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清朝入關的影響有多大 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清朝入關的影響有多大 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清軍入關影響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當時李自成攻陷了北京,將喘着最後一口氣的大明王朝送上了亡命之巔。隨後李自成在吳三桂和滿清的合作夾攻之下,最終又拱手將好不容易打下的大順政權遞給了剛剛跨過山海關的滿清軍隊。

清軍入關,鼎定中原。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依我個人之見,積極作用還是遠遠要大於消極影響的。如果沒有當時的滿清入關、統一中國,那麼誰也料想不到,如今的中國會發展成如何模樣?

清朝入關的影響有多大 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很多人不認同這個觀點,我也能夠理解。大抵都只是因爲滿清統治下的中國在從封建社會邁向近現代社會的轉型過程當中,成爲了發展的最主要拖滯因素。所以很多人便將中國近代發展滯後的原因全全都歸結到了當時統治中國的滿清政府身上,殊不知,“三千年之大變局”這種事兒要客觀辯證來分析對待。

幸運是有的,不幸也是存在的

滿清入關統治中國,這本質上就是一種歷史的結果,只要歷史發展,朝代更迭,那麼滿清的入主中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種偶然中的的必然,因爲誰也料想不到千百年後統治中國的竟然會是滿清。

滿清的到來給國人增添了許多疑問,因爲滿清朝代所處歷史階段的特殊性,以及這個民族本身的特殊性,所以給國人造成了一定的假象。換作大明王朝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王朝的話,那麼後人又會給大明王朝扣上什麼帽子呢?

清朝入關的影響有多大 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第2張

從封建社會向近現代社會轉變的過程,對於中國這樣封建味道極其濃郁的國家來說,必須要經過一場“革命和改革”的摩擦經歷,通俗來講,也就是一場“流血的戰爭”,如果想要使當時的中國社會步入近代社會,那絕非易事,更不是一次說說笑笑就能實現的大跨步。

因而滿清統治下的中國,對於近代中國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而且對近代中國方方面面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這一切都要源自於大清王朝所處歷史長河中的特殊位置。不少人如今仍然將中國近代的落後以及近現代革命的艱難通通都歸結到滿清政府身上,我們不能說這一切和滿清政府沒有關係,但滿清政府對這些現象的作用,絕對不是取決性的。

清朝入關的影響有多大 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第3張

01

清朝奠定了如今中國領土主權的法理依據,這一方面是權威且客觀的。清朝前期通過一百多年開疆拓土的戰爭準備,奠定了現代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領土雛形。明朝的國土面積要比清朝的國土面積小很多,當時明朝在接手元朝的領土時,就已經出現了“領土不完全接手”的現實,再加之明朝實行的地方行政區劃,到崇禎皇帝執掌明朝大權的時候,明朝政府所轄實際領域已僅僅剩下了三百平方千米。

清朝入關的影響有多大 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第4張

02

十四、十五世紀是西方文藝復興的萌芽發展時期,有很多學者將清朝統治時期堪比中國的文藝復興時期,這其中最著名的學者要當屬梁啓超先生了。樑先生在《清代學術概論》中的提及和胡適先生這方面的觀點有些類似,這兩位文學大家都認爲中國古代書籍經過清代漢學的整理和搶救,才使得他們能夠重見天日,這個舉動相當於歐洲的文藝復興。

世人也許只是聽說過盛行於明朝的八股文,但卻很少接觸“明人好刻古書而古書亡”這句話。因爲明朝在文學方面的禁錮和唯利是圖的社會風氣,使得當時的假書遍及天下,而明朝在文學方面的官方舉動,卻使得大量古書得以重見天日,民間私刻圖書的風氣才得以被遏制。

清朝入關的影響有多大 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第5張

清代學術主張經世致用,這是顧炎武先生的說法,相比於明代學術而言,清代學術求實不浮誇是亮點。滿清入主中原之後,回顧了明朝的興亡得失,故而在此基礎上以史爲鑑,最終使得清朝學術分歧變得務實起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在清朝前中期體現的比較淋漓盡致,只是因爲晚清政府的沒落和腐朽,才使得這種人民的責任感逐漸丟失。

03

“如果沒有康雍乾盛世期間的統一大業,中國就沒有現在的版圖,更就談不上現在的統一。而且那時候不統一,中國將是一盤散沙,在近現代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後,勢必分崩離析。”

這話不是我說的,這番話是戴逸先生所說,所謂的清史權威大家。大家可曾想過這樣一個問題,沒有統治才能的李自成,如果延續了他的大順政權,那麼當外國列強來臨之時,當時的中國真的有抵抗之力嗎?還是說手無縛雞之力!

清朝入關的影響有多大 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第6張

所以有人提出“清朝的入土中原,使得列強入侵中國的時間被推遲了200年左右”,當然這個命題有些片面了。但是當時流入中國的傳教士利瑪竇就曾經“大言不慚”過,他說“5000名歐洲軍人就可以做到征服明朝,或者征服他們想要征服的省份。”現在再來看這句話,利瑪竇當真是大言不慚嗎?

亮郎說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我們都很熟悉,滿清軍隊入主中原之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悲劇性的,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的殘忍舉動別緻化的“深入人心”。

“剃髮易服”的推行過程更是血淋淋的一個過程,“滿化”的目的在滿清政府的心中無比強烈,對於如何儘快全民地完成這個過程,很多時候對於他們的做法,我們都是不忍直視的。

近現代著名學者郭沫若先生曾說:“清朝給中華民族帶來了近300年的屈辱歷史。”

清朝入關的影響有多大 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第7張

郭沫若先生的這句話,我不敢多做論述,但我想這句話還是片面化了,但從滿清政府的污點入手,那麼,對於中華民族來說,勢必是災難性的存在;但如果從整體來看,滿清的入主中原,以及之後三百年的封建統治,終究還是利弊兼存的。

有甚者,利大於弊……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