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帝王都樂忠於封禪 爲什麼到了宋朝之後就沒有了呢

古代帝王都樂忠於封禪 爲什麼到了宋朝之後就沒有了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帝王封禪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帝王封禪,自遠古時代就有之,春秋時的管仲,認爲在他之前有七十二代帝王曾進行過封禪,其中包括無懷氏、伏羲、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等,最早的無懷氏,是比伏羲還早的古帝王,據傳說姓風,名蒼茫,“無懷氏,帝太昊之先。其撫世也,以道存生,以德安刑……當世之人甘其食,樂其俗,安其居而重其生”,有人考證無懷氏時代離今有七千多年了。齊桓公爲春秋五霸之首,也想行封禪之事,但管仲不贊成,經管仲解釋,齊桓公也覺得自己跟古帝王相比,功績差得太遠了,沒有那麼大福氣,於是放棄了。直到了秦始皇時代,覺得自己功德蓋過三皇五帝,才又重新舉行封禪大典,後世帝王共有六位效法之。

古代帝王都樂忠於封禪 爲什麼到了宋朝之後就沒有了呢

祭天,古代帝王選在了五嶽之首的東嶽泰山

始皇帝首開皇帝封禪先河,漢武帝舉行五次封禪

何爲封禪?封就是祭天,禪就是祭地。祭天,古代帝王選在了五嶽之首的東嶽泰山,祭地選在了泰山附近的樑父山。樑父山又稱爲“地神”,諸葛亮好爲《梁父吟》,就是指的樑父山。古人認爲,泰山與樑父山,是人類可以通過祭祀向天地做“彙報”的地方。秦始皇之前,封禪的目的,主要是用於祭祀天地,祭天告地其實是一種原始崇拜,表示對日月山川、風雨雷電的敬畏。秦始皇之後,封禪除了祭祀天地外,主要目的是爲了標榜天子的偉大功績,向天下臣民表示他的崇高地位來自“君權神授”。

秦始皇一掃六合,統一全國,自認爲到功勞大得不得了,超過了三皇五帝,怎麼能不舉行封禪大典表示一下呢?但如何舉行封禪儀式,儒生們卻各執一詞,不能統一思想。因爲在秦始皇之前的封禪,離秦始皇時代已相隔很久遠了,於是秦始皇乾脆將儒生們轟下了山,自己決定封禪儀式的流程。於是他在泰山的南面上山,登到泰山頂上行封禮,在泰山的北面下山,到了山腳下了樑父山行禪禮,至於祭文和祭禮則祕而不宣,後人只看到了始皇帝立石頌德,卻不清楚他是如何進行的。

古代帝王都樂忠於封禪 爲什麼到了宋朝之後就沒有了呢 第2張

始皇帝首開皇帝封禪先河

到了漢武帝時代,終於打敗了匈奴,使西漢成爲當時世界上與羅馬帝國並列的最強大國家,於是漢武帝覺得自己也應該通過封禪大典向天下表示一下。因爲漢武帝也不知道前代帝王如何舉行封禪大典的,所以漢武帝也是自行決定封禪禮儀流程,和秦始皇不同的是,他先在樑父山行禪禮,再到泰山頂上行封禮,和其他帝王不同的是,漢武帝共五次封禪,創帝王封禪之冠。

光武帝再次封禪,唐朝三帝接連封禪

按司馬遷《史記·封禪書》和班固《白虎通義》中的說法,帝王封禪必須具備兩大條件:一是“每世之隆,則封禪答焉,及衰而息”,也就是該帝王創建了太平盛世;二是“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也就是開創江山,打下天下。秦始皇一掃六合,打下了江山;漢武帝打敗了匈奴,創建了盛世,所以是有條件封禪的。但有這兩個的條件的帝王多了,也並不見得都舉行封禪大典。比如劉邦開創了漢朝,漢文帝和漢景帝開創了“文景之治”,漢昭帝和漢宣帝開創了“昭宣之治”,就都沒有封禪。

古代帝王都樂忠於封禪 爲什麼到了宋朝之後就沒有了呢 第3張

漢光武帝再次封禪

光武帝劉秀,從王莽手裏重新奪回了漢室江山,並開創了“光武盛世”,同時具備了這兩個條件,所以他也選擇了舉行封禪大典以示慶祝,但開創“明章之治”的漢明帝與漢章帝並沒有舉行封禪。三國是個亂世,雖然劉備將他的兒子起名劉封和劉禪,但他並沒有統一全國,所以只是用兒子的名字暗示他想着有生之年興復漢室,舉行封禪大典罷了。晉武帝司馬炎雖然統一了三國,開創了太康之治,有資格舉行封禪大典,但他也沒有選擇封禪,大概他覺得自己的功績主要來自於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而且江山不是打下來的,而是篡奪來的,實在不好意思與前輩帝王相比吧。

隋文帝楊堅實際上是最有資格封禪的,他將分裂的三四百年的華夏大地重新統一,又開創了“開皇之治”,但隋文帝是一個非常節儉的皇帝,沒有舉行這損耗國力的行動。李淵和李世民都是有資格舉行封禪的,李世民也採取了行動想效仿漢武帝封禪,但遭到了魏徵的強烈反對,魏徵認爲“大唐承接隋亡之後,戶口沒有恢復,國庫還很空虛”,如果封禪必然“勞頓耗費”,封禪並不是利國利民之舉,而是“崇尚虛名而實際對百姓有害的事”,在魏徵的極力勸說下,開創貞觀盛世但善於納諫的李世民無奈地答應了。但沒有封禪,對他來說一定是非常遺憾的事,因爲他骨子裏是非常想封禪的,而且除了魏徵其他大臣都是同意封禪的。

古代帝王都樂忠於封禪 爲什麼到了宋朝之後就沒有了呢 第4張

李世民也採取了行動想效仿漢武帝封禪

李世民沒有如意封禪,但他的兒孫卻上了封禪的癮。李治雖然在位時被皇后武則天奪去了不少話語權,但卻舉行了封禪大典,圓了李世民未了的封禪夢。武則天靠手段奪了大唐的江山,跑到嵩山舉行了封禪大典,武則天是封禪的唯一女皇帝,也是在嵩山舉行封禪的唯一皇帝。武則天之後,重新坐穩大唐江山並開創“開元盛世”的李隆基也到泰山進行了封禪,但封禪之後的李隆基卻遭遇了“安史之亂”,使大唐從此走上了下坡路。

宋真宗最後一次封禪,後世帝王再無效法

宋朝的皇帝實際上是沒有資格封禪的,不管是北宋還是南宋,都只是個偏安的政權。宋朝的經濟雖然發達,在幾個皇帝的統治下可稱爲盛世,但一直受到了其他鄰國的軍事威脅。不管是遼國、西夏、金國還是蒙古,都曾對宋朝給以軍事打擊,喪權失地賠款的事情迭出。與宋朝並列的不只是這些大國,還有大理、吐蕃這些小國。宋朝在土地面積上,與漢、唐乃至宋以後的元、明、清根本沒法比。

古代帝王都樂忠於封禪 爲什麼到了宋朝之後就沒有了呢 第5張

宋朝的皇帝實際上是沒有資格封禪的,不管是北宋還是南宋

但宋真宗趙恆卻堅持要封禪,爲什麼要封禪呢,既不是開創了天下,天下是他的大伯趙匡胤、父親趙光義打下來的,也不是有什麼盛世,那個所謂的“鹹平之治”太虛了,很快被與遼國的一場戰爭遮住了光芒。宋遼之間由宋真宗直接參與指揮的這場戰爭,本來是取得勝利的,但勝利後的大宋卻與遼國簽下了城下之盟,每年賠遼國30萬銀絹。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澶淵之盟”,這個澶淵之盟,說起來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是“戰勝國”卻要割地差不多。爲了掩飾這個恥辱,奸臣王欽若給他出了一個主意,靠封禪來“鎮撫四海,誇示外邦”,宋真宗同意了王欽若的主意,一國君臣合謀製造“祥瑞”。爲了堵住悠悠之口,宋真宗不惜向大臣行賄,而大臣們也心領神會,竟然鼓動了兩萬四千多人上表請求封禪,君臣齊心,封禪禮成。

宋真宗的封禪其實就是個“皇帝的新裝”,幾乎所有人知道,但所有人都不點破,成了歷史上最大的封禪鬧劇。宋真宗以後,後世的帝王們即便是開國,即便是盛世,也不再封禪。大概一是因爲覺得沒有秦皇漢武的功績,二是覺得宋真宗封禪太不嚴肅了,不想再像他那樣演戲鬧笑話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