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織田信長爲人“殘暴”,爲何在日本人氣卻依然很高?

織田信長爲人“殘暴”,爲何在日本人氣卻依然很高?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8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日本戰國有三英傑,分別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他們性格鮮明,面對杜鵑不鳴,信長選擇殺戮,秀吉選擇挑逗,家康則選擇等待。對比之下,似乎織田信長更爲“殘暴”,而且他還做下3件“暴行”,那麼爲什麼織田信長在日本的人氣卻依然那麼高呢?

織田信長爲人“殘暴”,爲何在日本人氣卻依然很高?

衆所周知,織田信長脾氣暴躁,年輕時的他我行我素、放蕩形骸,其父信秀死後,家臣們看過他這德行,自然而然就倒向他弟弟一方。不過織田信長還是繼位了,繼承大名之位的他不改過去的行爲,依然我行我素。織田信長在日本歷史上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人物,生活在那樣一個時代爭議是難免的,其中有不少人認爲他爲人“殘暴”,關於他的“暴行”主要有以下3件,不過都有待商榷:

1、朝倉淺井之頭顱酒杯說

據傳,信長在滅亡朝倉家後把淺井久政、長政和朝倉義景的頭顱帶回京都,並做成了酒杯進行展示。但其實這件事應該是以訛傳訛,其實織田信長是把這三人的頭顱做成了薄濃。所謂薄濃是將頭骨塗上金粉,乃是對死者一種尊重。

2、火燒比叡山

織田信長火燒比叡山的事件並不簡單。比叡山作爲傳統的強大宗教勢力,影響力實力強大,而且比叡山處在北國街道、東國街道及前往京都通路的匯合點上,地理位置也很重要。信長曾經和試圖講和,不過對方堅持敵對,不得已他只能先下手爲強。

織田信長爲人“殘暴”,爲何在日本人氣卻依然很高? 第2張

按照《信長公記》的說法,確實殺死了數千人。不過人們對信長的行爲並不是一邊倒的否定,畢竟比叡山的僧侶荒淫墮落,生活極其不堪。當然也有人認爲信長火燒比叡山是否定中世宗教的權威,是非常必要的政治行動。

織田信長爲人“殘暴”,爲何在日本人氣卻依然很高? 第3張

3、對武田舊臣趕盡殺絕

其實,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要說殘暴還真的不少,織田信長對武田舊臣趕盡殺絕的行爲根本沒有理由受到指責,用現代的道德標準去指責他沒有任何意義。日本戰國時代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換做武田信玄如果擊敗了織田信長,他估計也不會輕易放過信長的舊臣。

如此看來,織田信長之殘暴根本就是一個很難簡單二分判斷的事情。他的“殘暴”如同舊時代的封建領主,爲了維護自身的階級統治而採取了一些過於強硬的措施。試問,歷史上有多少成就霸業的霸主不“殘暴”呢?至於織田信長爲何備受日本人喜歡,我們還需要繼續分析。

織田信長爲人“殘暴”,爲何在日本人氣卻依然很高? 第4張

一個歷史人物的人氣靠的是宣傳效果和人物形象塑造,和他殘暴與否沒有直接的關係。日本人對織田信長的宣傳和塑造極爲成功,但這種成功是以織田信長自身的傳奇爲基礎的。如果他沒有足夠的傳奇,日本人又怎會對講述和潤色他的傳奇那般不遺餘力呢?

織田信長爲人“殘暴”,爲何在日本人氣卻依然很高? 第5張

日本戰國時期就是一個重要轉型期,織田信長在這樣一個時代爲促成日本統一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縱橫天下五十哉,天下布武鳳鳴岐山。織田信長一介地方大名出身,生死決戰中意外戰勝了東海道第一弓取今川義元;打着爲岳父復仇的旗號,成功奪取美濃;收服德川家康不說,還逼得他殺妻滅子;舉兵上洛,擁護流浪將軍即位,維護幕府權威;2次衝破信長包圍網,成爲日本第1大名;甚至在經濟發展上也頗有建樹,樂市樂座、兵農分離、檢地等都是他的功績……這樣的人物誰不愛。

雄才偉略的織田信長有2個非同凡響的特徵,一是反傳統,敢於挑戰舊秩序;二是視野開闊,敢於接受新事物。同時代的其他人鮮少有人能有他的胸襟和眼光。

除此之外,織田信長的死也極富傳奇色彩,他在大業即將成功前夕突然遭遇意外身亡,這種壯志未酬的悲壯結局很符合東方人對英雄的定義。東方民族喜歡讚頌那些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英雄。日本人並不以櫻花開放爲美,而是以其凋落爲美,織田信長人生的落幕和這種日本的審美如出一撤,他在日本的人氣當然很高。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