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戰史 > 古代戰役 > 解析唐憲宗削藩之戰 削藩之戰的歷史意義

解析唐憲宗削藩之戰 削藩之戰的歷史意義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削藩之戰是公元805年公元820年期間,唐憲宗李純爲了削平割據勢力,發起戰爭,對不法藩鎮進行一系列討伐。

削藩之戰的背景

解析唐憲宗削藩之戰 削藩之戰的歷史意義

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形勢

自唐玄宗時期的安史之亂,唐朝元氣大傷,國力衰落,在平叛過程中,朝廷過度的使用一系列藩鎮(釋義:藩是“保衛”之意,鎮是指軍鎮;唐代朝廷設置軍鎮,本爲保衛自身安全,唐玄宗爲防止邊倕各異族的進犯,大量擴充防戍軍鎮,設立節度使),最終使得整個國家處於一種割據狀態,在唐德宗時期,藩鎮更是囂張,完全不把中央放在眼裏。憲宗李純登基後,一心想要恢復大唐之盛,就勵志一定要削藩,就這樣,開始除了長達數十年的削藩戰爭。

削藩之戰的過程

永貞元年,楊惠琳叛亂,,憲宗命令河東兵、天德兵前去平亂。三個月後,張承金斬殺了楊惠琳,宣告平定楊惠琳成功。

之後,憲宗又派高崇文、李元奕討伐劉闢並抓住了李康。緊接着,越來越順利,嚴礪上收復劍州,高宗文攻克了梓州,高崇文和劉闢在鹿頭柵大戰。

解析唐憲宗削藩之戰 削藩之戰的歷史意義 第2張

高崇文破敵萬餘人,嚴礪又在石碑谷大敗劉闢,同日高崇文收復了漢州,高崇文和劉闢在玄武大戰,高崇文又一次打敗了劉闢,嚴礪又又在神泉擊敗了劉闢,高崇文攻克成都,活捉劉闢,將其押解回長安。最終,劉闢和他兒子劉超郎等九人在長安伏誅。至此劍南西川叛亂被平。

之後的幾年,憲宗又派人平定了鎮海叛亂,平定了義武叛亂和張伯靖叛亂,元和十月,憲宗又成功收復了魏博六州。

元和十二年,憲宗平定了淮西,這也使淮西割據三十多年後,重新迴歸到了唐朝的統治。

自淮西被平定之後,憲宗又立刻首付了成德,使成德也歸順了朝廷。

元和十四年,李愬在沂州擊敗平盧軍,攻克丞縣(唐藍陵縣)。之後淄青和它所屬的十二州的叛亂全部被平定了下來。

至此,憲宗削藩大獲全勝,結束了自代宗皇帝以來,長達六十年時間的藩鎮跋扈時期。

削藩之戰的歷史意義

解析唐憲宗削藩之戰 削藩之戰的歷史意義 第3張

唐朝後期藩鎮割據形勢圖

雖然說憲宗的削藩之戰還有一些不徹底,但是他的這個戰爭對於唐朝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來說有着積極的作用。

首先,憲宗不像之前的皇帝縱容藩鎮,而是對他們施展武力,這使得下面的藩鎮開始害怕。唐朝中央威望有了提升。

再者,憲宗打了持久戰,長期又鑑定的發兵平叛亂,從不放棄,這很好的打擊了藩鎮的囂張氣焰,也疲於戰爭,最後纔不得不看到了朝廷的決心,最終得以歸順。

最後,憲宗結束了60年的割據狀態,使得國家至少在名義上實現了統一,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分崩離析。

即使最後藩鎮沒有被全部打壓,但是情況比之情好太多,對唐朝整個社會發展有着極大的促進作用,也正是這場戰爭,唐朝才能保留餘下一百多年的統治,促進了整個社會大環境下文化經濟等方面的發展。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