,任命陳莊治理蜀國,建設了著名的成都城,開始爲秦國的霸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糧餉和兵丁。秦王規定,成都城的規模則和秦都咸陽要一樣,足見秦王對蜀戰略地位的重視。

秦滅巴蜀取漢中,爲什麼楚國毫無動作? 第3張

此時,蜀國滅亡後,巴國高興的太早,脣亡齒寒的歷史劇目上演,秦國並沒停止軍事行動,而是直取巴國,僅數月巴國滅。秦國完成統一天下的第一步,爲滅楚和統一中原奠定了基礎。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