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明朝末期出現大規模農民起義 朝廷爲什麼一點也不重視

明朝末期出現大規模農民起義 朝廷爲什麼一點也不重視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明末農民起義,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明代末年出現農民起義,明代政府爲什麼沒有重視?

農民起義,在我國封建社會中是非常常見的現象。我國古代由於是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爲主體,一旦碰到天災人禍,小農經濟就會破產。農民就會出現無法解決溫飽的狀況,到時候迫於生計就會起義。可以說歷朝歷代都是有農民起義的,有些王朝甚至就是被農民起義推翻的。比如元代、明代都是這樣。不過和其他王朝的農民起義相比,明代的農民起義還是比較特殊的。因爲明代末期的農民起義規模雖然大,但政府根本不重視這些人。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這次起義居然還成功了,他們直接推翻了明代。我們看一下明代的農民起義到底什麼狀況,明代政府爲何不重視他們。

明朝末期出現大規模農民起義 朝廷爲什麼一點也不重視

明代的農民起義在萬曆中期就開始了,起義的理由和其他王朝都一樣,土地兼併嚴重,生靈塗炭。當百姓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時,就揭竿而起了。可以說土地兼併是所有王朝都無法解決的問題,正因如此,纔會不斷出現王朝更替的狀況。

先看一下明代萬曆時期明代起義的狀況。1588年,劉汝國在安徽、湖北、江西一帶領導一次農民起義,不過沒多久就被鎮壓了;1589年,李園朗、王子龍在廣東一帶領導過起義;1601年,蘇州人葛賢領導過農民起義;1614年,白蓮教教徒領導過農民起義。除了這些,還有其他的農民起義,可以說整個明代後期的農民起義不斷。當然,這些起義剛開始規模並不大,政府很快都鎮壓成功了。不過從1627年開始,明代的農民起義規模就越來越大了。

明朝末期出現大規模農民起義 朝廷爲什麼一點也不重視 第2張

1627年,陝西人王二在關中渭北一帶領導起義。不過這還只是開始;1628年,陝西人高迎祥在安塞發動起義,沒多久就打到了山西一帶;1629年,陝西人李自成也率衆起義,後來參加了高迎祥的隊伍;1630年,陝西人張獻忠據米脂十八寨起義。

從上面可以看出,這些起義最初都是在陝西爆發的。之所以這樣是因爲陝西當時爆發了嚴重的乾旱,明代不僅沒有及時賑災,還加大稅收,所以陝西百姓才聚衆而起的。當時陝西的起義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明代多次派大軍去鎮壓。不過明代雖然不斷鎮壓這些起義,但並沒有重視。因爲這些起義軍的表現確實不怎麼樣。

先看一下王二起義。王二起義雖然是陝西最早爆發的農民起義,不過這次起義僅僅堅持了兩年,就被明代政府鎮壓了。1629年,明代命令兵部尚書楊鶴爲陝西三邊總督鎮壓王二起義,結果沒多久,王二和其部下全部被包圍,王二被殺。其部下王嘉胤繼續領導剩下的人和明代鬥爭,但也沒多久就失敗了。

再看一下高迎祥的起義。1633年,高迎祥和明代大軍的爭鬥中處於不利地位,他賄賂監軍太監楊進朝準備假降,結果才逃離明軍的包圍。1634年,高迎祥部隊被明軍四處夾擊,被迫進入中山南。此時高迎祥勢力大損。1636年,高迎祥在進軍西安的過程中被陝西巡撫孫傳庭伏擊被俘,後來凌遲處死。

明朝末期出現大規模農民起義 朝廷爲什麼一點也不重視 第3張

第三看一下張獻忠起義。高迎祥死後,張獻忠和李自成不和,所以率兵西進。1637年,張獻忠在進攻成都的時候被左良玉打敗,本人深受重傷。之後張獻忠嚮明代投降。1639年,張獻忠再次起義,結果在襄陽被明代大軍打的大敗。1643年,張獻忠再一次被明代逼得走投無路,最後不得不進入四川。

最後看一下李自成。李自成在高迎祥去世後成爲新的闖王。不過這個闖王在1637年的時候被洪承疇、孫傳庭打的只剩下17個人了,被迫進入深山中。

這就是在1644年之前,明代起義軍的大致狀況。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明代起義軍的特點,說白了在明代正規軍面前,可以說是不堪一擊。他們的戰略就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實在不行的話就投降。即使是後來成功的李自成和張獻忠,也都是經常投降或者被明代打的落花流水。正是如此,明代對這些人根本沒有放到心上。

當然,明代之所以不重視這些人,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東北地區的女真人此時已經崛起,他們在東北已經建立政權,並且不斷進攻關內。明代大軍在和女真人的對抗過程中,損失越來越大,甚至丟失給了整個東北,因此,對於明代來說,預防女真人的崛起纔是最大的事。所以明代才把大量的大軍投放在東北前線,和後金對抗。

明朝末期出現大規模農民起義 朝廷爲什麼一點也不重視 第4張

可以說明代末期不僅要鎮壓農民起義,還要對抗關外的女真人。也正是如此,農民起義才能一次次地發展壯大。只要明代把大軍用來對抗女真人,起義軍就有機可乘,他們在短時間內就能迅速壯大。不過明代一旦把大軍撤回來鎮壓農民起義,這些人又迅速消失了。可以說起義軍就這樣從消失到壯大,不斷消耗明代的國力。正因如此,明代對這些起義軍根本不重視。在明代的心目中,這些人即使壯大也沒什麼太大的影響,到時候正規軍一來就能迅速解決這些問題了。不過讓明代沒想到的是1642年的時候,狀況發生了變化。

1642年,鬆錦之戰爆發,明代大敗,明軍首領洪承疇在松山被俘,祖大壽在錦州投降。明代在遼東防禦體系的完全崩潰,這場戰役之後,明代不得不調重兵前往東北地區抵禦清代大軍。可以說明代當時最能打的大軍都在前線和清軍對抗,關內防禦空虛。正因如此,農民起義軍再一次迅速崛起,席捲整個華北地區。

1643年,起義軍中實力最大的李自成在襄陽稱新順王,並在河南汝州殲滅明陝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旋乘勝進佔西安。1644年正月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沒多久李自成就兵臨北京城下,包圍北京。最後攻破北京,崇禎自縊,明代正式滅亡。明代末期的農民起義徹底成功了。

明朝末期出現大規模農民起義 朝廷爲什麼一點也不重視 第5張

說真的,明末起義軍之所以能成功,和明代對他們的態度有很大關係。如果明代重視這次起義的話,起義軍很難能這麼快成功。

當然,想要徹底解決起義的問題,只能從改善民生開始。這些人之所以起義就是被生活所迫,活不下去了才起義的。只要給他們一條活路,他們絕對不會輕易造反的。否則,即使你再鎮壓,爲了活下去,這些人還是會一直起義。不過崇禎登基之後,雖然很勤政,卻並沒有解決農民的生計問題。也正因如此,崇禎時期的農民起義才越來越嚴重。

參考資料:

《明史》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