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爲什麼說歷史上只有半個范仲淹?范仲淹的生平

爲什麼說歷史上只有半個范仲淹?范仲淹的生平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爲什麼說歷史上只有半個范仲淹?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讀范仲淹,以前讀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時候,便覺出他有仁人志士的風範,頓時生出敬佩之情。而現在再讀,生出的卻是悲憫,因爲歷史上只有半個范仲淹。

在他的一生中,那個“樂”字從來就不曾跟他結緣,倒是那個“憂”字就像一帖狗皮膏藥一樣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范仲淹兩歲而孤,家道貧寒,生計無着,母親只得抱着他改嫁長山朱文翰,他也因此而改名“朱說”。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是毫無快樂可言的。

爲什麼說歷史上只有半個范仲淹?范仲淹的生平

知道自己的悲涼身世是在他二十二歲的時候,他感傷不已,毅然辭別母親,前往應天府投師戚同文門下,斷齏畫粥(隔夜粥凝固後用刀一切爲四,早晚各吃兩塊,再切一些醃菜佐食),冷水沃面,四年寒窗苦讀,深得經史要義,終以“朱說”之名高中進士。

古人說“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中了進士就有官做,按理說這是天大的喜事,從此就有快樂了。但是,他要“後樂”,而且還要等普天下的人都“樂”了他才肯“樂”,這怎麼可能呢?所以,做了官、抱着這種夢想的范仲淹就更沒有快樂了。

天聖七年,仁宗皇帝十八歲。此前大宋王朝的軍國大事盡由章獻皇太后說了算。儘管這種權力是先帝遺詔賦予的,但皇帝已經成年,到了還政的時候了。只是章獻皇太后攝政已有九年,對還政有些不捨、也有些不放心。於是,范仲淹“憂”了。結果被貶爲河中府通判。次年又移陳州通判。直到明道二年老太太歸西,仁宗親政,范仲淹才奉詔返京。

這回,該“樂”了吧?沒有。

爲什麼說歷史上只有半個范仲淹?范仲淹的生平 第2張

是年冬,又有一件事情使范仲淹不能不“憂”。郭皇后因訓戒後宮,不小心一巴掌摑在了仁宗的臉上。這自然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宰相因與皇后有隙而力舉廢后。仁宗皇帝也認爲自古以來吃老婆耳光的皇帝恐怕也只有他自己一個,羞憤難當,決意廢后。但是范仲淹不但不同意,還要率臺諫官員“伏閣請對”,就相當於現在的靜坐吧,這就有逼宮的味道了。

這一回他“憂”得有些過分,結果二貶睦州。景祐二年,范仲淹因蘇州治水之功奉召回京,判國子監,旋遷吏部員外郎、知開封府。但是他又因宰相獨攬朝政,培植黨羽而“憂”,遂向仁宗皇帝進《百官圖》,結果反被誣爲“越職言事、勾結朋黨、離間君臣”。三貶饒州。西夏來犯,范仲淹得夏竦推薦而鎮守邊關。西夏求和,拜參知政事,推行“慶曆新政”,敗而四貶邠州。這一年,他五十六歲。

爲什麼說歷史上只有半個范仲淹?范仲淹的生平 第3張

讀范仲淹自然離不得《岳陽樓記》。《岳陽樓記》作於鄧州。殊不知早在八年以前,范仲淹既有作於彭澤的《唐狄樑公碑記》。是年底,范仲淹解職饒州移知潤州而過江州。當他三貶饒州的時候,對待貶黜就有了“蝨多不癢”的適應,再也沒有了先前的悽惶,在《謝表》中泰然而曰:“有犯無隱,惟上則知;許國忘家,亦臣自信”。

范仲淹移潤州不能不過江州,因爲江州的彭澤有狄仁傑祠。唐武周長壽元年,宰相狄仁傑受酷吏迫害被貶爲江州彭澤縣令。六十三歲的狄公處變不驚,以國宰之能烹彭澤小鮮。范仲淹憑弔先賢狄仁傑不僅僅只是因爲狄公的氣節和人格魅力,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爲狄仁傑與他的先祖範履冰同是唐睿宗朝的宰相。

睿宗垂拱二年,範履冰爲天官侍郎,狄仁傑則爲冬官侍郎。按照今天官場上的規矩,在任職的文件上,狄仁傑當“名列範履冰後”。史載:“履冰相唐,忠諫敢言,不畏權勢。武后欲篡李唐之天下,心憂勝急”。看來,“憂”還是範家的祖傳。範履冰因“憂”武后篡唐而死於酷吏。好在大宋的太祖有不殺言臣士人的遺訓,否則的話,范仲淹不是一位“老遷”而成爲一名“烈士”也是不足爲奇的。

范仲淹一生四貶州郡,處處因“憂”生愛,泰州築海堤、江淮賑蝗災、蘇州治河水、開封肅政紀、饒州免貢茶、延州拒強敵、鄧州興教育、青州減賦稅,樁樁件件,青史留名。我倒是覺得《岳陽樓記》裏有一句話寫顛倒了,應該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更爲貼切。

爲什麼說歷史上只有半個范仲淹?范仲淹的生平 第4張

如果給范仲淹畫一幅像的話,他應該長着一張苦瓜臉,撐起那一襲長衫的可能就是一根竹竿吧,立在麥田裏驅雀再好不過,立在朝堂上驅惡的話,烏鴉站在他的頭上拉屎是必然的。

范仲淹的名字取得不好。“範”是姓,“仲”是排行,都無關緊要,關鍵是一個“淹”字不好。沒頂爲“淹”。當然,名字是不能改變命運的。他的先祖範履冰名字再好不過,命運不是更慘嗎?范仲淹的身體也不好,貶邠州時耐不住西部的風,在青州時忍不得北方的寒。但他硬撐着不肯休病假,只是乞移潁州,結果倒在赴任途中。讀到此處我禁不住潸然而淚下——爲他的生命終止在奔波的路上而淚下。

葉落歸根,但是有些人的魂魄是不肯歸蟄於故土的,就像一顆射出的子彈永遠不肯再次回到槍膛。他的生命雖然在徐州畫上了句號,我想,他的魂魄還在奔波的路上。

“先憂後樂”是范仲淹思想的精髓。然而,他又何曾“樂”過呢?所以我說,歷史上只有半個范仲淹。