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綏靖政策的經濟因素:一戰後世界經濟大蕭條

綏靖政策的經濟因素:一戰後世界經濟大蕭條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經濟是一個國家的生命,經濟決定政治;衰敗的經濟無疑是英國推行綏靖政策的歷史動因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經濟一片蕭條,即使是戰勝國的英國,直接損失達120億英鎊,同時造成大量勞動力的喪失。1921年起,英國的失業人數以每年120萬人左右的速度直線上升;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英國工業生產僅佔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9%,金融霸主地位岌岌可危;1932年,英國工業生產指數比1929年下降了23%,其中生鐵、鋼的生產減少了一半,造船業減少88%,機器製造減產1/3,外貿額縮減了一半以上,失業者達工人總數的22%,顯而易見,英國經濟已是衰敗不堪,日落西山。

綏靖政策的經濟因素:一戰後世界經濟大蕭條

面對嚴重的經濟困境,英國政府不得不從迫切的內政問題出發,致力於經濟恢復工作。然而,這卻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對軍備力量的鞏固。1919年,英國戰時內閣規定:“作爲經濟節約運動的一部分,各軍事部門在編制預算時應根據這個假定‘不列顛帝國在今後十年內不會進行任何大戰,不需派出遠征軍’”。“十年無大戰”的規定,還加上一天天地往前推算,直到1932年還在生效。因爲統治當局堅持認爲“財政和經濟危險是國家必須對待的最嚴重,最急迫的危險,其它必須讓位,必須等待” ;他們甚至覺得憑英國現有的軍備力量,尤其是一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足以應付任何規模的戰爭。因此,軍事上一直滿足於“1918年的技術”,軍費開支降到“嚴重的無法履行英國防衛義務的狀況”。、

可想而知,嚴重的經濟困境對軍事實力的打擊是無以復加的。英國所採取的重經濟、輕軍事的變相調配,不僅沒有使經濟困境從“節約”中得到改變,甚至還引起了國內政局的動盪,國內反抗鬥爭此起彼伏,罷工浪潮洶涌澎湃。同時,它還造成了內閣的頻繁交替。在張伯倫上臺前的不到15年時間內,出現了一連串走馬燈式的政權更迭的奇怪現象、,這就很難指望政府在法西斯面前實行一種連續和堅定的政策。相反,他們拒絕以任何方式認真考慮戰爭問題。英國公黨領袖艾德禮曾宣稱“我們決不同意把使用武力作爲執行政策的手段。” 、這無疑對以後希特勒德國的武力威脅只能“息事寧人”、“妥協退讓”,進而爲綏靖埋下了禍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