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趙匡胤當初爲什麼會傳位給自己的弟弟 傳位自己的兒子不行嗎

趙匡胤當初爲什麼會傳位給自己的弟弟 傳位自己的兒子不行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宋太祖趙匡胤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宋太祖趙匡胤爲什麼要傳位給自己的弟弟,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說到趙匡義,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的皇帝裏,被寫在評書裏的次數、被民間藝人演繹次數最多的皇帝之一。評書、小說裏的經典作品《楊家將》、《調寇準》、《三俠五義》,說的都是趙匡義皇帝的故事,而真實歷史中的他,是怎樣的一個皇帝呢?

趙匡胤當初爲什麼會傳位給自己的弟弟 傳位自己的兒子不行嗎

咱們在講宋太祖趙匡胤的時候,在結束的時候講到:趙匡胤病重,然後弟弟趙匡義去看望,一陣亂哄哄以後,趙匡胤駕崩,然後,便是早已掌握朝廷大權的趙匡義登基當了皇帝,史稱宋太宗。

皇帝應該是兒子繼承父親,怎麼變成了弟弟繼承哥哥呢?

在很多的影視作品裏,有一個角色叫“八賢王”趙德芳,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兒子,手持八面金鐗,上打昏君,下打讒臣,保護忠良,關心百姓,跟楊家將、包拯、寇準都有過交往,這樣一個好王爺,卻沒有當皇帝,讓人可惜。可是據歷史記載,趙德芳的原型是趙匡胤的第四個兒子趙德昭,上面幾個哥哥還沒成年就夭折了,當年趙匡胤去世的時候,趙德昭才17歲,而且23年歲那年就因病去世了,所以,“八賢王”這個角色屬於藝術創作,歷史上根本不存在。

《宋史》和《資治通鑑》對“弟弟繼承皇位”這個問題都有記載:或謂昭憲及太祖本意,蓋欲太宗傳之廷美,而廷美復傳之德昭,故太宗既立,即令廷美尹開封,德昭實稱皇子。意思是,趙匡胤本來是想傳位給弟弟趙匡義,再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趙廷美,趙廷美再傳位給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這樣皇位還是傳到趙匡胤一脈。

我們可以假設一下,趙匡胤的內心應該是這樣計劃的:我爲什麼可以很輕鬆的黃袍加身當皇帝呢?那時候的皇帝才7歲,我欺負他們孤兒寡母;可是我現在身體很差,我要這幾年完了,我兒子歲數也還小,不也變成孤兒寡母了?別人想篡權不也是很輕鬆了?反正一筆寫不出倆趙字兒,先把皇位給弟弟,等自己的兒子長大以後,再傳給自己兒子。

趙匡胤當初爲什麼會傳位給自己的弟弟 傳位自己的兒子不行嗎 第2張

但是,趙匡義前面做得都挺好,堅定不移繼承了哥哥的皇帝;但是後面就不想還了!

那趙匡義這個皇帝,做得又怎麼樣呢?

首先,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了。哥哥宋太祖叫趙匡胤,自己叫趙匡義,這個皇帝當的,滿朝文武、全國上下說閒話的人太多了!這個名字不吉利!犯避諱!

於是,他給自己改名“趙光義”,當了皇帝以後,覺得還是不吉利,又起了個藝名叫“趙炅”,估計是希望自己這個皇帝當得炯炯有神吧!咱們就不喊他的藝名了,還是叫他最初的名字趙匡義吧!

趙匡胤當初爲什麼會傳位給自己的弟弟 傳位自己的兒子不行嗎 第3張

剛當上皇帝的時候,趙匡義還是很有一些作爲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做出點成績,怎麼堵大家的嘴?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大宋代的一統大業

趙匡義從治理國家內部開始下手,他十分了解民情,爲老百姓辦實事,鼓勵百姓開墾荒地,大力發展農業生產,農民有糧食了,日子過的富裕了,國家就強大了,大軍也就兵強糧足。

趙匡義對哥哥趙匡胤的“重文輕武”政策,堅定不移地執行下來。他十分看重知識分子,擴大了科舉考試的規模,設立了專門的科舉考試機構考課院、審官院,而且加強對政府公務員隊伍的考察和選拔,確保國家公務員隊伍的素質在很高的水準上,努力改變了五代十國時期“武人當政”的局面,確立大宋代的“文官政治”:知識改變命運,讓有知識、有文化、有遠見、有頭腦的“四有青年”來管理這個國家!歷史上十分有名的一代名臣寇準,就在趙匡義時期,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縣令,因爲卓越,一路做到了宰相的位置,這些措施順應了歷史潮流,爲宋代的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但是,知識分子治國可以,打仗就差點意思了。

可能是覺得自己這個皇帝“名不正言不順”的緣故吧,趙匡義特別急於完成宋代的一統全國,所以,他執政期間,宋代和北方的遼國契丹政權、西北的夏州党項政權之間的戰爭不斷。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楊家將》的故事就是發生在這一時期,故事的主人公“楊老令公”楊繼業,滿門忠烈,自己和家裏的八個兒子都戰死在攻打遼國的沙場上,老母親涉老太君100歲掛帥出征,帶着楊家的女將們。而真實的楊家將也是有原型的,“楊老令公”楊繼業的原型,便是北伐時期的大將楊業,而故事裏的“大奸臣”潘仁美,原型可是個大忠臣,是一代名將潘美,是幾次戰役中的核心人物,立下了赫赫戰功。

趙匡胤當初爲什麼會傳位給自己的弟弟 傳位自己的兒子不行嗎 第4張

當年參與了“陳橋兵變”的趙匡義,深知兵權在自己手裏是多麼重要,於是,他在大軍中實施“將從中御”的政策:所有去外面打仗的將帥和士兵,皇帝親自給他們應對謀略、攻守計劃,甚至直接給他們作戰計劃圖,讓大家按照這個來打仗,可是你皇帝沒有御駕親征啊,你在皇宮的寶座上坐着,這種在家裏憑想象畫出來的作戰圖,怎麼可能打的贏呢?

所以,兩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而且這兩次北伐是得不償失的,因爲軍糧需求量大,徵調地域較廣、轉輸難度大,所以百姓不堪重負,車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軍糧怎麼打仗?軍糧供應的困境,嚴重限制了宋軍的軍事行動。

幾次戰役的失利,讓宋代元氣大傷,屋漏偏逢連夜雨,這時候四川又爆發了王小波、李順農民起義,費了好大勁才平息,趙匡義也不得不把國家的政策方針改爲“重內虛外”:注重內政,對外的事兒先放一放,從戰略進攻完全轉爲戰略防禦,積極主動去和對方談判,大家和平共處,共同發展。

在文化上,趙匡義延續了宋代皇帝的光榮傳統,把中華文化發揚光大。他開創了“昇平詩歌”,就是用詩歌來歌頌富貴的作品,在宋代皇族和大臣中得到積極的響應,形成了宋代詩歌的重要特徵之一。

趙匡胤當初爲什麼會傳位給自己的弟弟 傳位自己的兒子不行嗎 第5張

趙匡義還特別喜歡書法,善長草、隸、行、篆、八分、飛白六種字體,尤其擅長寫飛白體書法,宋代的貨幣淳化元寶,也是趙光義親自題寫的。

而我們常說的一句成語“開卷有益”,便是來自於趙匡義。

剛當皇帝的時候,趙匡義讓文臣李防等人編寫《太平總類》,這部書收集摘錄了1600多種古籍的重要內容,分類歸成55門,全書共100卷,趙匡義規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兩、三卷,要看完至少需要一年時間!有人就覺得皇帝每天要處理那麼多國家大事,還要去讀這麼一部大書太辛苦了!就去勸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可是趙匡義卻說:“我很喜歡讀書,從書中常常能得到樂趣,多看些書,總會有益處,況且我並不覺得勞神。”於是,他仍然堅持每天閱讀,有時因國事忙耽誤了,他也要抽空補上,並常常說:“開卷有益!”這句成語流傳至今。

綜上所述,後人給了趙匡義四個字兒的評語:譭譽參半。內政、文化都可圈可點,可是打仗的戰績就很一般了,他最看重的一統大業,只能算基本完成。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趙匡義一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自己的兒子孫子能繼承皇帝,他的大兒子趙元佐自幼聰明伶俐,長得又像他,而且還參加過北伐,打過幾次漂亮的仗,本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是後來卻瘋了,太子之位被廢;二兒子趙元佑繼任太子,但是不幸去世了;後來,趙匡義臨死前不久,纔在寇準的建議下,立了三兒子趙恆爲太子。

公元997年的3月29日,趙光義病逝,時年59歲,在位共21年,三兒子趙恆也如願以償繼承了皇位,也就是後來的宋真宗。

但歷史總是愛開玩笑的。趙匡義苦心積慮想讓自己的子孫繼承大宋江山,把哥哥趙匡胤的印記從歷史上抹掉,但是幾百年後,到了南宋時期,皇帝又回到了哥哥趙匡胤的後代那裏!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